遵义正安丨让鸡蛋“飞”-今日头条-手机光明网

遵义正安丨让鸡蛋“飞”

田伟杰到农户家中收购鸡蛋(胡珊珊 摄)

“收鸡蛋喽,有没有鸡蛋卖?”

近一年来,这样的吆喝声隔三差五就会在乐俭镇长兴村各个村民组响起,对于这样的吆喝,村民早已习以为常,闭着眼睛也知道谁来了。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鸡蛋出栏时间似乎也比冬天要快,这使得正安县信用联社派驻乐俭镇长兴村的第一书记田伟杰很忙,为了照顾村里行动不便的老人,利用下队开展工作的空档,走家窜户扯着嗓子吆喝是田伟杰近段时间必做的工作,趁着行情好,赶快把村里的鸡蛋收购起来卖个好价钱。

听到吆喝声,68岁的赵仁碧从窗口探出了头,挥手示意田伟杰过来。赵仁碧老人和田伟杰很熟络,近一个月以来,这已经是他第五次到自己家里收购鸡蛋了。

24个鸡蛋,33块6,给了35块钱后,田伟杰小心翼翼的捧起装满鸡蛋的盘子。“闯,注意喽~”又一路吆喝着风风火火赶往下一家。

遵义正安丨让鸡蛋“飞”

田伟杰到农户家中收购鸡蛋(胡珊珊 摄)

在长兴村,田伟杰的名字或许一些村民还不晓得,但只要提起那个“收鸡蛋”的田书记,却是无人不晓,田伟杰也乐意接受村民送给他的这个称呼。

两年前,田伟杰听从组织安排,到长兴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一次下队走访时,田伟杰来到李家坪组村民何成碧家中,何成碧老人85岁,又行动不便,想把家里的鸡蛋拿去街上售卖,但13公里的路程对何成碧来说太远了,为了把鸡蛋长时间保存,何成碧把鸡蛋全放进了冰箱冷冻室,等到再拿出来时,80多个鸡蛋全部冻成了冰疙瘩。为了不让老人难过,田伟杰把这些鸡蛋全部买了下来。

虽是小事,却让田伟杰陷入长久沉思,认真分析起当前形势。长兴村在家人口以老年人为主,虽然他们也想把土鸡蛋等农产品卖出去换个好价钱,但由于消息不灵通,也不知道哪里市场好,很多时候只能被动存放在家里,时间一长就引起变质。而城里的人也想买绿色、天然的生鲜产品,但又不知道去哪里买,更没办法去了解产品的质量。

田伟杰是典型的80后,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干劲,为了把鸡蛋尽快卖出村去,他花了好几天的时间仔细琢磨。土鸡蛋在县城虽然行情也还不错,可是需求量不能保证,价格也和市场价相差不大,村民得到的实惠并不多,销售到远的地方,价格能得到保证,但就必须得依靠网络。思前想后,权衡利弊,田伟杰认为在村里发展电商销售平台是当前最好的方式。

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和以往在县城工作的人脉经验,长兴村在县邮政局的支持下,注册了“黔邮乡情”电商平台,并建立起正安县长滩河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邀请村民加入合作社,合作社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鸡蛋。市场价1块1,田伟杰就以1块3、4收购,市场价1块2,田伟杰就以1块4、5收购,总之,收购价格总是比市场价多2到5角。高出市场价格的部分,就拿来作为村民参与合作社的分红。

在收购鸡蛋的过程中,也曾有村民“善意的提醒”田伟杰做的是个亏本生意,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就会收得越多,亏得越多。但田伟杰却拍着胸脯信心十足的“打包票”,我们村的鸡蛋是要跨越万水千山“飞”往上海、广州、北京的。

有村民点头,有村民摇头……

遵义正安丨让鸡蛋“飞”

认真包装鸡蛋的田伟杰(胡珊珊 摄)

鸡蛋积攒多了,田伟杰和同事认真的对每个鸡蛋进行包装,按每十只装进印着“绿色无污染”的扁平盒子里,平淡无奇的土鸡蛋摇身变得“高大上”,3.5元—3.8元每个,田伟杰充满期待的把鸡蛋“挂上网”。

把鸡蛋“挂上网”?这个在城里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一件小事,在不大的村里却成为了一个“重磅新闻”,上了年纪的村民闲时会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琢磨着“挂上网”的字面的意思,难掩好奇心的村民更是会跑到田伟杰工作的电脑前一睹究竟。

看着鼠标上下翻滚,一通操作完毕,村民似懂非懂的点着头。

看过几次操作后,村民对电脑的新鲜感逐渐褪去,农闲时,大家又聚在一起聊起了闲头,但很少有人再提让鸡蛋“飞出”大山的事,只剩下田伟杰一如既往的吆喝声。

就在大家快把这件事忘了的时候,田伟杰给大家带来了“捷报”,一个月之间,收购来的209箱6260枚鸡蛋全部卖光了,不仅卖完,还产生了2.2万余元的销售额,利润达6200元。这个消息,再次让这个小山村“炸开了锅”。

“那个田伟杰还真靠谱,他还真让我们村的鸡蛋“飞”去大城市叻。”参与合作社的286户村民1287人欣喜雀跃。茶余饭后,村民又再次认真的讨论起“卖鸡蛋”,和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村民们都觉得田伟杰这个方法“很靠谱”。

路子选对了,鸡蛋从小山村“飞”到了大城市,得到村民认可的田伟杰喜笑颜开,吆喝声也更响亮、更有底气了。

乘着“开门红”,田伟杰不仅把村里发展的扶贫项目“一户一产业”绿壳鸡蛋和村民自产的土鸡蛋,全部搬上了“黔邮乡情”平台,还利用上了贵州省农村信用合作社“黔农云”线上销售平台,把收购的鸡蛋全都挂了上去,上线两天,鸡蛋全部售罄。

路子选得好不好,主要看村民能不能得实惠。看得到的实惠,开始让田伟杰不用挨家挨户吆喝了,年轻力壮的村民,会主动带来家里剩余的鸡蛋“卖”给田伟杰……

或许,从没走出过大山的村民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这枚小小的鸡蛋,会承载着大家的梦想与希望,“飞”到千里之外。(文/图 胡珊珊)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正安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