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后,家长请别用“消极后果”惩罚孩子,他们需要情感引导

作者/萌妈

编辑/萌妈

很多家长在孩子犯错后,因为过于愤怒而不知道怎么斟酌词语表达自己对孩子错误的生气,所以直接抛下一句话狠话希望孩子得到反省,然而这样的话不仅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反而是一种叫"消极后果"的惩罚方式,不仅不能帮助孩子反省自己的错误,甚至会让他们变得更加叛逆,也不会充分认识到自己犯的错误。

孩子犯错后,家长请别用“消极后果”惩罚孩子,他们需要情感引导

所以,家长应该用更加聪明的方法,比如"直接后果"的方式,然后再加以情感上的引导,才能让孩子认识错误的同时更好地接纳自己的意见。

那么,到底什么是消极后果,什么是直接后果?

  • 消极后果
孩子犯错后,家长请别用“消极后果”惩罚孩子,他们需要情感引导

简单的说,就是在孩子犯下错误的时候,家长用一种非常负面的态度去"惩罚"孩子。

比方说孩子做错了事情,家长并没有明确表达且温和的方式敦促孩子去改进,而是用比较严重而且带有侮辱性的话语去埋汰孩子,从这样的语言暴力当中企图让孩子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

然而对于孩子而言,既没有起到正面效果,也没有让孩子吸取到经验,只会认为父母是在骂自己而言。

  • 直接后果
孩子犯错后,家长请别用“消极后果”惩罚孩子,他们需要情感引导

直接后果并不像消极后果,是家长滥用自己的情绪在惩罚孩子。

直接后果像是给孩子一道选择题,比方说家长想让孩子在六点前回到家里吃饭,然后可以告诉孩子:你六点之前回到家里的话就有饭吃,如果错过饭点时间就没有饭吃了。

这其实不是威胁,而是告诉孩子家里的规矩就是这样的,如果孩子因为贪玩而错过了吃饭的时间,那么这也是他选择结果,这样的方式会让孩子记住"贪玩"的教训,以及学习到什么叫责任,不会再由着自己的性子而做出不成熟的决定。

以及,什么叫情感引导呢?

孩子犯错后,家长请别用“消极后果”惩罚孩子,他们需要情感引导

什么是情感引导?简单地说就是家长要把自己放在和孩子一个水平线,不要以为自己是父母就高孩子一等,而是要站在一个位置同孩子沟通交流,因为只要在一个层面,父母才能更好地了解到孩子性格、情绪以及心理上的变化。

同时,父母在和孩子一个位置的时候也能更加尊重孩子,促使他们能换位思考想到孩子所考虑的问题,正所谓"知己知彼才能教育好孩子",当父母知道孩子想什么的时候,就能明白孩子犯错误的原因了,也就能更好地教育他们认识错误和学会成长。

那么,家长该如何用情感引导教育孩子?

1、 关注孩子,关键的时候给予帮助

孩子犯错后,家长请别用“消极后果”惩罚孩子,他们需要情感引导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有很多东西是不稳定的,比方说情绪和性格等容易因为挫折陷入低迷和困惑的状态,所以父母应当随时观察孩子的变化,在孩子遇到这样的"突发状况"的时候站出来协助孩子完成,当然,父母最好是做一遍演示,而不是每次都手把手帮孩子解决。

2、 倾听孩子心灵的声音

孩子犯错后,家长请别用“消极后果”惩罚孩子,他们需要情感引导

很多父母时常让孩子出现一种错觉,就是他们比孩子还要"高一等",然而这样会让孩子感到隔阂,从而导致他们有很多心里的声音都不敢或者不愿吐露给父母,所以父母应当放下"手段",在一个位置上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3、 告诉孩子"规矩"

孩子犯错后,家长请别用“消极后果”惩罚孩子,他们需要情感引导

比方说,父母在出门之前一定要和孩子商量好出门之后能做什么,什么不能做,因为很多家长没有提前给孩子立下规矩,导致孩子出门以后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完全不受控制,所以为了孩子的安全以及成长着想,家长应当在每次出门的时候和孩子商量好要遵守什么样的"规矩"。

结语:

孩子是十分敏感脆弱的,所以家长应当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给予正确的引导,而不是用自以为是的惩罚手段惩戒孩子,因为那样不仅无法起到正确的作用,反而会让孩子的心灵和成长都受到伤害。

我是@萌妈经验说,一名职场妈妈,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学习更多的育儿知识,帮助宝贝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文内容皆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