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別裁》:從4方面逐層遞進分析“有朋自遠方來”

現在國學熱悄然興起,不知不覺間已經遍地開花。小孩子的興趣班自然而然地加上國學這門課,功利的想法是銜接語文知識,讓孩子從小親近難度類似於一門陌生外語的文言文,同時瞭解中國的悠長曆史,從古代故事、人物、詩歌中汲取精華,正己知禮。

《論語別裁》:從4方面逐層遞進分析“有朋自遠方來”

這些說得出來的理由都好理解,還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理由讓我們走近國學。思潮湧動,思想氾濫,到底我們應該堅守什麼?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時代已經被徹底翻篇,“自由戀愛”被大力倡導,現在很多人開始反思父母的適當干預和把關是否可以增加婚姻的安全度,讓懵懂青春的年輕人遠離低級而致命的危險。這種自發的反思讓無數人重新看待國學的教化。

但是,跨出一步,又是躊躇不前,想想《孔雀東南飛》裡被逼自殺的劉蘭芝,被趕出家門讓陸游一生都在懷念的前妻唐婉,近乎吃人的“禮教”讓人望而卻步,心有餘悸。

《論語別裁》:從4方面逐層遞進分析“有朋自遠方來”

帶著矛盾和疑惑,探索國學的一些真相,以《論語》中“有朋自遠方來”這樣簡單的話為例,分四部分逐層遞進地走近國學,無限接近正確要義,充滿好奇地揭開國學神秘而又精彩的面紗。

01 “有朋自遠方來”,就一定很高興嗎?

《論語別裁》:從4方面逐層遞進分析“有朋自遠方來”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好朋友大老遠來,自己要提前安排好時間,請客吃飯,或者臨時取消孩子的興趣班,或者取消一家人的出遊計劃,那種失望和錯亂真是讓人難免心煩意亂。

不由得問一句朋友來幹嘛,這不是添亂嗎?又要掏銀子又要抽時間,還得賠笑臉陪調侃,一聲嘆息,不禁要反問,孔子說的不對啊,我怎麼就不那麼高興呢。

細想一下,上面的“朋友”帶來的是諸多“被動”應對,這與主動,積極地,欣喜地期盼朋友到來,有著天差地別。究竟怎麼樣的朋友,才會讓我們翹首以盼呢?

非普通朋友,應是知己,應是心意相通的朋友。本句中的“遠”更傾向於形容“難得”,難得的知己,難得的相聚。這樣的相逢怎不叫人愉悅?

《論語別裁》:從4方面逐層遞進分析“有朋自遠方來”

從人的真實想法出發,理解“有朋自遠方來”,其實來的是難得一見的知己。提到孔子的思想,一直覺得高不可攀,無法達到,所以一直對“孔老師”敬而遠之,瞄到隻言片語也必是繞道而行。

現在看來,誤區在於雖有諸多大儒謹慎認真解釋了《論語》,但是僅僅基於這個解讀,只能是簡單知道《論語》大概在敘述什麼。

若想合理深入地理解《論語》,需要在先人的基礎上加入人的真實感受,人物性格,歷史環境和背景等諸多因素,共同考量,加上自身閱歷,就會得到新的收穫。

02 朋友為何如此重要,以至於孔子在五倫之中特意提及?

在“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之外的朋友尤為重要,有些話“上不可對父母言”,“下不可與稚兒語”,唯有與我們同處於類似角度的知己,才能感同身受,給與安慰,有時可以高屋建瓴,為己釋疑解惑。

《論語別裁》:從4方面逐層遞進分析“有朋自遠方來”

阿德勒說,“人的一切煩惱來自於社會關係。”。

人的煩惱可能正是來自於“君臣”,“父子” “夫妻”和“兄弟”,跳出這個圈子,帶著局外人的清醒,讓站在圈外的朋友遠離衝突的利益雙方,填補我們心靈的虛無。

《論語別裁》:從4方面逐層遞進分析“有朋自遠方來”

可是,現實生活中,朋友大多源於同學,同事等,偶帶競爭意味。那該如何看透對朋友真誠以待,掏心掏肺,而朋友卻背後插刀的事情呢?

誠然,

朋友不該是利用他人,成就自己的上位者,

讓他人淪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墊腳石,

朋友不該是人前“君子”,轉頭“魔鬼”的怪胎,

讓他人淪為揮灑趣聞,任意嘲笑的小丑,

朋不該是踐踏真情,揮霍信任的偽善者,

讓他人淪為陰謀詭計,各種算計的犧牲品。

但是,孔子說的朋友其實是尊禮守節,道德高尚的人。朋友是一種相對的概念,就像俞伯牙和鍾子期,管仲和鮑叔牙的友情一樣,朋友與“我”存在類似水漲船高,旗鼓相當的意味。絕非不分黑白,不分是非,隨意找個人填上知己的坑。

我們知道孔子教化眾人周禮,這種禮不僅僅限定在各種規矩禮節,而是延伸到如何為人為政為君,如何做人做事,積極入世。

朋友如此重要,更加需要在來去匆匆的緣分中謹慎選擇,寧缺毋濫。

03 從作者和人物的性格理解,進一步理解《論語》精髓

美國學者邁克·H·哈特在他的著作《歷史上最有影響的100人》中孔子位列第5,僅次於釋迦牟尼。中國上榜的人還有發明造紙術的蔡倫,位列第7;統一六國的秦始皇,名列第18,領導我們鬧革命、翻身農奴把歌唱的領導者,位列第20,《道德經》的作者老子,位列第75,把科舉制度推行出來的隋文帝,位列第82,“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位列第92。

《論語別裁》:從4方面逐層遞進分析“有朋自遠方來”

孔子是影響了中國上千年或者更長時間的思想家,他溫和謙卑,道德素養極高,難能可貴的是他會根據學生的性格、身份和閱歷等因材施教,對於同一個問題,不同的學生得到的答案也各有不同。

《論語別裁》:從4方面逐層遞進分析“有朋自遠方來”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知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孟懿子是當時從政的人,魯國的大夫,相當高的官。他問孔子什麼是孝呢?孔子回答他說,不可違背。這句話回答得巧,感覺還有後半句,但是孔子沒有說。

這裡也可以體會到孔子教導的時候善於啟發,讓學生自己去思考,發散思維,尋找真知。那這裡的“無違”到底暗含什麼意思呢?從政的大官是要對天下人負有公道責任的,“要把天下人視為父母,要做到不可違反人心,才是了不起的大臣。”

樊遲是孔子的學生,對於普通的個人,孝是什麼呢?僅僅是以禮敬之嗎?這裡的“禮”要延伸一下,“是生活上的照應、愛護”,而不是每天給父母行個禮就算孝順。

父母活著的時候,盡心盡心地照顧,去世了,就要誠心誠意地舉辦葬禮,心懷虔誠地祭祀父母。

《論語別裁》:從4方面逐層遞進分析“有朋自遠方來”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兒子,世家公子官二代。他也問孔子什麼是孝?孔子給的答案和給他父親的答案也不同,告訴他“孝”是要體會到孩子生病時父母心急如焚的心情,對待父母就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點到為止,答案給出了。

實際上,孔子想讓孟武伯自己想到什麼呢?孔子是希望孟武伯能夠體會到天下所有父母的疾苦,體察底層老百姓生活的艱辛,等將來從政的時候能有一分體察底層之心。

從以上的幾句話,可以看出孔子回答高官孟懿子的時候,只有兩個字,非常簡短,甚至說沒有賓語。“無違”什麼呢?不違背本心,不違背民意,不違背責任。

對於有能力善思考的人,孔子的回答很俏皮,有點像歇後語。

對於普通人,孔子的回答很直接,很具體,可以作為行為的指引。不需思考,不用思量,照做即可。但重點強調在於用心誠心,尊禮守禮。

對於世家公子,孔子直接讓他們換位思考,深入苦難。講得直白,做法簡單,但是意義深遠。

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這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選擇1:“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

選擇2:“知己難得來相聚,怎麼能不快樂?”。

從以上一個小側面分析孔子的性格和言行,我們能得到更符合人性和更貼近孔子本意的理解。

04 孔子為什麼如此強調“禮”,和當時的歷史環境有直接關係

孔子之所以如此偏重教化,是因為春秋時代社會風氣亂得一塌糊塗。

下面我們看看到底有多亂,南懷瑾老先生特意提及司馬光和顧亭林(清初思想家)對春秋時代的論述:

《論語別裁》:從4方面逐層遞進分析“有朋自遠方來”

司馬光說到,晉國三個大夫請求封侯,周天子居然答應了,天下人看到他們是奉了天子命令受封,誰還能說什麼呢?顧亭林談及七國撇棄周禮,祭祀宗姓等盡皆廢止,好在秦始皇統一六國,“文武之道”免於盡廢。

君不君臣不臣,都把禮教棄之如履,於是天下人開始以智力、武力爭雄,春秋戰國時代“禮崩樂壞”。

南懷瑾老先生總結到“春秋戰國當時社會之亂,變亂是不得了的。大家重視權利的鬥爭,社會秩序很亂,文化衰敗”。

孔子的思想在當時是應時代而生,符合特定的歷史環境的。孔子弟子三千,當時中國幾百萬人,這三千弟子都是各諸侯國的精英大官,他們散播和踐行孔子的思想,除了宗教,目前還沒有哪一派的思想能夠達到如此成就。

《論語別裁》:從4方面逐層遞進分析“有朋自遠方來”

康熙三本書治天下,第一本《三國演義》,第二本不公開,用的是《老子》,第三本是《孝經》,用《孝經》治天下,試問哪個父母願意孩子去做掉腦袋的事?從源頭就扼殺了一切造反的事。帝王權術大多是不能與天下人道,“內用黃老,外示儒術”,天下人自以為明白過來的,不去罵帝王權術,卻一概歸咎到儒術上來。有人拿著菜刀殺了人,回頭我們判了發明菜刀的人死罪,可憐了,辛辛苦苦兢兢業業地琢磨出菜刀,是用來切菜的,管不了握刀的人到底怎麼用。

南老先生經常說以前的大儒給《論語》做的註釋錯處真是不少,應該打板子。其實在普通人眼裡,如果沒有註釋,還真是難以理解。如果站在文化積澱之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抱著探尋之心,多一分思考,多一分深刻,收穫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感覺,迎接不期而遇的豁然開朗、瞭然頓悟。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於原作者,如有異議請聯繫刪除)

本文參考書目:

1. 《大學譯註 中庸譯註 論語譯註》 金良年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

2. 《論語別裁》南懷瑾 復旦大學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