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梅长苏为何宁愿死在战场,也不选择隐居度日?

影视控


一句话来概括,隐居延日或许是梅长苏最好的归宿,但战死沙场会是林殊最后的人生。

而北境的战事,在他将尽的生命里,彻底点燃了当初的那份热血和雄心。

梅长苏再好,可是他一直希望,甚至盼望着自己可以是林殊

林家小殊,是金陵城里最耀眼的少年,他文武双全,战无不胜,令所有人既羡慕又暗自有着嫉妒。

可你别忘了,梅长苏也是啊,执掌江左盟算无遗策。所以到底差在哪里?

差别就在于林殊的一生,都活在阳光里。

林殊可以孝敬父母长辈,保护未婚妻子,疼爱邻家小弟,光明正大地提枪上阵,以赤羽营少帅的身份站在人前。而且,他可以随心而活,这颗心是赤子之心。

可是梅长苏却要算计人心,必要时刻牺牲善良之人,如景睿,这是何等痛心!

上北境战场是必死之路,可是他说的对,此役主帅的不二人选,是林殊

当时的大梁,已经是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你可以看到排兵布阵时,选用的多半还是赤焰军当年的将领。

这说明什么?

——大梁这些年,已无几个可用之帅了。

试问身为林家后人的他,怎么可能坐视不理?

若靖王出战,则必起内乱,若派他人,则无必胜把握。大厦将倾,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梅长苏的出战,不仅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也是为了守护他们所有人当年的那份理想,这里面有祁王、林帅、言侯、靖王,甚至是当年那位未登基的梁帝。

容颜已改,内息全催,炼狱归来,但是他的赤子之心永生不死

林殊还是林殊,就算换上了梅长苏和苏哲的身份,可是他没有忘掉自己的本心。

他什么都记得,他谨记祁王兄长宁死不反的赤诚之心,他明白父帅守卫疆土的赤胆忠心,他再怎么翻弄风云,算计人心,都始终记得,要为大梁,选一位文武双全、勤政爱民的好皇帝。

哪怕隐居琅琊山,也未必能有两年寿数。更何况,他的心里一直是林殊。

连十人性命都不肯枉送的他,如何能眼睁睁看着北境百姓蒙难,独善其身?


因此,赴北境,平战乱,重塑大梁防线,会是梅长苏的选择,更会是林殊的决定。

正是“此血仍殷,此生豪情仍未收!”

《琅琊榜》虽播出已久,然赤焰之风骨,长林之风骨,永存心间。


资深剧子酱


《琅琊榜》中的梅长苏回归,是想还赤胆忠心的皇长子萧景禹祁王,赤焰军林燮元帅和七百忠魂的清白。身受捎皮去骨之痛的他,牢记着父亲最终的遗言:活下去,林殊灬

他用麒麟才子之名,利用霓凰的相亲大赛,吸引了光明磊落,一心为大梁而出生入死的靖王萧景琰的关注。设计让陷害赤焰军的一品军候谢玉;悬镜司夏江一一服罪。他的步步为营,先后精心策划了太子萧景宣的废黜;九安山誉王萧景桓的判乱也一败涂地。

投仇雪恨的他,爱增分明,拥戴着靖王萧景琰登上皇位。匤扶社稷,以正义,以智慧,还赤焰军七万忠魂的清白。并重整朝纲,让朝政清正兼明。履行着林殊的驶命,一个精忠保国的将领,

林氏一族,效忠国家,作为臣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梅长苏的驶命已完成,林殊的家国情怀,还在继续。他的号召力;他的江湖地位;文功武略都是效忠国家,血染战场,那怕潺弱的身子葬于梅林。他也要给死去的英灵一个交待。











一帆风顺jxh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其实我们只要搞清楚三个问题就明白了。

  • 梅长苏的真正身份定位是什么?

  • 梅长苏还能活多久?

  • 梅长苏需要一个离开的理由,这个理由是什么?

好了,下面我们来捋一捋这几个问题。

梅长苏的真正身份定位究竟是什么呢?

十多年前,赤焰军冤丧梅岭,本该和七万赤焰军同生共死的林家少帅林殊,却因为父亲的一句话和琅琊阁老阁主的费力救治下,凭借着个人的坚强意志活了下来。即便身中剧毒,但为了赤焰军,他仍是选择了一个“不可享天年”的方式回归。

十多年后,重回金陵城,他的身份是多变的,他既是大梁朝廷的客卿,是朝堂各方势力拉拢的江湖大帮宗主,是景睿豫津蔺晨等人的好友,是萧景琰的兄弟,是霓凰郡主的未婚夫……

他的身份太多了,但只有一个隐藏的最深,那就是,不管多少年过去,他都是赤焰军的少帅,本质上,赤焰军在,他在,赤焰军亡,他亡。

显然,十多年前,赤焰军就不在了,他作为承载了所有赤焰军人昭雪的希望,他无法和赤焰军共存亡,可赤焰军埋骨的地方,终究是他最好的归宿,那里有他的父亲,他的兄弟,他的战友,还有他守护大梁国土和子民的信仰。

赤焰军冤案昭雪后,大梁朝廷的清明,天下百姓的安乐,已全然放在了新储君萧景琰身上,这一刻,林殊活着的唯一心愿已经完成了,生,他和父亲兄弟战友一起守护大梁北境,死,他的魂也和他们一起守护大梁北境。回到自己的归宿所在,是他最合理的结局。

梅长苏还能活多久?

这个问题,谁都没法回答,但梅长苏,蔺晨,甚至他身边的大多数人,其实都知道,他活不久了。

当初在他回金陵前,蔺晨就已经问过他,要多久,他说的是:“两年”。可蔺晨却是满脸不乐意地回答:“两年可以啊,你带十个大夫去”。

梅长苏中的毒,原本就只有完全和不完全的两个解法,一个可享天年,一个活不长,而他选择的是第二个。

回到金陵,完成赤焰军的心愿,早已经远超他的生命。后面,梅长苏想要让别人相信他回到北境没有问题,他让蔺晨给弄的药吃了以后,蔺晨也确实提醒他,只有3个月。

正是因为他活不长了,所以他不愿让更多人看着他就这么死去,尤其是那些挚友,于他们而言,他们才刚刚找回当年的挚友,林家的希望才刚刚被找回,又一次在他们眼前死去,对他们来说,太残忍了。

他活不长了,与其让霓凰等人为他哀伤,不如就这么回到北境去,将林殊,留在十多年前的记忆里。

何况,他活不久了,大概也是最想回到他父亲身边的吧,只有在北境,他才能做回林殊。

当时蔺晨都愤怒而敏感地大喊:我不认识什么林殊。

梅长苏想做回林殊,可很多人都宁愿他就是梅长苏,就这么好好地活着,可他的心愿终究都完成了,想做回自己,无可厚非。

梅长苏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离开理由呢?

当时,和梁帝对峙的时候,梅长苏答应了他不会入仕,萧景琰上位的过程,会清清白白,不会惹来任何他跟谋臣梅长苏的闲言碎语。

若是梅长苏在,萧景琰势必会守不住分寸,在朝堂上,对梅长苏过于信任依赖,会让百官乃至百姓认为他早早参与党争,玩弄心机,群臣心里有疑议,对萧景琰自然不会全身心归附。

因而,即便梁帝不提,梅长苏也压根没打算要留下来。

何况,他活不长了,徒留下来,会耽误霓凰一生,及时离开,霓凰的未来,也许还能有其他的盼头。

所以,梅长苏需要一个彻底消失的理由。

回到北境,蔺晨跟在身边,不管梅长苏的病况如何,相信蔺晨也不会眼睁睁看着他就这么死去的,所以这才有我们后面看到的,蔺晨在琅琊阁坐着,飞流给泡茶,帘子后面伸出一只手的画面,我们其实可以合理猜测,那只手,正是梅长苏的。

在北境的死,只是一个幌子,又或者,是梅长苏原定的死期,只不过在那过程中,蔺晨带走了他,制造了他假死的景象,瞒过了所有人。

梅长苏是谋臣,他身上承载了太多人的期待,在金陵城,并不能以林殊的方式活着,更不能以谋臣梅长苏的方式待着,那么回到北境,便是他最好离开方式,也是最能让人接受的方式。

他不是宁愿死,而是宁愿用这样的方式让所有人都明白,他做回了林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