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外部挑戰,我們要加強全民的“國家意識”

2018年,感謝公司提供的旅遊福利,第一次出國來到泰國。

大家都知道,這幾年泰國旅遊如火如荼,主要是因為距離近,文化特殊,性價比高,佛教聖地,好吧,主要是因為要看人妖。

但今天我們不談人妖,談談在泰國的主要感受。從踏入泰國一開始,泰國的導遊就口若懸河談泰國曆史和文化,一開始我還認為這是職業病,直到後來的幾天,我發現很多當地人對自己的國家和歷史很熟悉,國家自信心和自豪感非常強烈,不論是自願自發還是團隊協作,共同維護國家利益和尊嚴的情感非常強烈。

應對外部挑戰,我們要加強全民的“國家意識”


比如,有一天晚上安排去看人妖,在一條不寬的馬路上,30多輛旅遊大巴載滿遊客,火車接龍般的擠在一起,這讓從國內來的人一看這還了得,眉頭不僅都皺了起來。可是在這期間所有大巴小巴、甚至小摩托,沒有一個人插隊和搶路,在幾個導遊的相互溝通下不一會就徹底暢通了,非常有秩序導遊這時插空又在車上給大家上了一堂泰國愛國主義教育課。

囉嗦了這麼多,想表達的是也許是因為小國的緣故,讓我體會到大家都在為國家發展想辦法,而不是去製造障礙,原來一個國家和人民之間的感情可以這麼親近,一個人的生活和發展可以和國家產生這麼緊密的關係,而這我之前在國內是未曾體會到的。

直到這次疫情,每個人才切實感受到國家和每個人的生活也是息息相關、命運與共的。不過,很多人透過疫情談的更多的是民族意識,是直到發生大的民族生存危機時才爆發的家國情懷。為什麼我們平日裡不去談論下國家當前的困難,為什麼大家不能做到這麼的心齊呢,為什麼當疫情被控制後,很多人內心感覺又回到了原來的中國,內心還多少對“戰疫時”的中國戀戀不捨呢?不免有些失落。

這是因為人民群眾和國家的互動太少了,鏈接太少了,人民參與國家治理的機會和渠道還遠遠不夠,只有人民和國家更緊密的站在同一個戰壕裡,人民才有更多的愛國熱情和發言慾望,人民力量才會更加凝聚和爆發出來。才不會讓方方這一個人的聲音發出後顯得我們多麼沒有包容性。

這是不是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一部分呢,我希望是這樣。近幾天,有朋友提到隨著疫情的發展,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開始發動輿論戰,不僅可以為自身抗疫失敗甩鍋中國,轉移國內矛盾,還要藉此難得機會,聯合起來圍剿中國進行賠償,進而達到一舉壓制中國崛起這一長久努力的目標。

說到這,不能不提方方了。之前談的錢學森等人時,有那麼一句話“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但科學家是有國界的”,不過這句話並不適用文學,因為在筆者看來,損害國家發展利益的文學行為,再高的文學價值都是被全世界所不齒的,都屬於全人類的悲哀。

應對外部挑戰,我們要加強全民的“國家意識”


更何況一個弄虛作假的“偽作家”,尤其在這種無比微妙的時刻,在很多國家虎視眈眈想向中國主張索賠的時候。身為國家培養的人,為了一己私利,蘸著國家發展利益、人民群眾抗疫巨大犧牲的人血饅頭賣國求榮,為全面籌備輿論戰的西方國家送去彈藥,實為賣國賊的行為。這是以國家利益做價值交換的吃裡扒外、賣主求榮,叛國投敵的行為,吃武漢‘人血’饅頭換自己榮華富貴的方方,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已經憤怒了是不是,那到底為什麼方方會激起這麼大的民族仇恨呢?還不是因為我們看到了方方日記會帶給我們非常不利的世界輿論環境,還不是因為我們輿論發聲太薄弱了,還不是因為中國現在的輿論反擊全寄託在幾個外交部發言人身上。我們的國內那麼多家媒體機構,為國發聲的有多少,關注娛樂新聞的版面有多少,在西方輿論圍攻下噤若寒蟬的有多少,媒體輿論是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應對外部挑戰,我們要加強全民的“國家意識”

其實,我國的抗疫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取得的成果,輿論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你還記得疫情剛剛開始時,那些朋友圈內的奔走相告嗎?那些不管三七二十一的謠言四起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輿論可以成就中國的抗議成功,亦能把中國抗疫成果淹沒在西方世界的唾沫星子裡。國家發聲,群眾響應,群眾發聲,國家響應。我們需要的是14億人更加關心國家的每一步發展,不斷提高全民的“國家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