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缺少收入的家庭撐不過三個月,政府應發錢刺激消費

很多缺少收入的家庭撐不過三個月,政府應發錢刺激消費


“一說擴張有效需求,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搞基建。這一次能不能換個思路?給老百姓發錢,特別是低收入者。”4月10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在出席“疫情下的全球經濟信心指數發佈”線上論壇時表示。

姚洋說,受新冠疫情影響,雖然目前製造業復工率接近100%,但復產率估計未超過80%。另外,服務業復工率本身未超過80%,復產率則更低。“我們的經濟顯然是在大規模的衰退之中,受到影響最多的是低收入階層。”

中國經濟如何走出低谷?姚洋認為,美聯儲式無限量的QE政策是自殺行為。雖然我國企業的確存在融資需求,但我們不能把宏觀政策的希望都聚焦於貨幣政策。同時他指出,要警惕大規模的財政擴張所導致的後遺症。“我們二十多年來好幾波財政擴張,每一次都留下了巨大的後遺症。這是要考慮的,而且它沒有起到救急的作用。”

他還表示,此時減稅對企業而言是空頭指標,而在停工停產的環境下,大部分中小企業卻很難支撐過3個月。“減未來的稅是可以的,但是先得讓企業有訂單。企業如果沒訂單,減稅對它而言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姚洋強調,服務業佔我國GDP比重已達55%,而服務業的恢復又是提振消費的前提,因此當前宏觀政策的重點應聚焦於服務業的復工復產。

“過去幾輪的經濟下行和這次經濟衰退是不一樣的,過去零售增速在經濟下行時期沒有下降,還是7%、8%的速度增長,這樣就給政策很大的空間:我們只要提振企業的信心就行了。現在的問題不是企業沒有信心,而是實實在在沒有需求了。”

姚洋說,如果連續三四個月缺乏收入,很多家庭是支撐不下去的,因此必須拉動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刺激消費增長。他因此建議中央政府應給居民發錢以刺激消費。“能不能定一條線,收入低於多少比例的居民,政府一律發錢給他們。這樣能給大家一個很強烈的信號,鼓勵大家去消費。”

姚洋最後強調,提振消費最重要的是消除居民對疫情的恐懼。他建議,輔以發放現金的消費刺激政策,就可抓住“五一”長假的機遇令消費者信心恢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