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缺少收入的家庭撑不过三个月,政府应发钱刺激消费

很多缺少收入的家庭撑不过三个月,政府应发钱刺激消费


“一说扩张有效需求,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搞基建。这一次能不能换个思路?给老百姓发钱,特别是低收入者。”4月10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在出席“疫情下的全球经济信心指数发布”线上论坛时表示。

姚洋说,受新冠疫情影响,虽然目前制造业复工率接近100%,但复产率估计未超过80%。另外,服务业复工率本身未超过80%,复产率则更低。“我们的经济显然是在大规模的衰退之中,受到影响最多的是低收入阶层。”

中国经济如何走出低谷?姚洋认为,美联储式无限量的QE政策是自杀行为。虽然我国企业的确存在融资需求,但我们不能把宏观政策的希望都聚焦于货币政策。同时他指出,要警惕大规模的财政扩张所导致的后遗症。“我们二十多年来好几波财政扩张,每一次都留下了巨大的后遗症。这是要考虑的,而且它没有起到救急的作用。”

他还表示,此时减税对企业而言是空头指标,而在停工停产的环境下,大部分中小企业却很难支撑过3个月。“减未来的税是可以的,但是先得让企业有订单。企业如果没订单,减税对它而言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姚洋强调,服务业占我国GDP比重已达55%,而服务业的恢复又是提振消费的前提,因此当前宏观政策的重点应聚焦于服务业的复工复产。

“过去几轮的经济下行和这次经济衰退是不一样的,过去零售增速在经济下行时期没有下降,还是7%、8%的速度增长,这样就给政策很大的空间:我们只要提振企业的信心就行了。现在的问题不是企业没有信心,而是实实在在没有需求了。”

姚洋说,如果连续三四个月缺乏收入,很多家庭是支撑不下去的,因此必须拉动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刺激消费增长。他因此建议中央政府应给居民发钱以刺激消费。“能不能定一条线,收入低于多少比例的居民,政府一律发钱给他们。这样能给大家一个很强烈的信号,鼓励大家去消费。”

姚洋最后强调,提振消费最重要的是消除居民对疫情的恐惧。他建议,辅以发放现金的消费刺激政策,就可抓住“五一”长假的机遇令消费者信心恢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