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智者,还是迂腐透顶?

孔子算智者导师?还是迂腐文人?

我们今天将孔子的一些事迹列出来,看看孔子是否迂腐。


先说不迂腐的一面。

有次有个叫叶公的人找到孔子,说:

“我家乡有一个正直诚实的人,他的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他揭发了他的父亲。”

孔子听了反驳说:“我家乡也有一个正直的人,但和你讲的不同。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这个叶公就是叶公好龙的叶公,这里体现孔子的大智慧,他认为人性要优于品德,人的本性的力量应该得到尊重的。

这本来应该作为儒教的第一定律,可惜后代儒教弟子都忘了这个典故,一个比一个虚伪,人性就是天,不尊重人性的人,非常可怕,一定要远离。


孔子是智者,还是迂腐透顶?


顺便举个例子,太平天国的杨秀清曾与韦昌辉的亲戚发生争执,让韦昌辉来评理,韦昌辉二话不说,将自己亲戚五马分尸了,当场面无表情。

而后的故事都知道了,天京事变,韦昌辉带兵将杨秀清一家杀得干干净净,何等地歹毒。

逻辑很简单,他杀自己亲戚眼都不眨一下,还能指望他有什么人性呢?

一个儿子连父亲都可以告发的人,你指望他对朋友如何呢?

就问你怕不怕。


孔子极其看重礼,但孔子也知道礼仪不过是一种形式,内心真正的谦恭和悲伤才是最重要的。

孔子说:礼节仪式,与其挥霍,不如勤俭节约;丧事仪式,与其周备,不如内心真正悲痛。

对于很多问题,孔子经常回答说:不知道。

这是孔子诚恳的一面。


孔子喜欢唱歌,除了有丧事的时候,几乎每天唱歌。

他还喜欢开玩笑,《论语》中常记载孔子说笑话的故事,杀鸡焉用牛刀,就是孔子开玩笑的。

对于财富,孔子承认人人都喜爱财富,如果能够合理合法得到,就勇敢去追求,如果能挣钱,让我当马车夫也愿意。


孔子是智者,还是迂腐透顶?


为了对抗迂腐,孔子还亲口向弟子说:不要凭空猜测,不要不知变通,不要固执己见,不要主观武断。

这是孔子反对迂腐的话,说的很好。

有个人叫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

这人很聪明,知道孔子最看重礼,就送给孔子一头小猪,这样孔子就必须得去拜谢。

孔子也知道这货的心思,孔子很鸡贼,故意等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谢他。

通常你越不想见到某人,偏偏就遇到,果然,孔子很不幸还是半路上遇到这货了,此人见到孔子就是一顿说。

上面说了很多孔子不迂腐的一面,看起来好像孔子很开明,其实孔子也有很多迂腐的一面。


下面谈谈孔子迂腐的一面:

宰我是一个人,姓宰,孔子的弟子,是孔子最有名的弟子之一,记住这是一个人,虽然名字看起来有点自虐。

宰我对孔子说:父母死了,要服丧三年,是不是太长了呢?三年耽误多少事?家里余粮都吃完了,不能学礼仪,也不能演奏音乐,技艺都忘了。我认为服丧一年就够了。

孔子说:服丧一年你就吃好吃的,穿好衣服,你心安吗?

宰我很诚实说:我心安。

孔子很生气,就对他说:那你就这么去做吧!君子守丧期间食而不知味,听音乐也不会开心的,你既然安心,你就这么去做吧!

这两句话可算是非常严厉了。

宰我走了之后,孔子说:宰我真的是不仁啊!孩子生下来,三岁才离开父母怀抱,父母死了,服丧三年又怎么了?

这里我倒觉得宰我说的是对的,

对父母的爱不一定要靠服丧三年来体现,这都是做给外人看的,与其服丧三年,不如在父母生前对他好一点。

这个礼仪可以说对中国荼毒很深,影响后世两千年,我认为是一个陋习,多少有志之士,正值壮年,因为父母死去,要服丧六年,浪费光阴。


孔子是智者,还是迂腐透顶?


下面还有个例子,我也觉得很荒谬。

孔子最喜爱的弟子颜回死了,孔子极其悲伤,还哭着说:天要亡我呀。

颜回的父亲希望孔子卖掉车给颜回买个椁,就是裹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

孔子拒绝了,说我将颜回看作是自己的儿子,我的亲儿子孔鲤死后,也是有棺无椁,我不能卖车,因为我是个大夫,不能步行。

孔子有个车,不舍得卖掉,我认为是对的,没必要铺张浪费。

但他这个理由就有点牵强了,大夫不能步行。

大夫步行又能损害他什么品德呢?因此礼仪就荒废了么?

就好像说我现在是正处级干部,不能卖掉私家车,个人觉得理由不对。


还有一次,弟子问孔子,以后三百年的礼仪,可以预测吗?

孔子说,按照夏商周三代礼仪的传承,别说三百年,就是三千年的礼仪也知道。

这句话就是说大话了,而且看问题很固执,用静止的眼光看社会的发展,现在看起来很荒唐。


三、总结

孔子特别看重礼,礼是什么,就是一种仪式。现代人常说的仪式感。

这个东西到底有没有用呢?

感觉对人的修养,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周礼过于繁琐,是一个注定要被时代抛弃的东西,孔子却一辈子奔波劳苦,苦口婆心目的就是要恢复周礼。

孔子特别看重祭祀用的树木的品种,讨厌用紫色来代替红色,酒席上吃肉不能超过米饭的量等,这些都是毫无意义的。

孔子饿的时候,什么都不讲究的,一旦吃饱饭了,事就来了。

弟子还专门问他,为啥?

孔子很实诚,说饿的时候是为了活命,饱的时候是为了礼仪。

其实,也可以说,就是吃饱撑的。

孔子想教人学好,但方向错了

一个最具有礼仪的人,也可能是最坏的坏人,很多恐怖片里的连环杀人狂,可都是十分具有仪式感的。

孔子提倡礼,他以为一个人只要持续假装自己是好人,似乎会真的就能成为一个好人。

孔子本人很多时候很鸡贼,但还有很多时候,又过于迂腐。

总体而言,我认为孔子还是迂腐的。


他说了太多话,这些话很容易让后人误会。

有人说,这不是孔子的错。

但作为一个导师,不知道自己的话容易引起误解,自身是有责任的。

孔子有时候说话多了,也不想说话了,弟子问老师你为啥不说话了呢?

孔子说,上天不说话,地上万物不生长的好好的吗?孔子也学着少说话,但又不太能憋住,一旦有人送他干肉,孔子又忍不住诲人不倦了(孔子原话)。

到底是个吃货。


孔子是智者,还是迂腐透顶?


儒家为什么会变成迂腐和极端?

比如,东汉有个叫黄香的孩子,九岁的时候,就给父亲温席子,人人传为美谈,这就是《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的典故。

后人一看,我要怎么做呢?

如果我也给父亲温凉席,那没法显摆啊,怎么能进一步显示我的孝呢?

席子不够凉,那我干脆卧冰吧,于是,这倒霉孩子就去卧冰求鲤了。

任何一种理论发展的结局都是迂腐,因为理论是死的,是一具思想的尸体,尸体怎么能不腐烂呢?


这里不得不谈另一个导师老子。

老子就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什么都不说,他只去体验。

但出函谷关的时候,被人硬逼着,才写了5000言。

因为,老子知道一说话,就是错,语言中充满着悖论。

老子所以开头就说:可以被说出来的道理,都不是永恒的道理,第一句就把后文全都否定了。

所以,道家的迂腐程度远远小于儒家。

这么看来,老子的境界比孔子高不止一个档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