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族,中华民族,汉族,分别有什么区别?

呃呃145945243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汉族则是中华民族的主体。

一、华夏族之形成

华夏族是在中国文明初期就已经形成的民族。血缘部落时代,人们之间的联系逐渐紧密。于是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打败蚩尤部落,形成炎黄部落联盟。黄帝教人造宫室、他的妻子嫘祖养蚕抽丝,他的手下仓颉造字。炎帝教人稼穑,并遍尝百草,开启中医学的先河。

正是在炎黄部落联盟的基础上,形成了华夏族。而华夏族的形成不但正式拉开了文明的曙光,也为后来的汉族,奠定了基础。

二、汉族之形成

华夏族为汉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两汉大一统王朝的建立与发展,则直接推动了汉族的形成。

昔日秦末农民战争后,西楚霸王项羽封刘邦为汉王,据守汉中。楚汉战争,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把大一统局面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尤其是武帝时,北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南抚百越,西通西域,东到大海,不但扩大了汉代疆域,更使汉文化远播域外。

强盛的汉朝,使华夏族的凝聚力与影响力大大增强,并因为汉朝的名字因素,逐渐称为汉族。

三、中华民族之形成

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体,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

两汉后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不断南迁。北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融合逐渐加快。而由于北方的常年战乱,一些原属北方的汉人,则又不断地举家南迁,并和南方地区的人民之间有了经济文化上的诸多交流。这促进了民族的进一步融合。

辽金西夏宋元时期,民族融合的脚步在碰撞中进一步加快。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从武力上对汉族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制度和文化上,少数民族则大力的吸收汉人先进的制度和文化,使民族融合空前加快。

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政府实行恩威并施,刚柔相济的民族政策,一方面平定葛尔丹和大小和卓的叛乱,另一方面又修建承德避暑山庄,以拉近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这些措施,进一步促成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近代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任人宰割的民族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同仇敌忾的民族抗争史。而中华民族的概念,就是在这一历史时期提出来的。它凝聚了人心,推动了民族独立运动和解放事业的发展。

总而言之,华夏族是在先秦就已经出现的民族称呼,而汉族则是在两汉时期建立在华夏族基础之上的新称呼,汉族则又是中华民族的主体。


龍戰於野888


华夏族

华夏一词最早出现于周朝《尚书〉,原始社会末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部落之间争斗不止,后來,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并征服周围一些部落,经夏、商、周融合的发展,华夏族基本形成,其范围包括今天的河南省大部分以及河南周围的河北省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东部和山东省西部的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亦称中国(周边地区北方称狄,南方称蛮,东边称夷,西边称戎),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居民称华夏族。华夏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至今华夏仍为中国的别称。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是对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在几千年的抵御外敌入侵和生产生活活动中,如兄弟般一家,逐渐融合,共同为我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汉族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的后裔,即炎黄子孙,在先秦时期自称华夏,汉朝建立后又逐渐出现了另一个称谓:汉族,但原先的称谓"华夏"并没有消失,而是与汉族这个称谓一起使用至今。汉族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从未中断、人口最多的民族。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大陆地区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1.51%。


纸都溪人84246086


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不同历史阶段的名称。

华山被尊为华夏文明根脉,是中华民族的圣山,又称中华山。华夏、中华之华,即源于华山。

夏即秦地,即陕西。

西汉扬雄《方言》“夏,大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秦地称大为夏。

《史记•吴泰伯世家》“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秦地即周旧地就是夏。

……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中国西部地区称为夏,夏有雅正大等义。宗周诗篇称雅诗,秦风诗篇称夏声,夏声就是雅诗。东方齐鲁卫等大国诸侯本是从西方(陕西)迁来的所以称东夏,东西合称诸夏”。因为陕西称夏,所以迁到东方的姬姓诸侯国称东夏。

综上,陕西称为华夏,周人发源于陕西,所以周人也自称华夏。

周灭商后,东方华夏化,华夏就成了全民族的名称。经过秦汉,华夏

族称汉族。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中华民族代替华夏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