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龟高管性侵养女:为什么人设总是崩塌?

海龟高管性侵养女:为什么人设总是崩塌?

文/麦琪L


所谓圣人,是人性与动物性的结合。相比普通人,他们可以用人性更好地驾驭动物性。 

近日,关于某企业高管鲍某性侵养女的报道上了热搜,一时舆论哗然。在谴责性侵行为的同时,有一个问题却值得我们思考:撇开性侵行为本身的对错,为什么这件事发生在鲍某身上会让我们感觉冲击更大?


出身于高知家庭,曾留学海外,事发前是两个大型企业的高管,收入丰厚,外表看起来温文尔雅,这样的人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众人眼中的精英人设,更是婚介市场中的钻石王老五,是很多女性想嫁的人。但就是这样"优秀"的人却做出了让我们大跌眼镜的事情。


类似的:

肤白貌美还热心公益的大明星却偷漏天价税款。

获奖无数,常以好男人形象出现的知名运动员却在妻子怀孕时出轨。

热心公益,以助人为目的的公益组织负责人却性侵志愿者。

身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理应为人师表的高校老师却性侵自己的学生。

在保育院工作,看起来平平凡凡,还有几分善良的人,竟是震惊世界的韩国性犯罪,"N号房间"的主犯之一……


这些事件和当事人之所以让我们感受到强烈的冲击,是因为他们颠覆了我们对这些"优秀"人设的期待,让我们感觉人设崩塌。但实际上崩塌的不是这些人的人设,而是罩在他们身上的光环,是光环之下我们对他们以偏概全的期待。


海龟高管性侵养女:为什么人设总是崩塌?


光环效应是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很容易犯的一个知觉偏差。这个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提出。他认为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以偏概全,以点概面,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从而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


换句话说,我们常常依据一个人身上的光环,比如外表,职业,地位,或某一个单一品质,比如善良或有礼貌等,去推断对方整体上是个什么样的人,并把一些我们认为有而实际上对方未必有的品质放在对方身上。


比如恋爱的时候,由于对方颜值高,又懂打扮,是你喜欢的类型,符合你的审美,你就容易情人眼里出西施,觉得对方样样都好,对彼此在思想,三观,性格等诸多方面存在的不匹配视而不见。


当两人步入婚姻,对方从神坛走入世俗。随着彼此了解的深入,你开始抱怨彼此性格不合,三观不同,婚姻开始出现裂痕。


又或者看到类似黄磊的女儿多多这样小小年纪就染发,穿耳洞,还化妆的青少年,你也许会觉得这样的孩子一定无心学习,容易走上歪路,而实际上人家学习生活两不误,优秀得让你汗颜。


光环效应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心理缺陷,如果任由这种倾向控制我们对他人的评判,我们就会陷入偏见而无法全面地了解一个人。你可能会因此错过一个值得交往或值得爱的人,而选择了一个不值得交往的朋友或恋人。


海龟高管性侵养女:为什么人设总是崩塌?

如何避免光环效应带给我们的消极影响呢?


不要过早下评判,花点时间去了解对方。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要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做事的心情,这样,这个人怎么能隐藏得了呢?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除媚,剔除他人身上的光环,把他当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人看待。


不同的心理策略带来不同的结果。我们对每个与我们接触的人都会建立一个心理账户。如果账户的分数满分是100分,有的人在接触不久就会给对方打100分。​随着交往的深入,当他发现对方并不如自已一开始想的那样好时,就开始对对方感到失望,甚至是绝望,而账户分也开始逐渐递减,从100分降到80分,60分,甚至不及格,然后感叹人设崩塌,甚至与对方分道扬镳。


而有的人一开始会先给对方50分,随着交往的深入而增减分数,动态地修正自己对他人的评判,不做任何预设。如果对方超越这个分数,他会为自己认识一个不错的人而高兴。若低于这个分数,他也不会震惊,更不会因此觉得人设崩塌,因为他知道人是多维的,人性是复杂多面的。


选择先给他人满分的人,心理感受走的是下坡路,从满怀希望变成满怀失望。而先给他人50分的人,心灵感受走的是上坡路,对方每增加一分,都能带给他快乐。这样的人心理更有弹性,更不易被他人伤害。


多花一点时间去了解一个人再下评判,尤其是当你寻找恋人或人生伴侣时。这会有助于你避免所遇非人,被对方情感伤害,骗钱骗色,更可能帮你找到值得交往的朋友或人生伴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