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鬥笑社》為何難出圈?

線下封箱的七個月進一步拉近了德雲社與綜藝的聯繫。

說學逗唱的哥哥接力《乘風破浪的姐姐》,《德雲鬥笑社》抓住了暑期的尾巴,在騰訊視頻全網獨播。節目上線之初吊足了觀眾胃口——岳雲鵬、燒餅綜藝感滿點,秦霄賢、王九龍顏值在線,孟鶴堂、張鶴倫有梗,郭德綱、于謙咖位夠大。德雲男團不容小覷,德雲女孩戰鬥力強,更有《極限挑戰》總導演嚴敏的把關,《德雲鬥笑社》集齊了爆款綜藝的配置。

然而節目上線近一個月,《德雲鬥笑社》始終熱而不爆,有熱度卻少熱搜,豆瓣評分7.9卻沒有成為現象級產品。對於承擔著人們諸多期待的德雲社來說,這樣的成績少了些驚喜。

《德雲鬥笑社》為何難出圈?

有口碑少話題,這樣的表象背後,是德雲社在時代語境下的又一次出圈嘗試,只是這次德雲社找對了方向,卻選錯了方法。

1

德雲團綜利弊參半

不同於《歡樂喜劇人》和《笑傲江湖》,《德雲鬥笑社》是首檔完全由德雲社成員擔任MC的綜藝節目,德雲社從輸出作品走向了輸出班底。節目採用了“任務+相聲比賽”的模式,成員們需要完成任務來獲得表演組隊權和出場順序,最終表演受到師父郭德綱的考核,實行末位淘汰制。

不得不說,德雲小生非常適合這樣的綜藝形式,能說會唱愛表現的德雲小生有才氣也有真性情,習慣於逗樂觀眾,真人秀的鏡頭放大了每個人的性格特點,綜藝效果可圈可點。

德雲社的綜藝選擇是以粉絲為導向的,從“綱絲”到“德雲女孩”,叫好的人從茶館到了網絡。從德雲女孩帶著熒光棒看相聲就可以看出,如今很多粉絲對演員個人的興趣大過對相聲的興趣,相聲作品的好壞也不再是演員成名的先決條件,人設、顏值、金句都可能成為其一夜爆火的原因,演員的個人魅力成了最大賣點。

《德雲鬥笑社》為何難出圈?

“先關注演員,再關注作品”也成為了德雲社圈粉的新模式。在這樣的粉絲語境下,德雲社做出了明智的選擇——利用團綜充分曝光演員,擴大自身影響力。

《德雲鬥笑社》在真人秀的層面是成功的,幾期節目播出後,人們記住了大管家欒雲平、小傻子秦霄賢和妖嬈梗王孟鶴堂,更讓觀眾感受到了德雲社師徒傳承的氛圍。《德雲鬥笑社》向粉絲傳遞了一個更為鮮活的德雲社。

然而在相聲層面,《德雲鬥笑社》卻略顯乏力。節目播出以來,眾多網友表示“除了相聲都好笑。”在郭德綱考核的環節,也能看出德雲社新生代演員的業務能力欠缺,難以拿出符合年輕人口味的相聲作品,更難以吸引真正對相聲感興趣的受眾。

《德雲鬥笑社》為何難出圈?

粉絲語境下的《德雲鬥笑社》做到了團綜該有的熱鬧好笑,德雲社演員群像打造得很成功,成功地維護了原有的圈層粉絲。然而綜藝大於相聲,打著相聲的名頭卻拿不出好作品,令人惋惜,這也是節目豆瓣評分從開播之初的8.3跌到7.9的原因之一。

順著粉絲文化的潮流發展,的確更容易得到關注,短期內不被時代拋棄。但是德雲社的獨特之處就在於本身的相聲團體屬性,在加速流量化的同時,如果德雲社持續難產行業精英,無法拿出大眾滿意的相聲作品,那它的歸宿只有被同化,永久的喪失其獨特性。


2

破圈之路諸多挑戰

《德雲鬥笑社》的破圈野心顯而易見,嚴敏的綜藝製作團隊、騰訊的播放平臺、穀粒多等七家企業的冠名贊助都表明了這是一個努力向頭部綜藝靠近的喜劇節目。

《德雲鬥笑社》用封閉化的場景和不受限的遊戲向所有受眾全方位地展示真實的德雲社,嘗試打破德雲女孩的圈地自嗨。大眾對於德雲社的認知還是一個相聲團體,所以節目從相聲的角度入手,講述相聲文化。《德雲鬥笑社》中不難看到傳統元素,考究的中式佈景、精巧的評書式開場、充滿敘事感的鏡頭、尊師重藝的德雲社氛圍都讓人們感覺“有內味兒了”。語言類節目市場競爭激烈,“德雲社”就是出圈最好的金字招牌。

但是德雲社沒能充分利用這塊招牌。節目播出之初,很多觀眾認為“這麼多相聲演員在一起耍貧想想都好笑”,但隨著播出的集數越來越多,人們對於《德雲鬥笑社》的認知也只有“挺好玩兒的”,除此之外也沒有什麼深刻的記憶點。快樂源泉這麼多,為什麼非得是德雲社呢?在虎狼環伺的綜藝市場,《德雲鬥笑社》還沒有找到自己的出圈利器。

《德雲鬥笑社》為何難出圈?

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播放前三十日,《德雲鬥笑社》的播放總量不及《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的一半。

好在《德雲鬥笑社》在有限的觀看群體中取得了不錯的口碑,內容產品口碑為王,雖然沒有出圈大爆,德雲社提升了原有粉絲的忠實度,證明了這條出圈路線的可行性,也為後續節目發展的方向提供了經驗——保持製作水準,找尋自己的獨特爆點。

3

相聲行業需要包裝

十個岳雲鵬也掩蓋不了相聲行業的逐漸式微。信息爆炸的網絡時代,傳統的相聲已經無法切合年輕人的笑點,固步自封只能越來越遠離新生代的話語體系。

同樣是傳統文化與綜藝的結合,《上新了故宮》端莊肅穆,好評不斷;《德雲鬥笑社》嬉笑怒罵,爭議紛紛。其中原因在於相聲和文物的巨大差異。相聲需要人去發展,而文物只需要人來介紹。人人都在爭搶注意力,藝人比藝術家更吸睛。偶像化的相聲演員有利於更多人瞭解相聲,綜藝化的相聲有利於更多人愛上相聲。不管從文化角度還是商業角度,接受頭部平臺的包裝,是相聲行業自救的第一步。

頭部平臺的包裝不只是演員人設的營銷和團隊形象的打造,更有頭部平臺新鮮資源對傳統行業的注入。只有進入更大的陣營,才有和時代對話的權利。

接受包裝是正確的方向,但是相聲演員仍需自己把控被包裝的程度。資本能夠為相聲演員提供更高的知名度和更大的平臺, 也可以侵蝕其原有的獨特性。如果接受包裝的相聲演員不能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那麼只能逐步淪為沒有特點的綜藝咖。

《德雲鬥笑社》為何難出圈?

醒木一拍摺扇一搖,一襲長袍一張巧嘴,一捧一逗賺得滿堂大笑。自晚清以來,相聲發展已近二百年,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相聲曾有過百家爭鳴的高光時刻,但是馬三立、馬季、侯寶林等相聲老藝術家的相繼隕落讓相聲界的光芒不斷減弱。經歷了數十年的青黃不接之後,郭德綱創辦的德雲社異軍突起,吸引了一大票粉絲。網絡時代,德雲社也面臨著種種困境。堅守園子,有限的受眾和狹小的舞臺終究不是長遠之計;盲從市場,資本會讓傳統曲藝失掉筋骨。

《德雲鬥笑社》幫助德雲社找到了一條新的發展道路,但是突破小圈層走向大眾需要作出更多的嘗試。娛樂江湖的更新速度讓“爆火”沒有公式,相聲正在努力的融入潮流——擁抱粉絲,尋找亮點,接受包裝。出圈之路漫漫,德雲社需要不斷求索,踏實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