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白守黑 ·【第二十五幅】| 明一而现万千。

知白守黑 ·【第二十五幅】| 明一而现万千。


论画,知白守黑,阴阳互存,消涨无极。

做人,守身玉洁,力求真善美。

本书和刘知白老人微妙同名。

他挚爱遗产,羞袭古人,创没骨山水,

天夺彩笔,却自铸典型。

本书精选团扇百件,烟霞缥缈,笔墨幽峻,

画小境宏。柯文辉先生为之撰散文百篇,

剖析艺境,点评风格,文思宽博活泼,富于启迪。


25.m4a3:23

来自文化符号壶


知白守黑 ·【第二十五幅】| 明一而现万千。


看画是人类独有的享受


照相刚刚发明,很多画家唯恐失业,一百多年来的事实证明,照相并没有夺取绘画的饭碗,而是从绘画吸取了很多营养。


上个世纪初,很多摄影家都在实验:凡摄影要努力达到绘画能是达到的境界,结果流派纷呈,它更适合于记实,虽然也有许多抒情、写意的成份。画家们仍然活得很开心。


这张画组合的道理,符合黄宾虹说的“明一而现万千”。下面的水,也可以看作云,也可以是云水之间流动的岚气,上面大石壁可能是山的局部,那几块重墨就是山背阴的部分。


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被人称赞过。我想,画家在能动的时候,应该吃饱桑叶,但他吐出来的不是桑叶是丝。一个人如果九十岁还要去写生,那是他对大自然吸收积聚印象的能力不够,只能依赖模特,未必都值得歌颂。


此画是丝不是桑叶,与任何一座山都有不似之似,似之不似。不是简单地再现什么。是通过笔墨表现山的灵幻和飞动。


中国除了平原山很多。遗憾的是,能与它交流,能开掘山川个性的画家太少。山之美被埋没,复制,都是不幸。画中的山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生存价值,是山的精灵,它依托山的外形,但不重复山原有的一切。如莲老人,舍弃具体交代,只表现一股山的气息扑面而来,有些是我们曾经见过而没有发觉的美。


作者 小简


知白守黑 ·【第二十五幅】| 明一而现万千。

刘知白

刘知白(1915——2003),号白云,晚号如莲老人等,安徽凤阳人。1933年考入苏州美专,后拜顾彦平为师,随师潜心临摹顾氏“过云楼”藏画。1948年在广西全州提出“学时有他无我,化时有我无他”的画学主张。其艺术上承宋元,下接明清,既继承传统精髓,又注重形式的创新,最终法古变今,创造了泼墨大写意山水画的新技法,成为中国画传统的最后守望者和新世纪创新的前行者,即他已经站在了传统与现代的临界点上,预示了新世纪中国水墨转向抽象与表现的历史趋势。出版有《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刘知白》《刘知白中国画集》及《清气和诗醉墨痕》《知白守黑》《秋水长天月下箫·刘知白作品赏读》 等研究其艺术的专著二十余种。


知白守黑 ·【第二十五幅】| 明一而现万千。

赏析 柯文辉

柯文辉,男,1935年1月25日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当代著名书画评论家、鉴赏家、美术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当代国画大师刘海粟秘书十年,其间与刘海粟、林散之、李可染、钱君陶等大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90年代在中国话剧研究所从事学术研究。1993年起享受突出贡献政府津贴。


诵读 安丽丽


安丽丽 笔名:幔帘隔燕,辽宁省锦州人,小学教研室主任。市优秀教师、教坛新秀。酷爱文字和品壶谈茶,尤喜诗词,擅长朗诵。

一直坚信:读书是迈向高贵的最低门槛!


知白守黑 ·【第二十五幅】| 明一而现万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