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為什麼無意義的事活動那麼多?

王新阿寶


我大一的時候就是這樣的,總是要去搞一些屁事情,然後每天讓自己累得不行,還什麼都沒有做好,高數和線性代數差點掛科,成績排名更不用提,特別受打擊。等我大二的時候我選擇一心搞學習,什麼事情幾乎都不參與,成績上來了但是又覺得跟人交流少了。大三的時候我開始選擇我想做的事情,我知道我要什麼那我就去做,我不想要的我就不去做,所以我給題主的建議就是,不管有多少讓你覺得煩的事情,你始終要知道你到底需要什麼,聽講座的時候你可以看專業書,上理論課的時候你可以看你感興趣但是平常不願意特別抽出時間來看的書,就是要知道自己做每件事情是在幹嘛,雖然說年輕人不能總是權衡,但是隻有權衡完了做事情才沒有怨言。在每件事情的底線之內充分發揮你的能動性。

最後你碰到的這個情況很多人都存在,每天在消耗中過日子,別怕!大家最後都會過來的



獨木橋教育


大學為什麼無意義的事活動那麼多?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我是有一定的感觸的,因為我也是從些活動中走出來的。我有一個大學室友,他在大一的時候就選擇了進入學生會社團,從大一到大三整整三年,每天都忙於這些學生會社團中,在週末基本上看不見他的身影,原因就是他每天都有參加不完的活動和開不完的會議。後來我問他,從大一到大三整整三年一到週末就看不見你的人影,你都在忙什麼?他告訴我說是在參加學生會社團的一些活動和會議。他向我透露,這些社團一天天沒事幹就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而這些活動基本上都沒有什麼意義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鍛鍊學生會社團的管理者和組織者,那些“蝦兵蟹將”是得不了太多的鍛鍊的,無非就是寫點策劃書,一起開個會議,而來參加的人基本上都能混個榮譽證書,而這些榮譽證書毫無含金量。說到底社團其實就是發起者和管理者的舞臺,鍛鍊的是他們,不是手下的那些“蝦兵蟹將”。我的這個室友“混”了三年,才得了一個組織部部長。大三結束,他也選擇了退出,願意就是太累,太忙,沒有意義。

我也曾在大學裡參加過這些活動,一開始充滿活力,充滿激情,後來漸漸地感覺毫無意義,我沒有像我那室友一樣堅持三年,只幹了一個學期。但是感觸卻是相似的,沒有意義,忙的毫無成就感。

大學裡的社團組織就像是公園裡面的遊樂場,外面看得人覺得裡面很熱鬧,裡面玩的人覺得這一切很無趣。


當下知


俗話說得好,存在即合理。大學裡的活動十分繁多。就我所在的大學來說,就有100多個社團。這些社團裡面,不乏一些讓我感到非常奇葩的社團。比如散步社,沒有什麼活動,就是召集大家來散散步。不過這個社團在我們學校還是非常火的,參加這個社團的很多都是一些胖子,他們平時不怎麼鍛鍊,跑步又氣喘吁吁的,跟不上節奏,因此加入散步社,多少能走點路,鍛鍊鍛鍊,聊勝於無。

知道這個以後,我才覺得,大學裡面很多事情看似沒有什麼意義,其實有它存在的價值。那麼我麼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大學是一個平臺,只不過這個平臺不同於初中高中這樣。它更多的在於培養自己獨立自主的能力,和進入社會所具備的技能。在大學這個平臺上,我們可以獲得友誼,可以培養處理事物的能力,可以拓展社交,當然有的同學還獲得了純真的愛情。在這裡我想說的是,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在大學很多很多的社團,很多很多的事情,可以讓我們選擇。我們也擁有足夠充分的選擇權。但事情太多了,總有忙不完的時候,這時選擇什麼樣的,就至關重要。

我的建議是,要選就選和自己專業相關的,或者自己特別熱愛的興趣類的事情或活動。這樣的社團,會讓自己得到更多的專業技能,同時讓自己的興趣能夠發展下去。可能有些人覺得,大學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與學習相關的自然是有關的事情,與學習不相關的,則是沒有意義的事情,這種說法其實有失偏頗。

我舉一個我考研的例子吧。考研的時候,有一門課叫《大學語文》,當時複習得非常好。考研的時候這門課成績也非常高,但是由於英語沒有達到國家線,這樣就與我的目標院校失之交臂。後來我開始找工作的,按理說考研的事兒就告一段落了,這一年的複習相當於沒有得到應得的結果。沒想到的是,就在入職考試的試卷上面,居然有兩道題和大學語文裡面的內容高度吻合,暗自竊喜,原來自己積累的東西,並不是沒有意義的,只不過是在一定的場合,他就會出現。

老天為你關上一扇門的時候,也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我想,指的就是這個意思吧。大學裡面有很多看似毫無意義的事情,比如去社區做志願者,學習無關,但卻培養了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參加班級活動,去外面野炊,與學習無關,卻增進了同學之間的交流。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有聯繫的,看似無關的內容其實背後,隱藏著它本身具有的意義。在這裡我們需要找到的,就是適合自己的事情或活動有選擇性的參加,讓自己的大學變得有意義。

第二,把握好時間去做你認為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大學4年,看似時間很長,實則匆匆而過。大一,各種社團活動忙得不可開交;大二,專業課突然增多,讓自己應接不暇;大三,開始步入實習階段;大四,馬上就要分道揚鑣,該考研的考研,該找工作的找工作,大家各奔東西,各謀前程。這4年其實是非常緊湊的4年,如何在這個階段,收穫更多的對人生價值實現有幫助的事情,是我們應該關注的話題。

在這裡,時間的把控,就顯得格外重要。我們知道,高中三年非常辛苦,是因為時間特別緊張。其實,大學時間也異常緊張,我們不妨把高三學到的那一套時間管理辦法用在大學上,這個大學將會非常充實。高三時期對於看書是怎樣制定方法的呢?比如這一個小時,我要看某一部分的內容,於是我就會設定一個時間段,在這個時間段內,摒棄一切雜念,就只是看書,這樣目標就變得很純粹,動力也更加充足。完成這個小目標時,學習的熱情和對於自我的成就感,會異常強烈。在大學階段,我們不妨也用這樣的方法,把時間碎片化,讓每一段的時間都有產出,讓每次產出都變得有意義。這也是自律的表現。

上大學的時候,我的室友特別喜歡播音,於是,他每天早上6:00~7:00,這一個小時內,他都會在圖書館前的草坪那兒端坐,練習發聲。下雨了,就轉到餐廳。每天如此,堅持了4年,練就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並且一下子通過了普通話一級甲等,在一家非常知名的電視臺當主持人。我的很多同學都非常羨慕他。不少人問他,你是如何做到這一點?他說非常簡單,其實就是每天有那麼一個時間段,幹自己想幹的事情,在這個時間段裡,我不去想任何的事情,只專注於這一件事,那就一定能做好。

我還有一名同學特別喜歡打遊戲,我相信,在大學期間很多的男生都喜歡打遊戲,但能把打遊戲做成一種職業的,恐怕很少。我的這名同學,大學4年通過打遊戲,還賺了不少裝備,比如他自己的單反相機,包括自己後來的電腦,都是通過打遊戲掙錢。

不過,他的一個特點就是非常自律,每天晚上8:00~9:00,這一個小時是用來打遊戲,白天用一個小時用來研究打遊戲的視頻。就在前幾天我聯繫他的時候,他居然在一家職業的電競團隊打比賽。

有時候,我們覺得,沒有什麼意義的事情,對其他人來說,可能就意義重大。大學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舞臺,他會創造出非常多的可能,讓每一個人,都有實現夢想的機會。

總結

大學裡是否真的會有很多沒有意義的事或者活動呢?很多情況下是從我們自身的角度出發,我們覺得有些事情有意義,但對於別人來說不見得有意義。我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並把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情做好。要大學4年便沒有白讀。成功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或許你在大學四年中,所做的一些,看似沒有什麼意義,卻能夠在冥冥之中,為自己的人生,添上一道別樣的風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