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山東出響馬,河南出蹚將”,響馬是土匪,蹚將又是什麼!

提起響馬,很多人眼前都會浮現出,一群剽悍的大漢,騎著高頭大馬,手裡或拿著刀,

或拿著槍呼嘯而來,所到之處,寸草不生。俗語說“山東出響馬,河南出蹚將”,響馬是土匪,蹚將又是什麼?

俗語說“山東出響馬,河南出蹚將”,響馬是土匪,蹚將又是什麼!

“山東出響馬,河南出蹚將”,是從清末民初流傳開來的一句話,前半句大家都知道,就是山東地界出土匪的意思。

明朝推行馬匹“民牧”,在山東、河北、安徽等省訂有應納馬駒數,若不夠,養馬戶須賠償,養馬戶多因此破家,轉為“響馬”,以搶劫為生。明清以及後來的民國時期,山東響馬從未斷絕。

他們成群結隊,犯案前常以“官兵奈我何!”挑釁,在馬上放哨箭發出響聲,響箭一響,馬匪就會殺出,搶劫貨物輜重。歷史上最著名的響馬案,當屬1923年5月孫美瑤率領一千多響馬發動的臨城劫車案。

俗語說“山東出響馬,河南出蹚將”,響馬是土匪,蹚將又是什麼!

“響馬”就是人們熟悉的盜匪,那麼,“蹚將”又是什麼鬼呢?說白了,“蹚將”也是土匪的別稱。河南的土匪為何稱“蹚將”?史料記載並不多,朱新繁在其所著《中國農村經濟關係及其特質》一書中,對此有相關詮釋:“河南人民叫土匪為‘老湯’,不知是什么意思,他們提起了‘老湯’,就談虎色變。”

俗語說“山東出響馬,河南出蹚將”,響馬是土匪,蹚將又是什麼!

歷史上最出名的蹚將應該是河南省豐縣綠林的首領白朗,白朗當時因為對袁世凱不滿,為了改變袁世凱統治的現況,他就組織了一批農民跟著他一起起義,從河南,安徽等地之後轉戰到甘肅等地,可惜最後敗給了段祺瑞,最後在1914年去世。所以你們現在知道“響馬”和“蹚將”是什麼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