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超級工程丨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縮短城市距離 進入同城時代

齊魯網11月4日訊 有人說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是一條時空隧道,我覺得很有道理,這條隧道的建成,大大縮短了兩岸往來的時間,同時它也使整個城市的空間大大拉近了,使我們進入了一個同城的時代——曲立清,青島國信集團總工程師。

山東超級工程丨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縮短城市距離 進入同城時代

丁洪霞是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名教師,2003從青島教育學院來到了位於黃島的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從此她開始了坐輪渡的日子。在膠州灣隧道沒有開通前,乘坐輪渡往返青島黃島兩地間,是丁洪霞這樣的上班族最好的選擇。趕輪渡的日子,丁洪霞天不亮就得起床,擠公交、趕輪渡,需要近2個小時才能從青島達到黃島。丁洪霞發現輪渡就像一個臨時組建的大家庭,每天都在上演著人生的百味。她也拍過很多,為了生計身心疲憊的打工一族,每天往返於輪渡之間。

山東超級工程丨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縮短城市距離 進入同城時代

能有一條隧道穿行海底,曾是多少青島人盼望卻不敢奢望的事情。畢竟在此之前,中國還沒有一條已建成的海底隧道。而這也是很多建築師們長久以來的夢想。曲立清從1991年便參與到隧道的論證過程中。曲立清認為,海底隧道不僅僅在中國,在世界上,在工程界的風險算是第一了。海底隧道在海底下,頂上是汪洋大海,整個隧道要穿越的地質,最好把什麼都搞清楚,但恰恰在海底下,建設者們很難把它搞清楚,而且一旦出問題,它將是滅頂之災。為了搞清楚海底隧道穿越的地質,在寬闊的海面上,建設者們使用打樁船每隔50米鑽孔取樣,但鑽探結果卻讓曲立清大吃一驚。海底下竟有18條寬窄不一的斷裂帶。

山東超級工程丨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縮短城市距離 進入同城時代

曲立清說,大家會看到整個膠州灣隧道穿越了破碎帶這麼多,整個青島地區基本上是花崗岩,可是膠州灣隧道穿越的岩石是看不見花崗岩的,一段距離,就可以看到,經歷的岩石有20幾種。在全國也不多,說明這個工程的地質及其複雜,僅是正式動工前的測量工作就花費了兩年多時間。工程開工,首先是在海底岩層中開闢出一條施工通道。在海底鑽爆掘進,每一步都得萬分謹慎,來不得半點馬虎。按照設計圖,這條隧道由雙向三車道的東西兩個隧道和中間的服務隧道組成,三條隧道並行,使得開挖斷面遠高於普通隧道。而斷面越大,施工面臨的坍塌危險就越大。為了防止它塌方,曲立清他們在開挖的周圍注入了一些特殊的水泥漿液,讓它來加固,讓它來堵水。本來是不好的岩石,他們把它加固成好的岩石。這個項目影響它壽命的根本因素是它周圍的圍巖架構,它自身成體系,它是一個很好的結構。

山東超級工程丨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縮短城市距離 進入同城時代

在保證通道內安全施工的同時,另一項超級工程正在隧道外側同步進行,那就是海底隧道的排水工程。80多米上方的海水產生的壓力,無時無刻不通過18條斷裂帶傳遞給膠州灣隧道。每天將有4000立方米的滲水,需要通過21臺水泵及時排出減壓。曲立清說,在它的外側,他們布了很多的密集的排水系統,像市政管網一樣,很密,水一旦匯到這裡,它會很順暢按照設計的路徑,最後排到兩端排水管,再匯到蓄水池,再通過服務洞,把主管網打出去。

山東超級工程丨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縮短城市距離 進入同城時代

歷時四年多年時間,2011年6月30日,全長7800米,海底長度達3950米的中國最長的海底隧道——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正式開通。從膠州灣東岸的入口駛入,下行至水下82.8米的隧道最深處,再從膠州灣西側的薛家島出口駛出,只需八分鐘便跨越了總長4000米的膠州灣。它和連接青黃北端的膠州灣大橋遙相呼應,構成了青島城市一體化的立體通道。它在整體規模、建設進度、施工技術等多個方面都創造了世界海底隧道的施工紀錄。曲立清表示,他們採用的標準被今後的工程都採納了,在高性能的溼噴混凝土,他們使用二襯式耐久混凝土,都被高速鐵路、其他的海底隧道,包括青島地鐵都應用了。而開通並不代表著工程的結束。七分在建設,三分在運營。隧道當中三臺巨型風塔一刻不停地把汽車產生的尾氣排出隧道。中控室則全程無死角的觀察著隧道里發生的一舉一動,隧道機動隊則在服務隧道里24小時待命。開通七年間,膠州灣海底隧道累計通行車輛1億次,通行人數近4億。如今,曲立清的工作重心已轉向第二條海底隧道的謀劃建設中。

山東超級工程丨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縮短城市距離 進入同城時代

曲立清覺得,作為一個海灣型國際化的大都市來說,第二條隧道是必須的。他們把第一條隧道的整個團隊都保留了下來。研究了7年的時間,到目前他們的可行性論證已經結束了。按照設計第二條膠州灣隧道長度是15.8公里,海底的長度接近12公里,深度達到了150多米。這些技術指標,已經達到世界海底隧道的施工極限值。在不遠的將來,兩條海底公路隧道形成的海底交通網,將助力青島城市一體化建設,成為連接主城區和國家級新區之間的海底大動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