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茶道大行”时代的到来

大约八世纪末的中唐时期,曾官至吏部郎中的封演在他的的《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中说:“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中晚唐间这1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茶道大行”的时期,茶已成为“比屋之饮”。


又一个“茶道大行”时代的到来


图:陆文华

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滂时侵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茶叶从神农氏最初发现作药用,后来到春秋时,扩展为食用,秦汉时又扩展为饮用,历经3000多年,到中晚唐时迎来第一个饮用的高潮,饮茶之风非常盛行。在东西两都——西安和洛阳以及荆楚、川渝一带,家家户户都饮茶了。

自唐代以降,茶叶在中国大地上,无论塞北江南,不分城市乡村,是除水之外饮用最广泛的饮料,可以说,早已成为“举国之饮”。茶业经济的地位也随之凸现出来。


又一个“茶道大行”时代的到来


到了宋代,饮茶更加普遍。王安石《议茶法》云:“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我们今天说的“开门七件事”在宋代已经出现了。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说:“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酒茶。”后来元朝时略去了“酒”,变成七件事。元曲《玉壶春》、《百茶亭》、《度柳翠》等中都有“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句。

明代茶叶生产革新,由唐宋以团饼茶为主流改革为以散茶为主流,茶叶产区进一步扩大,基本奠定了今天的茶区体系。茶类由单一的绿茶相继创制出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多种茶类。随着散茶流行而开创的撮泡品饮法,“简便异常,无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到了晚明,文人士大夫阶层把茶的品饮作为艺术去创造和审美,不仅从中得到物质享受,而且是一种精神享受。明代,是我国茶业经济和茶文化变革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


又一个“茶道大行”时代的到来


清代茶业生产方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进而逐步机械化、科学化,华茶出口迅速发展,中国茶风靡世界,独步世界茶市。此后,又遭受抗日战争的破坏,中国茶业经济已是奄奄一息。

今天我们终于迎来了又一个“茶道大行”的时代。距离“康乾盛世”几近200年。今天的“茶道大行”当然首先是新中国6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成果和体现。就茶叶这个大产业来说,是茶叶经济、茶叶科教和茶的品饮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