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中人文關愛不可或缺

新冠疫情不僅打亂了大家的正常生活,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安全,也對人們的心理健康產生了一些影響。為了保障群眾身心健康,西安市一些小區通過開設心靈驛站、諮詢熱線,或邀請專業人士參與等方式積極提供心理疏導、心理支持、情緒支援、危機干預等方面的專業諮詢服務,收到良好效果。

01心理疏導需求明顯上升

疫情發生以來,以國家註冊二級心理諮詢師、陝西省心理諮詢師協會理事、西安星星之光心理工作室創始人兼首席諮詢師張暉為首的心理援助專業團隊,承接了一項重要的工作,即為在疫情期間產生心理問題的群眾或社區工作人員進行專業的心理干預。“以前或許大家沒有非常重視群眾的心理健康,而這次疫情催化了心理疏導需求的明顯上升。”張暉說,大家正在經歷著重大的消極事件,身心正在對這種急性的應激產生反應,如果在這個時候沒有關注自己的心理,及時處理不良情緒,就會發展成急性應激障礙。

由於長時間呆在家裡或被隔離,部分人群的情緒明顯變得消極,焦慮、恐慌、憤怒、抑鬱等似乎變成了主流情緒,主觀幸福感明顯下降。“在我接待的案例中,疑病和軀體反應的個案比例高,有的求助者沒有軀體反應,只是想到自己去過某個地方,就懷疑自己也可能感染,會產生心慌、失眠、頭疼和焦慮等自動化反應。”張暉表示,小區管控不讓隨意進出後,有人悶在家裡時間一長就會與父母或子女產生親子矛盾或衝突。

“連日來,社區工作人員每日進行消毒作業、宣傳防護知識、摸排人員、入戶登記……幾乎每天都是連續工作14個小時以上,大家的心理壓力實在不小,有一些人員產生了焦慮、不安、失眠等情況。”長樂坊街道辦事處主要負責同志說,“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人文關愛不可或缺”。

02從“心”出發播撒溫暖

一天晚上快12點時,張暉接到來自某社區工作人員的電話,說轄區內有一隔離人員可能會有極端舉動。原來,這名隔離人員是從境外回來的,由於原本就有患病史,再加上隔離多日,一個人實在呆不下去,當晚大喊大叫要出門,情緒已經到崩潰邊緣。聞此,張暉立即進行危機干預和心理救援,對隔離人員的焦躁情緒給予了安撫、共情,又分析了嚴峻形勢下出於安全保障考慮必須隔離14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進一步鼓勵他一定再堅持一下,直至勝利解封。“除了安撫當下的情緒,我們要做的還有引導他們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當前和今後的生活。”張暉說,“之後幾天,我也一直持續關注他、關心他。”

西安市部分社區已經通過開設心靈驛站、諮詢熱線,或邀請專業人士參與等方式積極提供心理疏導、心理支持、情緒支援、危機干預等方面的專業諮詢服務。“老這麼在家待著,也不能出門運動,真想跑出去曬曬太陽、吹吹風……”“今年春節我沒有回老家,一年沒回去見父母了,實在想念老人啊……”疫情期間,不少群眾撥通了長樂坊街道開通的“心靈驛站”諮詢電話,傾訴所思所想所惑。為了做好居家留觀群眾的生活保障和關愛服務,長樂坊街道邀請西京醫院心理醫生組建疫情防控工作“心靈驛站”諮詢服務隊,為居家留觀群眾和一線工作者提供免費的心理諮詢服務。

“從前一段的慌亂、恐懼到現在‘輕裝上陣’,用積極心態全力投入到工作、生活,我很感謝‘心靈驛站’!”這是“心靈驛站”諮詢師展示的諮詢者發來的短信內容。兩個月來,“心靈驛站”心理支援團隊通過電話、視頻或面對面形式,已累計為長樂坊街道轄區人員提供心理諮詢200餘人次。

03重視日常疏導提供持續服務

“此次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讓我們每一個人,尤其是社區疫情聯防聯控一線的工作人員、志願者,還有居家隔離人員等心理承受能力都受到極大考驗。我們也從中看到,群眾的心理健康也將成為社區工作的重點。”長樂坊街道辦事處主要負責同志表示。

張暉說,心理干預有一定的專業性,社區開展相關工作應在專業人士的指導和幫助下進行。充分發揮熱線、微信等多種手段,社區可以為有需求的群眾及時提供心理援助和心理疏導服務。“心理干預不是一次性就能解決問題的,需要長期的疏導和關注,所以社區在開展相關工作時也要注意持續性,提供跟蹤服務。”張暉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