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恐華的浪潮下,BBC悄悄地安利起了杜甫

以下文章來源於LCA ,作者莫一奧在這


東方詩聖


在疫情籠罩下的英國,BBC 悄悄上線了一部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 )。


不同於以往獵奇東方的審視姿勢,這部紀錄片以“詩”為切入點,稱得上純粹,它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最大限度的還原了這位中國詩人的顛沛一生。


在西方恐華的浪潮下,BBC悄悄地安利起了杜甫

紀錄片截圖


杜甫,距今 1200 多年,早於但丁,也早於莎士比亞。為了呈現的真實性,歷史學家邁克爾·伍德( Michael Wood )沿著他留下的足跡——從少年居住地河南,雲遊過的山東、河北,至客居十年的長安,再到孤寂漂泊的蜀中和湖南——進行了朝聖之旅。


每到一地,結合詩作寫就的時間地點,飾演過甘道夫的 81 歲的伊恩·麥克萊恩( Ian McKellen )爵士都進行了英譯版的深沉朗讀。


在西方恐華的浪潮下,BBC悄悄地安利起了杜甫

紀錄片截圖


既然,英國人都開始讀杜甫了,我們還在等什麼?一起去到那個時代:


公元 736 年,24 歲的杜甫到洛陽參加進士考試,落第而歸。對於這位天資聰穎、生活無憂的青年來說,科考失利算是人生路上的一次顛簸。之後的四五個春秋,青年過著輕鬆不羈的漫遊生活,他去過河南,去過河北,也去過山東。在泰山之巔,杜甫刻下了最初的雄心: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會當,唐人口語,意為“一定要”。後兩句之所以能夠被人們一直傳頌,大致是因為它表達出的堅定決心和磅礴氣象。


在西方恐華的浪潮下,BBC悄悄地安利起了杜甫

明皇幸蜀圖 唐代 李昭道


盛唐時期,李白是名副其實的詩界大咖,在杜甫眼中亦是如此。


當年,15 歲的李白賦詩多首,並得到一些社會名流的推崇與嘉獎,開始從事社會幹謁活動時,杜甫還只是寄養在姑姑家的 4 歲兒童。


公元 744 年,他第一次見到大名鼎鼎的李白。李白剛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官場失意,杜甫困守洛陽,風華正茂,短暫相聚後,二人相約開封再敘。三個月過去,李杜第二次見面,他們暢聊古今,再約山東相敘。


第三次相會是第二年的秋天,李白正式履行了道教儀式,成為道人,心情也好了許多,見到杜甫,即奉上一首調侃詩:


戲贈杜甫
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李白的語言看似輕鬆,實則有暗指自己處境之意。此時期,二人互相贈詩多首,杜甫涉世未深,所以對李白正遭遇的變故與外顯狀態,表達出的多是不甘與不解:


贈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每天痛快地飲酒狂歌,消磨日子,像你這樣意氣豪邁的人,如此這般究竟是為了誰?面對青年的困惑,李白沒有作答,而是寫下了一首離別詩: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是李白豪放不羈性格的體現,實際上,更像是預料到不會相見的分別儀式。事實也確實如此,自此一別,二人永未再見。


在西方恐華的浪潮下,BBC悄悄地安利起了杜甫

《明皇幸蜀圖》局部


之後的杜甫,客居長安,一待就是 10 年,他奔走獻賦,鬱郁不得志,生活逐漸變得貧困。他的詩,也慢慢向社會現實轉向。


公元 753 年,安史之亂前夕,歷經開元盛世的玄宗一朝已顯露出崩潰徵兆。當權者享樂驕奢,民怨加深,杜甫察覺到腐敗的氣息後,寫下了長篇古詩《麗人行》。


這首詩,將宰相楊國忠一家的奢侈生活作了真實大膽的描寫,末尾具有反諷意義的兩句——“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則被人們概括成了沿用至今的成語,只是表意發生了變化。


又過兩年,依然窘迫,為了生計,杜甫接受了看管兵甲器仗的極低官職。年底,他前往奉先省家,就沿途見聞及小兒子夭折的痛苦心境,寫成了史詩般的長詩《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其中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成為千古名句。


在西方恐華的浪潮下,BBC悄悄地安利起了杜甫

《明皇幸蜀圖》局部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重要節點,也是各種社會矛盾的總爆發。不過,盛世之下成長起來的詩人們,如杜甫一樣敏銳地察覺到國家危機並表現在詩文裡的,並不多,像“三吏”與“三別”那樣描繪世間疾苦又讓人感慨萬千的詩,就更少了。


至公元 759 年,經歷了多次任職與被貶後,47 歲的杜甫心灰意冷,辭官南下去到成都,在嚴武等人的幫助下,建起了一座草堂,後人稱之為“杜甫草堂”。


就在那一年,他開始想念李白。遙想彼此相遇的那一年,杜甫尚年輕,對困境中的李白沒有切身體會,而如今,他是真的感受到了。


夢李白二首
其二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侷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在西方恐華的浪潮下,BBC悄悄地安利起了杜甫

《明皇幸蜀圖》局部


與同時代的詩人不同,杜甫只結過一次婚,且始終鍾愛自己的妻子。


李白好酒,酒醉可寫妓女“青黛畫眉紅錦靴,道字不正嬌唱歌”,寫陌生女子“魯女東窗下,海榴世所稀”。而杜甫筆下的女人,只有妻子。公元 763 年,聽聞唐軍收復失地,遂作詩一首與妻子分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兩年後,嚴武去世,杜甫一家被迫離開成都,輾轉多地,去到了奉節。他的一生,始終在漂泊,而在奉節短暫停歇的一年多里,他寫下了最多的詩,總計 400 多首,《登高》便是其中之一。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首被稱為“七律之冠”的詩,是杜甫在極端困窘的情況下寫成。當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了 4 年,但地方軍閥又乘時而起,爭奪地盤。無奈之下,他與家人依舊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


在西方恐華的浪潮下,BBC悄悄地安利起了杜甫

《明皇幸蜀圖》局部


生命的最後兩年裡,杜甫一直渴望北歸,卻終未如願,滯留潭州時,他遇到故友李龜年,寫下了載入史冊的名篇:


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全詩語言極平易,而含意卻極深遠。杜甫用短短的 28 個字,將世事凋零與人生淒涼之感表達的淋漓盡致。如今讀來,單憑這一首詩,就足以將其尊為“詩聖”吧。


在西方恐華的浪潮下,BBC悄悄地安利起了杜甫

紀錄片截圖


公元 770 年冬,再次上路,在由潭州前往岳陽的一條小船上,杜甫黯然離世。


他的死去,幾乎無人追憶。


直到半個世紀後,韓愈偶然翻開杜甫的詩集,如獲至寶,他驚歎的發現盛唐時期竟有如此光焰萬丈且憂懷家國的詩與詩人。只是,在那個時候無人識得,就像杜甫駕舟歸家時寫下的那句詩:


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


莫一奧,文字工作者,長期從事中西藝術史和人文歷史等泛文化內容寫作,目前所有文章均發佈在微信公眾號 LCA,如需閱讀更多精彩文章,可搜索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