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制定了一套工资标准,后代们欢欣鼓舞,大明朝却不堪重负

有明一代,皇帝这个职业,可以说是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做的是妙趣横生,你很难在其他朝代见到,皇帝有如此人性的一面,也正是如此,明朝创造了一个历史的例外,它跳出了历史的昏君定义。

什么是昏君定义,我们一般会将一个朝代的优劣,跟这个朝代的皇帝挂上对等关系,譬如说朝政清明,那一定就是君主圣贤,如果是国运不堪,又不需多说,皇帝必须要站出来背负骂名的。

朱元璋制定了一套工资标准,后代们欢欣鼓舞,大明朝却不堪重负

可是明朝不一样,当后世在历史的尘埃中转头看到这二百多年的王朝崩塌之时,人们并没有吝啬自己的同情和大度,不论是普通人,还是史学家,大家都不会认为明朝的皇帝应该担负王国的最后责任。如果皇帝没多少过错,那么谁又要站出来为明朝来做担责呢。

在大家缜密的考证后,为明朝做最后谢罪人的,是两个群体,一个是宫廷的广卫,一个是朝廷的东林党,也就是所谓的阉党和书生误国。在对他们大声咒骂后,人们回过头来,会用截然相反的态度来处理明朝的皇帝。

朱元璋制定了一套工资标准,后代们欢欣鼓舞,大明朝却不堪重负

历史淘趣——图片

就好像一句流传很久的话一样,明朝的皇帝光辉到什么地步呢,他们没有和亲,这点就比汉朝要好的多,他们从不赔款,这点又让清朝很汗颜,他们更没有宋朝的割地,所有的疆土,二百多年的时间固若金汤,他们甚至做到了从秦始皇以后,大部分的皇帝都无法做到的事情,那就是在社稷有危机的时候,可以亲自的守护国门。

所有的话,都好像合情合理,但是却都是蔑误,哪里会有完全无辜的帝王呢,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已经埋下了一个巨大的王国失误,这个失误,就是皇室的工资制。

朱元璋制定了一套工资标准,后代们欢欣鼓舞,大明朝却不堪重负

历史淘趣——图片

在那个千年不出的布衣天子,披着滚黄的龙袍,登临在帝国的国都时,朱元璋想什么呢,他想的第一件要紧的事,就是如何能不失去来之不易的江山,这是他最大的心结,他要让自己的朱家成为天下第一富贵豪门,他已经做到了,他接下来要做的,都只是如何不失去而已。

让我们翻开那时间已经凝结的历史,去看一下朱元璋到底做了什么,在那个六百多千年的宫殿里,朱元璋拿着一支御笔,他在纸上不断的演算,筹划,他的每一笔,都是百年,千年,跨越很多时间的安排,那是对后代的一种极其周全的呵护。

朱元璋制定了一套工资标准,后代们欢欣鼓舞,大明朝却不堪重负

朱元璋的安排,足以让每一个朱家贵胄感激涕零,这样的工资,是借用了天下之膏,进而能喂养那代代繁衍的皇室后人,在这份计划的最前面,朱元璋便规定,只要皇室的男子,到了十岁的年龄,就可以有资格领取一份属于自己的工资。

十岁,不但是给你银两度日,而且会赐予你土地,帮你建造住宅,也许在大多数的老百姓都食不果腹的时候,只要你的玉牒放在宗人府,那么你就无须为你这辈子做过多的担心,因为你的姓氏,可以保证你,最基本的衣食无忧。

朱元璋制定了一套工资标准,后代们欢欣鼓舞,大明朝却不堪重负

历史淘趣——图片

让后代不至于饿死,朱元璋的这个安排,在封建的时代,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让我们再看一下他的另一种安排,皇室宗亲除外,只要有任何爵位的,还可以拿到巨额的补贴,最低的就是六百石,最高竟然多达一万石,要知道,一个一品大员,年俸之外,也不过是区区二百石而已。

好了,让我们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朱家后人,看到这样的福利,你会做什么?不用多想,肯定是多生,使劲生,我们和老百姓不一样,他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嗷嗷待哺的吃粮兽,但是皇室宗亲,只恨少,不愁多。

朱元璋制定了一套工资标准,后代们欢欣鼓舞,大明朝却不堪重负

历史淘趣——图片

没有人是傻子,因此朱元璋死后,从儿子开始,朱家开启了疯狂的生育模式。如果疯狂再加把劲,那么是不是更加的不可想象,在朱棣登基之后,他为了稳固自己的皇权,让所有的藩王和宗亲,都不得走动,也就是一种变相的囚禁。

没有工作,没有自由,只有圈养,无穷无尽的圈养,大家的生活重心,就只剩下从自己的生育功能中,获得朝廷的一笔笔金钱流入了,而且不但是有金钱的流入,还附加有土地的赠与。

大明朝就这样负重前行了,一代的王爷来了,留下翻了几番的小王爷,大明朝只有十六代的皇帝,但是却担负不起十六代的宗室。

朱元璋制定了一套工资标准,后代们欢欣鼓舞,大明朝却不堪重负

历史淘趣——图片


​王爷的愈多,就表示了朝廷的支出越多,就举一个例子吧,在明朝万历十六年,整个河南省的收入,只不过区区80石,但是河南的王爷们,要拿多少工资呢,你没有看错——195石。

李自成的军队和崇祯皇帝越来越近的时候,国库之中,却连一百万的军饷也凑不起了,你看,朱元璋的高工资,养肥了自己的后代,却养不起自己的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