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句話看起來無害,卻像慢性毒藥一樣傷害孩子!你說過嗎?

奧利地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經說過:言辭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他們能帶來最大的幸福,也能帶來最深的失望。

語言的作用,溝通的重要,很多父母都已知曉。

有些語言,大家一看就知道不能說,說了可能會造成孩子一輩子的陰影。

比如: 

  • 滾!
  • 我寧願沒生過你!
  • 別的孩子都……,你怎麼這麼差勁,像個笨蛋一樣,真丟人!
  • 你再不聽話,我就不管/不要你了!

可是有些語言,沒有這麼直接,對孩子的傷害也沒有這麼立竿見影。很多父母還當成是好話,以為會幫助孩子變得更好,經常對孩子們說。殊不知,說得越多,對孩子的慢性傷害越大。

這樣的話當中,下面這四句最為典型,也最為常見。


這四句話看起來無害,卻像慢性毒藥一樣傷害孩子!你說過嗎?

(一)這些不用你管,你只要把學習弄好就行。

每個人,從生下來直到老去,都在尋找安全感、歸屬感和價值感。這三感越滿足的人,生活過得越有聲有色,幸福感越強。

隨著我們生活越加優越,閒餘時間增多,家務就那麼些,能讓孩子伸手的事越來越少,再加上“分數至上”的大環境,“這些不用你管,你只要把學習弄好就行”,這句話成為了很多父母的口頭禪。

實際上,這句話不但不會增加孩子對學習的好感,而且還會剝奪孩子在家裡做出貢獻的“歸屬感”,以及在學習之外其他事情中的“價值感”。

價值感低的孩子,自信心水平也很容易被拉低。

如果,他的價值感只能通過學習和分數來體現,那麼一旦他學習沒那麼優秀的時候,他的價值感就很容易消失。

一個沒有價值感的人,何來的自信?

一個成人的人生不應只有工作,一個孩子也不應只有學習。比如:參與家務越多的孩子,獨立性和責任心都比其他孩子強很多,而且將來工作時,能拿得起的職位也多很多,婚姻生活更是幸福很多。

所以,把這句話嚥下去吧,別再說了。

孩子的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

這四句話看起來無害,卻像慢性毒藥一樣傷害孩子!你說過嗎?

(二)就知道玩!一到學習就發愁/磨蹭!

心理學上有個“心理暗示”,相信大家都聽過。可是,有多少人能將它用到實踐中,把它用起來,幫助我們更好的生活、工作和育兒?

“你這孩子,就知道玩!一到學習就發愁。”

這句話你每多說一遍,就會在孩子孩子強化一些。當你第一次說的時候,孩子也許還會反駁:“哪有啊!剛剛我不是認認真真做了兩項作業嘛。”

然後,你為了證明自己正確,對孩子說道:“你剛剛玩了好幾分鐘橡皮,別以為我沒看見。再說,一個小時才做兩項作業,你以為很快嗎?人家小A都能做四項。”

孩子在為自己找證據增強信心,而你為了不輸給孩子,找證據打散孩子的信心。

你以為你贏了,可是你輸的徹底,連同孩子一起輸進去了。

當你說了足夠多次以後,孩子便會從反駁轉為沉默,再轉為認同你的想法。

你贏了,孩子終於認同了你,可是,你可知道,你們失去的遠比這個表面上的“贏”慘重N倍。


這四句話看起來無害,卻像慢性毒藥一樣傷害孩子!你說過嗎?

(三)爸媽跟不上時代了,以後就靠你了!

有的家長覺得這是一句激勵的話語,因為這句話好像代表著對孩子充滿著信心。相信孩子將來一定會發展的很好。

可是,父母不知道的是,這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而且,如果事情沒有按照父母期望的模樣進行,孩子還會有一種無力感和自卑感。

但是,我若將這句話把另外一句放在一起,你再比較一下:

  • 爸爸媽媽跟不上時代了,以後就靠你了!爸爸媽媽相信你,將來一定能成大事,帶著我們享清福。
  • 時代發展很快,爸爸媽媽也要和你一樣,每天學習。我們相信,只要你認真努力,積極進取,你一定能擁有一個比我們更精彩的人生。

如果你是孩子,你希望父母對你說哪一句?

  • 第一句,代表著父母認命了,沒上進心了,得過且過,把全家的希望和壓力都給了孩子;
  • 第二句,代表著父母一直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幸福和人生,他們有能力負責,孩子的幸福也要自己爭取,而且孩子值得擁有更精彩的人生。

在孩子眼裡,尤其是小孩子眼裡,父母就是他們甜蜜的依靠,是他們學習的榜樣。可是,這樣一個“依靠”和“榜樣”,卻告訴自己“不行了”。孩子的“天”,會塌一塊兒的。

孩子眼中,爸媽堅不可摧的形象,就被這句話輕鬆地打碎了。

我們不但不能說這句話,而且我們還要發自內心地調整自己的心態,讓自己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跟著孩子一起成長,一起為了家庭的整體幸福而共同努力。

這四句話看起來無害,卻像慢性毒藥一樣傷害孩子!你說過嗎?

(四)孩子,你真聰明!

誇孩子聰明,就相當於告訴他,你之所以這麼優秀,是因為你有天賦,你基因好。

誇孩子聰明,意味著你們都沒有看到孩子努力的過程,而只看到了結果,那個證明了孩子聰明的結果。

這句話會給孩子帶來短暫的成就感,但是對孩子的長期影響卻非常糟糕!

誇獎孩子聰明,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想到的是“完了,我做不出來,我是不是不聰明?是不是很笨?”

在面對失敗時,孩子會產生自我否定,降低孩子的自信心。

常常被誇聰明的孩子,不敢面對高難度的挑戰,生怕挑戰失敗,“聰明”的帽子就會被摘下來。

常常被誇聰明的孩子,也不願意讓別人看到自己有多努力,因為他們認為“努力”就意味著自己不夠聰明。一旦形成這種認知,他們就會看輕“努力”的作用,更看不起那些“努力”的人,認為他們不過是笨鳥先飛罷了。

可是,這個時代,智商的差距能有多大?

沒有能力塌下心來認真努力,最終只能被時代淘汰。

備註:

更詳細深入的分析,可參考我的兩篇原創文章:

你會鼓勵孩子嗎?鼓勵絕不是表揚,兩者對孩子的影響有天壤之別!

這句“你是最棒的!”還會打擊到孩子?鼓勵,其實是一門藝術!

這四句話看起來無害,卻像慢性毒藥一樣傷害孩子!你說過嗎?

(五)結束語

著名心理治療大師林文采博士說過:“孩子的成長,如同一顆種子的成長,需要陽光、水等營養一樣,既需要物質營養保障基本的生命力,更需要被無條件接納、被重視、被肯定讚美和認同。”

一個孩子,每天會聽到很多人說很多話。比如一個學齡孩子,每天會聽到來自於父母、老師、同學、其他親人和其他家長的話。

每一句話,不是給他營養,就是給他風雨。

  • 適當的風雨歷練,會讓一個孩子具備一定的抗挫能力;
  • 但過度的風雨,則會將一棵幼苗摧毀,從此抬不起頭,越長越歪。

當今社會,對孩子的要求日益提高,別的不提,就說我們最關心的分數。

有的班級,孩子考到95分,居然給班級拉後腿(低於平均分)。非但得不到老師的認可,還會因為個別題實在不應該錯,而被點名批評。然後回到家,家長又來了個二次批評。

孩子出去也是風雨,回家也是風雨,他還能保有多少積極和熱情?

如果這個孩子每天在外在家都經歷風雨呢?

這四句話看起來無害,卻像慢性毒藥一樣傷害孩子!你說過嗎?

有人問:那抗挫能力怎麼辦?

抗挫能力,最好的方式,是通過外界磨練出來。

比如考試、比賽、演講、嘗試新事物……接受外界的鍛鍊機會,直面挑戰,直面失敗,從而不斷強大自己的內心。

家裡,不應該是鍛鍊孩子抗挫能力的主戰場,而是孩子受傷後用於療傷的地方。

當孩子在外面累了、傷了,回到家得到父母的溫暖和鼓勵,補充足夠的精神力量之後,就有了再次出去磨練和成長的勇氣。

以上,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