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没被录上的孩子,其它学校要收7

羞羞说事


不知道这是哪个地区的小升初,我在北京,这边也听说有这种情况,但是价格比这个可是起点高30万起。对于这种情况我的观点是:

1、如果不交这个费用,是不是没有其它途径或学校要。一般来说这个属于小升初择校的范畴,都是进好的学校才会收费,在北京如果不去的话是可以参加最后的大排位。因为初中属于义务教育,教育部门是要保证孩子有学上的。

2、如果是为了进名校的话,要考虑下了。名校的环境和师资是否值这么多,要知道,学校只是家庭教育的一面镜子,更重要的是父母和家庭氛围。只要自己努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计划,一样可以在中考中脱颖而出,北京19年中考状元就是普通中学的。如果说担心父母辅导不了,那赞助学校的这些钱是不是也可以请到不错的老师单独辅导了。

3、这种钱一般都不是直接交给学校或教委的,往往会有中间人。那这个收钱的靠不靠谱呢?会不会收钱就没下文呢?


九朵说画儿童美术


按照题主所说,孩子今年小升初没有被心仪的学校录取上。有其他学校需要交一定的费用才能上,家长不知道怎么办。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2019年小升初的相关政策。教育部在2019年年初下发相关文件,对2019年义务段招生工作进行了统一要求部署。其中明确要求公办中小学实行,学校划片招生,学生就近免试入学的招生原则。

民办学校实行与公办同步招生,同步录取,不得提前招生,掐尖招生。不得组织与入学相关的考试以及变相考试等招生行为。如果 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数,鼓励学校采取电脑随机派位的方式进行招生。也就是进行电脑摇号上学。

目前全国各大、中城市在民办小升初,招生过程中有两种方式,全部进行摇号上学,另一种实行的是 电脑摇号与面谈相结合的方式。



按照题主所说的这种情况应该是孩子在选择民办小升初招生过程中,没有被报考学校录取。初中教育还是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按照《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必须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这样的保障是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没有被民办学校录取,可以在户籍对应的公办中学就读。

关于题主说交数额不菲的费用进行上学这样的事情,是各级教育、纪检监察部门严厉打击的。每年到了招生季,都有家长因为给一些所谓的中间人交了一定的择校费。临近开学,孩子没学上的新闻,屡屡被媒体曝光出来。

很多时候往往是骗子失踪了,家长的钱无法要回,孩子也没学上,最终还是由教育部门来统筹安排上学。所以我觉得花高额择校费来上学,这种事情家长还是需要慎重考虑,毕竟这是不合规定,而且具有一定风险的。



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小升初只是孩子人生十字路口的第一个选择。没有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不要紧。

三年以后的中考,我们还有机会选择,不必在这个事情上纠结。毕竟几万甚至十几万的费用,对于普通家庭来讲,可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与其这样去花钱择校,不如在初中三年努力学习,争取在中考以优异的成绩, 把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也是一个好方法。


汇智坊


以我对义务教育阶段政策的了解,这只有一种可能,家长给孩子选择的都是私立学校。而收赞助费是当前民办学校的潜规则,虽并不符合政策,但就是当前民办教育公开的秘密,你家长非要选择,怎么办?


我相信下面很多回答中都提到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免费就近入学,但这也仅仅指公办教育。因此,任何家长都不用担心孩子没初中可上,孩子要上自己片区的公办学校那是理所当然,不存在有没有被录上的的问题,更不存在收费问题。

但问题是现在许多家长想让孩子上的是民办学校,心情可以理解,现在的确有很多地方,公办教育远远落后于民办教育。

你想选择“优质”(优质打引号,意思很丰富)学校,那就只能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暂时真没太好的法子,对于这些民办学校,要么通过其“小升初”考试,要么交赞助费,甚至有学校牛到你交再多钱都进不去。


说没有办法是现实,当前没有家长能撼动这些民办学校的潜规则,但他们又实实在在违规违法。

2018年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教育属于公益事业,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办盈利性质的民办学校,而且每年国家都发通知,民办学校也不得组织“小升初”考试,鼓励将民办学校纳入划片招生的范围。

于是有的地方玩起了文字游戏,实质是面试非在说成是面谈,实质就是让你多交钱,非得说是你自愿为学校发展交的赞助费,而民办学校划片招生很难实施。

近年来,有一种办学模式很盛行,那就是公建民营,地方政府出巨资建的学校,交给一些民办教育集团办学,成为实实在在的民办学校,成为老百姓上不起的贵族学校。真想问一问,建学校的钱不是人民的钱吗?

但我坚信,随着教育的发展,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深入实施,民办教育规范管理就在眼前。


更多教育观点、教学经验、学习资源、教育技术,敬请关注“轻风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