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科创空间“高”在哪?-今日头条-手机光明网

高品质科创空间“高”在哪?

正在建设中的成都科学城人才空间 本报记者 马丁 摄

高品质科创空间“高”在哪?

高品质科创空间“高”在哪?

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轨道+北斗高品质科创空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开栏语】

蓉城四月,春意盎然。

放眼全市66个产业功能区,高品质科创空间硬件载体正在加紧施工,创新资源正在加速聚集。时光回溯到2017年7月2日,成都产业发展大会上,成都打通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产业,将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打造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链生态圈,列入城市发展的时间表之中。由此,一场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组织方式的新征程启航。

3年间,成都以产业生态圈为引领,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以“人城产”逻辑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目前,14个产业生态圈和66个产业功能区建设初步成形、效应逐渐显现。今年的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更是提出,从科创空间和产业社区建设起步,加快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成势见效、形成竞争优势。

即日起,本报推出《科创空间 给产业功能区装上“引擎” 》系列报道,我们将走进成都高品质科创空间现场,走进项目建设一线,探路成都产业功能区建设“引擎”。

功能

■在成都看来,科创空间既是产业基础能力和公共服务平台的主要承载区,也是未来产业生态功能和新市民生活空间的集中展示区。

定位

■成都提出,高品质科创空间要根据主导产业定位,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市场化运作的科创空间。

服务

■配套建设设施完备的人才公寓、商务酒店、餐饮购物、体育文娱等载体空间,打造15分钟便利服务生活圈。

出行

■鼓励与TOD建设有效衔接,优化轨道交通接入,同步打造区域公共交通枢纽。

产业功能区建设是成都转变城市和经济工作方式的一次革命,是优化空间布局和重塑经济地理的重要抓手,是克服“大城市病”丛生和区域发展同质化的治本之策,同时也是构筑区域发展比较优势和中心城市核心优势的战略支撑。

2017年以来,成都以产业生态圈为引领,持续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目前,14个产业生态圈和66个产业功能区建设初步成形、效应逐渐显现。进入新阶段,3月13日,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提出,从科创空间和产业社区建设起步,加快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成势见效、形成竞争优势。

科创空间既是产业基础能力和公共服务平台的主要承载区,也是未来产业生态功能和市民生活空间的集中展示区。成都今年将建设1000万平方米高品质科创空间,为产业功能区企业聚势赋能,为制造业转型和新经济扩张提供持久动力。

科技含量高

■以硬核科技引领,围绕创新生态培育支撑产业集群高级化

从天府大道一路向南,抵达成都科学城,环绕兴隆湖,天府新区高品质科创空间就位于成都科学城起步区,以天府海创园为一个核心,川港设计创意产业园和蓉港青年创新创业梦工场为两点协同,辐射整个科学城众多科创载体,面积达100万平方米。

据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新经济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天府新区高品质科创空间以成都科学城聚集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研究基地、国家级创新平台、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为动能,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为特色的数字经济,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平台等创新资源,以要素、服务、机制为支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为主体,构建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深度融合、高度开放的产业生态。

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轨道+北斗高品质科创空间”则主要构建“天地人”产业布局(“天”指北斗+产业,“地”指轨道交通产业,“人”指人工智能产业),为各类企业、项目的入驻提供充足的载体支撑。

成都提出,高品质科创空间要根据主导产业定位,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市场化运作的科创空间。成都明确,将对高品质科创空间签约引进的头部企业、产业生态圈关键企业的重大项目,以及轻资产、高价值创新型企业的项目,给予“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政策支持。

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以硬核科技引领,围绕创新生态培育支撑产业集群高级化。成都大手笔出台“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撑,最高1000万元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最高500万元经费补贴支持创新创业载体落地。

不一味给补贴,成都还提出“给平台”,围绕高品质科创空间创新发展,支持高校院所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和检验检测、成果孵化基地等功能性平台;“给机会”,将新经济科创企业技术(产品)联合攻关,管理研发人才需求,项目协作配套,外部融资以及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等供需信息纳入城市机会清单进行发布……其推进高品质科创空间建设的决心与信心可见一斑。

生活品质高

■着力生活服务生态化,围绕提升人才吸附力优化生活服务供给

如何体现科创空间的高品质?“天府新区持续深化公园城市理念表达,规划依托无边界的公园本底和绿色开放的公园环境,结合公园街道一体化设计,打造为工作生活互动一体的公园场景。”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副所长徐勤怀说。未来,这里将拥有绿色开放的公园环境,通过对“边界”(城市机动车道路)进行柔化处理,办公区域等人造场景与周边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实现人、建筑、自然地融合。

未来,这里还将是一个活力共享的公共空间,规划上坚持TOD开发与科创空间统筹规划,以完善的连廊系统和开放平台串联各类建筑空间,形成宜人的步行空间、活跃的沿街功能及共享的公共空间,“这样的设置既吸引创新人员集聚,也为人才提供创新环境。”

瞄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轨道+北斗高品质科创空间”则配套了成都医学院天回校区、西部战区总医院幼儿园等公服设施,未来还将按照“15分钟公服圈”要求,在周边按照8大类18小类规划公共配套设施47个,其中中学1个、小学5个、幼儿园8个、医院1个。

着眼“高品质”,成都布局科创空间,着力生活服务生态化,围绕提升人才吸附力优化生活服务供给。同步配套建设设施完备的人才公寓、商务酒店、餐饮购物、体育文娱等载体空间,打造15分钟便利服务生活圈;针对科创空间高人流密度的交通出行需求,鼓励与TOD建设有效衔接,优化轨道交通接入,同步打造区域公共交通枢纽。

专业程度高

■在专业化队伍和专业化管理上着力,加快形成产业功能区的竞争优势

对于全新概念的理解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加深认识。对于产业功能区建设的这场事关城市发展转型和经济方式转变的深刻革命而言,尤甚。成都在建设产业功能区的过程中,持续推进管理营运体制机制创新突破。2017年以来,成都以产业生态圈为引领,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先后提出“核心在产业、关键在功能、支撑在园区、机制是保障”的总体思路,以“人城产”逻辑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持“一个产业功能区就是若干新型城市社区”理念,进一步鲜明产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区发展导向。

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提出,产业功能区起步以来,各地认识逐渐统一,但动力不足,专业不足、集聚效应不足影响经济组织方式和城市发展方式变革转型。瞄准这一短板,成都坚持环境和能力建设相衔接,从科创空间和产业社区建设起步,在专业化队伍和专业化管理上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成势见效、形成竞争优势。

在成都看来,科创空间既是产业基础能力和公共服务平台的主要承载区,也是未来产业生态功能和新市民生活空间的集中展示区。

一子落,满盘定。布局科创空间,成都先后出台《成都市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行动方案》《成都市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政策细则》,明确实现路径—即锚定产业生态圈创新策源地和新经济主导产业方向,打造集研发设计、创新转化、场景营造、社区服务等为一体的生产生活服务高品质科创空间,实现区域内新经济产业聚集、创新要素活跃、高端人才荟萃、生态环境优美、人文交流浸润、服务完善便捷。

本报记者 宋妍妍 曹凘源

来源: 成都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