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功业寂寞身,云台猎猎汉家魂—汉光武帝刘秀4

千秋功业寂寞身,云台猎猎汉家魂—汉光武帝刘秀4

如果王莽治下的新朝政治清明,百姓能够安居乐业,那么内敛务实的刘秀可能会成为一个农业专家、乡村富豪或者成功的商人。如果他从政的话,也说不定还真能弄个执金吾当当。

可惜历史总是不愿太委屈了刘秀这样有大才者。

有一次,“交结天下雄俊”的刘縯一位朋友抢劫,被官府通缉,也牵涉到刘秀。 为了避风头,刘秀迫不得已跑到新野县二姐夫邓晨家里躲避。

日子一久,热爱劳动的刘秀闲不住了,他再一次发挥他在商业领域的天赋,做起了粮食贩卖的生意。历朝历代粮食都是国之根本,是战略物资,做这样的生意想不赚钱都难。做生意也确实适合刘秀,毕竟他的性格刚柔相济,和气生财嘛。

当然在这段日子里,还发生了一件让后来人津津乐道的事情。

有一次,刘秀与大哥刘縯、姐夫邓晨一块来到宛城办事,同穰(今河南邓县)人蔡少公宴饮闲谈。这个蔡少公是个谶纬专家,在这个领域很有发言权。

我们看西汉末年及整个东汉就知道,谶纬在社会政治领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非常的强悍。无论是王莽还是刘秀本人都是谶纬的拥趸,后来东汉初年谶纬大盛就是和刘秀的大力支持推广分不开的。

史载刘秀即位后“宣布图谶于天下”,谶纬之学遂成为东汉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神圣性。当时用人施政、各种重大问题的决策,都要依谶纬来决定。对儒家经典的解释,甚至也要向谶纬看齐。谶纬在汉代的流行,是与汉代思想界天人感应、阴阳灾异泛滥分不开的。谶纬与经学的结合,推动了汉代经学的神学化。

关于谶纬究竟发源于何时是难得考证了,但谶纬学的第一个大师无疑是那个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先生。董仲舒是是著名的经学家,更是正宗神学的奠基者。就是在他的倡导下,谶纬之学在后来大为兴盛。

直到现在本人对这门学问都甚觉玄妙,因为它的很多预言都是应验了的,而且准确得很。难道我们的先人真的掌握了预知未来的学问?

蔡少公向大家介绍了眼下最流行的一条谶语:刘秀当为天子。在场的人大都认为是长安城里那个“刘秀”—就是西汉末年那个最为著名的经学家刘歆,他本人也是一个谶纬学高人。而且他那个“刘歆”已经非常有名气,又是前朝刘汉的皇族,突然之间把名字改成了“刘秀”,这其中难道没有什么玄机吗?

只有我们的南阳知识青年刘秀不以为然:“何用知非仆也?”。结果“坐者皆大笑,晨心独喜”。大家笑是因为不了解刘秀,觉得这傻小子呆头呆脑的,而邓晨作为刘秀的姐夫,自然很清楚这个小舅子的实力和志向。当然这句话并不能说明这个时候刘秀就有了做皇帝的远大抱负,只能说明他在特定环境下表现的一种自信罢了。

看来刘秀这人也比较猛,出来避风头,别人战战兢兢的。他倒好,一边做生意,一边大摇大摆的到处乱逛,好像不把官府放在眼里。

事实上,这个时候王莽统治下的新朝虽然新鲜花样颇多,但没一样是利国利民的。整个大新朝的江山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所以大家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谈论谁来当皇帝这种可视同谋逆的话题。可见在时人眼里,王莽下岗是迟早的事情了。

总的来说,直到二十八岁跟随兄长起兵,刘秀的人生都是比较平淡的,没有多少我们期待的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

如果王莽稍有治国之才,不说把江山打理得面貌焕然一新,只要能够做到老百姓有条活路,那么无论是慷慨豪爽的刘縯,还是内敛务实的刘秀都拿他没办法,就更不消说那些成不了气候的散兵游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