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少儿福上福20怎么样,给孩子买性价比高吗?

孙淼杰


您好,我是孙老诗聊保险。作为平安人寿保险代理人,非常荣幸能够回答你的问题。在从业的这些年当中,有不少客户,也有不少同行业的朋友说平安保险性价比不高,各种平安保险的负面评价都有。五年前把我这个初入司的新平安人,摁到在地各种摩擦。让我这个平安新人真的苦不堪言啊,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总是会有其他同业人,说道平安保险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在我从业几年后,我会发现,没有任何产品是可以得到100%完美的。

或许平安保险真的是贵,那我理解的是,我卖的是保时捷、宝马、奔驰,跟五菱宏光相比确实非常的贵。

还是早前跟大家分享过的,没有什么不划算的保险,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保险。

首先,我们谈下购买保险的一种原则——保费为年收入十分之一。至于为什么说保费得是年收入的十分之一,这里不再赘述。我们在线下交流都会跟大家谈到这个原则。那么可能会有一些朋友就要说了,年收入的十分之一啊,好贵啊,性价比不高啊,又被中国平安忽悠了。如果说这种所谓性价比不高保险,不合理、不合适,那么国家又为何允许这种类型的保险上市呢?这个点就是要仔细的想想看了。存在即合理,先了解清楚合同条款后再说这个险种贵还是不贵。

正如这次新冠肺炎一样,我看到了中国平安、太平洋人寿、中国人寿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声,将新冠肺炎列入已售保险的扩展责任当中,就是希望让客户知道自己购买的保险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大保险公司随时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为客户解决后顾之忧,在这里我没有抨击小保险公司的意思,只是想告诉大家一点的是,平安是可以让大家放心的一家保险公司。对在网上攻击平安保险的同业人员,我想说的是,我们要自律,保险是否适合客户,没必要攻击同行业。从事平安保险这么久,我从未讲过,太平洋保险哪里哪里不好,中国人寿哪里哪里不好。保险产品从来就是这样,各个公司的产品在设计时一定是有着重的侧重点,既然是有侧重点,那一定是有部分责任不会去顾及。所以看产品不能无限放大它的缺点,为什么看不到它的优点呢?奉劝那些经纪啊,研究透产品再说。

其次,保险做为对一种未来风险的转嫁财务工具,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强制储蓄。那么,大家可以观察一下网上“月缴”、“便宜”的保险、保险经纪推荐的保险绝大多数都是以消费型保险的形式存在的。

什么是消费型的保险呢?车险就是最典型的消费型保险。接下来,我们举个例子来看:

我今年50岁了,我感觉我最多也就能再开15年的车。我也交了15年的车险。15年后,我也65岁了。哥们儿以后也不想开车了,车我也卖掉了,我肯定不用再购买车险了,请问我能否跟保险公司说一下,你看我交了15年的车险了,一直也没出过什么大事,也没让你们理赔过,能不能把这15年的保费都给我呢?保险公司一定会非常客气的说“想得美”。

消费型保险并不具备储蓄功能,而长期保险就会有这么一个功能。未来,可以选择退保领取保险的现金价值,做为自己的一个养老补充。全当自己拿这么多年的利息,买了这么多年平平安安。另外,消费型的保险并不能够代表一个人财力与资产。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有一定的侥幸心理的。假设你买了一种消费型的重疾险,那么在交了两三年保费之后,发现,噫,我这身体杠杠的啊。交了两三年,也没啥事发生,也没理赔过,这样看来,保费交的也太冤了啊。

今年这收入都下滑了,能省就省了吧。今年先不买了吧,回来有钱再说。我感觉大多数人,一旦有了这种心理,他永远不会想起来,自己有必要再购买一份保险。等到感觉自己需要买保险了,要么是年龄到了不能买保险的时候,要么是身体出现了某种情况想要购买却被保险公司拒保了。同时,还会存在另外的一种可能性,就是你所购买的这个保险消费型,属于一年一保,可能你到期之后,这款产品已经停售。如果身体健健康康的话,还好,可以换一个继续购买。那么如果发生够理赔,那在再去购买其他保险产品的时候,要么是拒保,要么是责任免除,为什么不选择一款,永远都可以保自己的保险呢。

最后,都知道保险是一种强制储蓄的工具了,那具体应该买多少保额,交多少保费呢?每个人的经济情况都不相同,无法给予出一个准确的标准的答案。只能说,您提出您的需求,根据您的需求来量身定制一套合理的、适合自己的保险方案。

以上,是我对平安少儿福上福20是否合适、性价比如何的观点,希望我的回答可以让你满意。


孙老诗寄语:关注我,每天分享大家关心的保险知识,感谢您关注一言不合就要吟诗的孙老诗聊保险。

者行孙聊保险


如果问产品本身怎么样?我的回答:还好,大牌子,有面子。

如果问我性价比怎么样?我的回答:不怎么样。


有人说平安是保险界的保时捷、宝马、奔驰,贵有贵的道理,其他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就是五菱宏光,除了便宜一无是处。我真的就想呵呵!纯属保险公司业务员偷换概念。


保险产品是金融产品,和制造业的产品不一样。制造业的产品,可能牌子更大,意味着质量更好。但保险这类金融产品不是制造品,金融产品的质量跟公司品牌大小没关系。跟什么有关系?跟客户与公司所签的保险合同条款有关系。


保险公司,赔与不赔,和保险公司品牌大小没关系,和保险公司的保单条款有关系。所以,平安少儿福上福20到底好不好,不妨来研究研究,它的保单条款中的保障责任怎么样:

请看下图,二师兄将平安少儿福上福20和其他随便两家公司的产品进行比较。


首先:平安福上福VS信泰的完美人生

两家公司的保障责任都差不多,都是带身故责任的终身储蓄型重疾,对比可以看出:

1、安有的,信泰基本都有,比如少儿特疾。

2、信泰有的,平安却未必有。比如中疾责任,信泰有平安没有;癌症二次赔付,信泰有平安没有。

3、单纯赔付次数和赔付比例,信泰重疾可以分6组赔6次,其中癌症单独分组,最大可能保障二次赔付的概率,平安重疾只赔1次。平安轻疾赔付比例只有20%,信泰赔付比例是45%,2倍多。信泰有中疾责任,赔60%,平安没有。

4、更重要的是,同等保额,同等缴费年期,平安保费7400元/年,信泰是4195元/年,平安比信泰贵43%。


总结:信泰的产品比平安赔的次数多,赔的比例高,保费还便宜,你说平安的产品能有多少性价比,抱歉,说错了,平安根本就跟性价比挂不上勾。


其次:平安福上福VS复星联合妈咪宝贝

两家公司的产品唯一的区别是,复星联合妈咪宝贝无论18岁前还是18岁以后,身故只退已交保费,而平安福18岁以后赔50万。其实对于小孩而言,既然18岁前身故都是只退保费,所以,论性价比,还不如选不带身故责任的重疾呢。

1、重疾方面,平安赔1次,复星联合妈咪宝贝赔2次,而且不分组。这方面复星联合完胜。

2、中疾方面,平安没有这方面保障,复星联合25种中疾,不分组赔2次,又是复星联合完胜

3、轻疾方面,平安不分组赔3次,每次20%,复星不分组赔2次,每次赔30%。两家总赔付保额一样,真要细究,还是复星占优。

4、特定疾病方面,平安15种,复星18种特定疾病+5种罕见病,赔付比例为100%+

200% ,算下来还是复星占优。

5、最后的保费,平安7400元,复星联合3200元,保费足足贵了4200元,是的,你没看错,贵了一倍还要多,消费者留着这些保费,扩大一倍保额不好吗。


至于平安的保费为什那没贵,贵到和性价比根本不沾边,我想下面这张图,平安董事长马明哲的话足以说明一切。



最后插一句,要面子,要牌子,找平安。要性价比,找专业的保险经纪人。


二师兄说保险


如果你有一个我这样的经纪人,有更多对称性信息的获取和产品比对,就会深刻理解配图的意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