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怎麼避免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

果媽談教育


你好,這裡是老雲心理坊,我是老雲,一個愛好哲學的心理諮詢師。

下面我結合自己的育兒經歷和日常思考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我有兩個孩子,老大是女兒,今年8歲,老二是男孩,今年2.5歲。身為諮詢師,我很早就開始注意對孩子這方面的教育與觀察,尤其是在有了老二之後。

何為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是指一味地討好他人而忽視自身感受的人格,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表現特徵

1.敏感。特別在意別人的眼光和評價,很容易因為別人的評價產生情緒波動。

2.不懂拒絕。日常生活中不會拒絕別人的請求,明明自己不願意幫忙卻無法說出“不”。

3.易妥協。一旦有爭執,無論對錯,都是最先妥協的那個,始終是一個好說話、溫柔、不言語的印象。

4.不敢表達情緒。這一點其實是最要命的,平時不會表達也不敢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總是曲意迎合別人,隱忍自己的真實感受。

5.渴求安全感。特別希望能夠有所依靠,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

形成原因

討好型人格形成原因是多樣的,大體可分為:

1.長期受性別歧視。以女孩居多,受重男輕女的毒害,得不到應有的關懷,特別是家中有孩子多的,作為姐姐,稍不注意就會成為歧視對象。

2.留守兒童。長期得不到應有的關愛,物質與精神上都不易得到滿足,面對生活的壓力,只能忍氣吞聲。

3.長期受虐待。由於受不了生理與心理的痛苦打擊,只能強裝懂事,免遭毒打。

5.家庭環境。受父母離異、家中二胎的影響,很多孩子失去原有的關心與愛護,只能通過察言觀色、強裝乖巧、故作懂事去討得長輩的歡心。

主要危害

1.沒有自我。凡事都是別人為中心,為別人而活,永遠活在別人的世界裡,彷彿自己就是別人附屬品,很少有過自己的喜怒哀樂。

2.婚戀易受挫。對女孩而言,容易遇渣男,這種例子舉不勝數,明明女孩付出很多,可男方仍是不珍惜,頻繁出軌。

3.報復心理重。因為從未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自己總是忍氣吞聲,一旦自己長大了,很容易產生報復他人、報復社會的心理,特別具有攻擊性,戾氣很重。

4.不會正確表達情感。長期隱忍,導致不知道什麼是高興與不高興、快樂與不快樂、愛與被愛,總是情感表達錯亂。

5.易積鬱成疾。由於無法正常表達自己的情感,很多不開心、不高興只能忍著,長期壓抑很容易形成疾病。輕者有腸胃疼痛、頭疼難忍,重者甚至引發癌症。

如何預防

1.和諧家庭氛圍。不要總是一味指責孩子,要賞罰並重,堅持原則,儘量少在孩子面前爭吵,營造一個和諧安靜的家庭環境。

2.賦予責任。這對家有二寶的家庭很重要,很多家長內心是想平衡好對兩個孩子的愛,但做起來總是容易失衡。建議賦予老大一定權利,家中很多事情讓老大參與,包括對老二的照顧,食物的分配等等事情,逐步培養老大的責任感。

3.關注老大。這是我的一點心得,因為本身喜歡女孩,即便有了老二,對老大的關心不減反增,這樣老大無形中也因為有了弟弟而高興,從沒有覺得弟弟搶了她的愛,反倒是覺得弟弟給她帶來了好運(這是我閨女的原話)。

4.引導孩子正確表達情緒情感。鼓勵孩子說出心中的感受,不管是高興也好,悲傷也罷,通通說出來,讓她感受到父母是真的在用心關注她的,這樣做非常有利於青春期的子女教育。

5.鼓勵孩子敢於說不。這是恐怕是很多家長不敢嘗試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大人們覺得可以做,但孩子們不想做的,與其讓他們邊埋怨邊完成,倒不如讓他們正確表達出“不”來,父母再跟孩子共同商量辦法。

寫在最後

教育子女是一個長期而又系統的事情,我們沒有試錯成本,所以每一步、每一個階段都很重要,比如討好型人格,它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解決它也必然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我們真正重視起來,從一點一滴學起來、關注起來,才會在教育子女的道路上披荊斬棘、一路向前!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體會,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老雲心理坊


只要父母不當著孩子的面說討好的話,做討好的事,以身作責就行了。

教育:發現此類型的孩子,老師能及時指正和教導會影響他的一生。


愛拚才會贏82


你好,我是徐澤旭。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你說希望避免把孩子養成討好型的人格。看到這個問題,我就能感受到你是一位愛孩子,同時願意為孩子終身的成長去考慮的爸爸媽媽。

那我從以下幾點來跟你分析如何做才能避免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

第一

所討好型人格其中一個特點是,我不重要你才是重要的

這就是說,對於一個討好型的人來說,ta對於自己的評價來自於外界。

所以如果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裡,不斷地告訴孩子,你是怎樣的,你這樣做好,這樣做不好。你這樣有禮貌,這樣不道德。

當我們不斷用這樣的評價,去督促孩子找到自己的定位,這個過程很有可能就會造成ta會看重一些人對他的評價。

那如何避免這一點呢?

我們需要允許孩子去自由的感受事情

比如他和小朋友打架。我們比起去告訴他,這樣你不道德啊,打孩子打人是不對的,這樣不禮貌之類的。

我們也許需要去問問孩子你的感受是怎樣的?

你會怎樣看待這件事情?

當你去打對方的時候,你是出於怎樣的考慮,你有想過嗎?

如果,如果現在讓你想一想,嗯,打人會有什麼樣的影響,你會怎麼想?

……

這樣一些啟發孩子的問題,就可以避免我們去對孩子說教,同時避免僅僅按我們的標準去衡量孩子

第二

討好型人格是不太擅長關注自己情緒的。

那也許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需要陪伴孩子去。幫助他能夠更好的發現情緒,感受情緒,關注情緒,處理情緒

其中很好的一種方式是父母可以自我暴露。當然這麼做的其中一個前提就是你對於自己的情緒是有把握,有覺知,能管理。

在這種情況下,告訴孩子,今天爸爸媽媽因為什麼樣的事情?跟誰生氣了?然後也許他就會好奇問究竟為什麼呀,怎麼回事啊?讓他來發問,就是讓我們跟孩子之間有更多關於情緒的話題。只要最後處理的結果比較正向,我們都可以分享。

甚至我們可以做一些有關於情緒的遊戲。當孩子能夠學會與他人去溝通交流情緒,能夠讓自己的情緒比較如實的展現給他人。那很多時候意味著他。他會尊重自己的感受,那麼也就不容易去討好別人。

第三

討好型人格會很看重別人的需求,為別人做事情

那對於我們養育孩子來說,很可能會需要去教會孩子如何去看見自己的需求,為自己的需求做事情,承擔起自己需求的那份責任

比如說,對於我的女兒來說,有一次她跟我哭鬧,說想吃零食,然後我問你想吃什麼零食,家裡奶片,果泥,餅乾,幾種零食。

她說我不知道,於是我就沒有給他拿。

當時可能她也特別想撒嬌,於是呢,就哭了很久吶。我就決定我不去迎合他。

最後她說我想吃奶片,然後,我就說好,我給你拿奶片。

那這個過程我並不是為了懲罰孩子,我一直很溫和地微笑在旁邊。

那這個過程我希望教會孩子的就是你想要什麼你自己來做決定

第四

要教會孩子學會拒絕。

我跟自己的女兒相處的過程裡面,我會允許他卻拒絕我很多的建議

比如說出門的時候他想拿一把雨傘,但那是個晴天。通常我們會去會去的地方也不會太曬,但她執意要拿一把雨傘。

然後我就會說,爸爸的建議是最好不要,因為今天不會下雨。

那她說不要我要帶雨傘,那我就說好吧。

一路上,我也並沒有去,讓她一定要把那個雨傘一直是自己拿著。我有的時候也會幫她拿,不過這個過程就讓他明白,她可以決定一些事情,可以拒絕我。

第五

是培養人際的界限感

就是說嗯,別人就是別人的,自己的是自己的,對於別人的事情要尊重。

那有一次我的女兒她很想去玩別人別的小朋友正在玩的那個健身器材。一開始她是想擠著坐過去,那上面有一個小凳子可以坐。

然後,我就跟他說不行啊,需要讓這個小朋友先玩,爸爸可以陪著你一起等。

中間有幾次說這個小朋友怎麼還沒有玩完。我說那確實有的小朋友玩的時間長,有的小朋友玩的時間短,我們再等一會兒吧。

那個小朋友看到我們在等她,就故意玩個很久,但是我的寶寶就跟我一起在那裡等著。

我挺為我的女兒感到自豪的,因為她知道如何尊重別人,或者起碼這是行為上的尊重

那大概就是以上這些,嗯,我是徐澤旭,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