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惊雷》不能算是歌?

wangfuan


为什么不能称之为一首歌,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这首“歌”中的词句相互之间并没有联系,也没有传达出任何情感,只是纯属的将乱七八糟的句子凑在一起形成了一段顺口溜,因此,《惊雷》并不能称之为一首歌,如果《惊雷》能称之为一首歌,那么歌曲的定义以及标准也太低了。要是这样的话,把我写的内容通过人声练出来也是一首歌啦,😃😃😃。

另外,杨坤老师也说得很清楚,他并不针对演唱者,而是针对《惊雷》这首“歌”,为什么能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是因为杨坤老师是一位公众人物所带来的效果,如果是一个普通网友批评这首“歌”,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轰动,所以,大家没必要去骂杨坤老师,杨坤老师只是说了实话,而这实话是大部分网友对这首“歌”的看法,只是通过杨坤老师让这个看法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而已!


春意浓


借用杨坤的话-《惊雷》什么东西,也能叫歌吗?作者还以“音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回应,也不知道谁给他的自信,如果连音乐的门槛都没进去,又哪来的资格以音乐的名义去回应一个专业的音乐人?

我虽然不是音乐人,但我起码还懂得百度百科,喊麦的《惊雷》连说唱都算不上,它说唱的最大不同就是没有曲调,以语言的原来音调描述内容,加上流行音乐做背景编曲,动感节奏,更像是中国传统快板或者二人转说口的现代形式。

再说说歌词内容,牛头不对马嘴,“杀仙弑佛修成魔,剑出鞘血滂沱”充满血腥和江湖气,如果因为这种低俗歌曲在世人面前走红,小朋友们哇哇学语,那将给新一代儿童带来多坏的影响和不可挽回的伤害,扭曲他们的世界观,颠覆他们的人生观,改变他们的价值观……

2018年1月,广电总局就发布了最严的禁令,明确规定节目中纹身艺人、嘻哈艺人、亚文化(非主流文化)、喊麦、丧文化(颓废文化)不得请用。这是一种对青少年的保护,一种对主流文化的保护,一种对音乐艺术的保护。然而总有那么些“苍蝇”,无处不在,除不尽,更来劲。






开心ONLINE


确实不算,如果喊麦是音乐,那快板相声朗诵都是音乐

首先,音乐的确不分高低贵贱,但始终有一个门槛。

我并不认为喊麦算是一种音乐形式,它并没有踏入音乐这个门槛或者圈子,并且无论对于听众还是创作者,没有人希望这个门槛被踏平。这个门槛一旦被踏平到念念打油诗就能受欢迎的地步,我觉得是很悲哀的。

快乐≠好音乐

惊雷作者六道说:给人快乐的音乐就是好音乐。这句话我寻思咋有点不对劲。就像前几日大红的“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大家听了也会觉得快乐,但是谁会把它和好音乐联系在一起。你把“给人快乐”作为做音乐的标准,那干嘛不把一个搞笑段子唱出来?

而且喊麦几乎没有创作门槛,对比说唱,它没有曲调,它听起来有点烫嘴,只是押韵,但不在曲调上,配合的音乐就是重低音劈头盖脸,似乎企图在用“咚次打次”掩盖它词不合节拍的事实。

在说它的词,感觉就是找了一堆抑扬顿挫的词拼在一起的。根本前后没有联系,你说他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根本理解不了,完全是为了调子服务,一整句话都连不起来。你根本不知道这是堆啥东西。就是能用一个节奏不停的说下去。

而且一个最本质的问题,音乐是有门槛的,这不是说好的音乐就是要复杂华丽的,很多音乐的形式同样简单,而至于喊麦,有人说里面饱含乐观与无畏的态度,我是没品出来这层味道。

《惊雷》毕竟是这几年在网络上流行的新型喊麦,有好多年轻人喜欢,如果说没人喜欢的话,它也不可能这么火……

而六道说他的歌比杨坤的火,确实不得不承认是这样,但是这种歌,大家就图一乐,过了一段时间你看多少人还会听,而杨坤的歌不说听的人有多少,但人家成名二十年的摇滚歌星,和初学两个月的民谣练习生,境界之差不是一点半点。至少这么多年过去,相信还是有很多人把他的歌放在歌单里。

有意思有热度不代表它就是音乐,不然我是不是可以说全网最火畅销书也是音乐?

而我也真的想不到,比较于杨坤老师这样的专业音乐人,他从哪找来的优越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