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寶寶,不滿足他要求就跪地上哭鬧,寶媽們有妙招嗎?

橙子媽媽的生活


你好,我是桃小真育兒。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寶寶2歲,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自我意識和情感認知等方面逐漸突出。寶寶開始表現很叛逆,有時跟家長唱反調。還有就是動不動哭鬧耍脾氣,上一秒開心,下一秒扔掉東西躺地打滾……其實瞭解孩子“叛逆”背後原因。孩子還是很配合家長的。

不滿足要求就哭鬧原因:

1.語言表達有限。就2歲寶寶來說,語言表能力有限,想要某件玩具或者其他事物,有種“茶壺裡煮餃子,倒不出來”的感覺。再加上家長的誤解,寶寶情緒瞬間崩潰,哭的稀里嘩啦,且伴有大喊大叫。

2.求關注,找歸屬感。比如孩子要求你抱抱她(他),其實孩子可能並不是要你非得抱抱。那怕你摸摸孩子的頭,跟孩子說幾句話,來表明你是有關注孩子在做的事情就好。孩子更在乎自己在做一件自認為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希望最親近的人能看到和留意到她(他)的表現等等。

3.理所應當。把每次得不到滿意或滿足的要求和回覆,就用哭或者其他行為方式來表達。來發洩情緒:“寶寶心裡苦,說不出。不給我要的東西就哭給你們看等等”。一個人不理她(他)。總有一個人是會理她(他)。隨後每次以這種心理來跟家長“抗衡”。

那面對寶寶,只要不滿足就跪地哭鬧等情況家長怎麼做?

①.轉移注意力。用孩子平時最喜歡的玩偶給寶寶,或者你可以抱著孩子換一個環境。比如去看看外面來往車輛等。待孩子情緒穩定後,告訴孩子:“如果你特別想要某件東西,指給媽媽看,或者叫媽媽幫忙一起去拿。這樣媽媽明白後可以幫到你,對嗎?你也不用哭的,傷心又累還得不到想要的東西……”

②.教孩子遇到挫折的處理方法。這個需要長期積累

。通過日常生活場景給孩子講解,也可以通過繪本和其他視頻類。

③.肯定和讚許。對孩子做了某件事情後,給予肯定和讚許。不是一句你真棒,真勇敢。這樣有些不明確,你表揚前,要把孩子做了的那件事情一起說上再加讚許的語言。

④.給予孩子身心靈陪伴。寶寶希望陪伴她(他)的那個人能全心全意的陪著,一起說,一起玩。有不開心的時候能被媽媽或看護人發現,並給予安慰。

結語:瑞秋·瑪茜·斯坦福說過這樣一段話:

“在我們日程滿滿、忙忙碌碌、被媒體包圍的生活中,願意花時間真正瞭解一個人是愛的終極表現。”

每天固定一個時間,那怕20分鐘。這期間做到不被手機等其它事情打擾。就是跟孩子真正相處和玩耍時間。相信寶寶感受到你足夠的愛,會越來越可愛。而不再是那個動不動就跪地上哭鬧的娃。

關注 每天分享母嬰育兒趣事或小知識,一起輕鬆高效帶娃~


桃小真育兒


兩歲寶寶“耍賴”時,內心是怎麼想的呢?

比如【想要糖果遭到拒絕】

孩子用呆萌而乞求的眼神看著你和糖果🍬

“糖果簡直太好吃了,我就喜歡這種甜味” “讓我拿著也好,我不吃”

“包裝袋很好看,我好喜歡”

“我不明白這麼好吃的東西為什麼不給我” “你們知道嗎,喜歡的東西拿不到,我真的很難過,憋不住了,哇……”

【想要在外面再玩一會兒卻被你抱回家】

孩子看著你,並小手指著剛才的方向👀

“剛才的小花園很好玩,還有狗狗🐶”

“我看到了白色小球想帶回來”

“那個小朋友手裡的東西我還沒有看清楚” “他說要給我的,我想看看”

“為什麼不能讓我玩一下,我好難過” “為什麼你不能理解我?我要哭啦,哇……”

想想,這麼多內心想要表達而又無法順利講出來的話,憋著多難受啊!可還沒有來得及說清楚,就被父母拒絕,他能做的除了哭還有什麼?

想想,如果孩子能用語言順利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跟你商量了,你會不會也跟他細細說明呢?

兩歲的孩子好不容易熬到行走自如,又是大腦自我意識高速發展的階段,心理自然會萌生很多念頭。恰巧呢,不會表達。所以當自己的想法遭到拒絕後,除了哭好像就沒有別的能做了。那麼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首先,搞清楚孩子的想法。

其次,肯定孩子的心情。

最後,加以正向引導。

比如【糖果】你可以這樣說

糖果太好吃了,寶寶還想要吃對不對?

媽/爸,不給你吃,你很難過對不對?

那麼好吃的東西,媽媽也很想吃,可是糖果吃得太多,牙齒小精靈就會受傷,小精靈受傷了你就再也不能吃東西了。

這麼好吃的東西不吃可不行,這樣吧我們每天吃一顆,我放在櫃子上,明天上午給你拿怎麼樣?

當孩子的想法得到理解和尊重,就不會那麼“無理取鬧了”,其實大人也一樣。

不過也許孩子不會馬上同意,但是你一定耐心,不打不罵,溫柔地堅持。你的堅持一定會給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心裡視角VS育兒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2歲寶寶出去玩不願意回家,趴地耍賴打滾,其實是到了孩子的反抗期。

2歲的孩子慢慢的懂得了自我,懂得可以控制自己的身體,對於一切他都處於好奇探索的時刻,出去玩不願意回家,其實也是反抗期的表現。

什麼是反抗期?

這裡我們談論的不是十一二歲的青春期反抗。

而是2歲的寶寶在真正體會到自己可以做什麼?面對不的反應。

孩子會對一切要求都說“不”,經常任性、哭鬧、 難以調教。英語中有一個詞來形容這個階段,叫做the terrible twos,“可怕的兩歲”。

反抗期的孩子表現

媽媽在洗衣服,順手就把肥皂扔進了水盆裡,當母親把肥皂收起來的時候,孩子就開始自己的哭鬧、抵抗。

媽媽的角度:孩子拿肥皂會弄髒了地面、會摔倒。

孩子的角度:肥皂扔進盆裡會出現很多漂亮的泡沫,多神奇啊。

其實可以看到這個例子,從孩子的角度這是他自己的新發現,正在為自己發現高興不已時,卻被生氣的媽媽剝奪了。

就像問題中孩子在戶外玩的不想回家一樣,孩子在和父母撒嬌,因為沒有給孩子一個適合的、可獨立的場所,只抓住最後孩子哭鬧耍賴的結果是錯誤的。

遇見寶寶第一個反抗期,家長應該怎樣做?

  • 戶外的互動時間給孩子設定好

其實孩子明白自己走路的能力以後,慢慢家裡的小世界已經不能容下他的小“野心”,這時候父母可以帶孩子來一些公園、草地、花花草草的地方。

引導他做一些適當的戶外活動,如果不想回家。

也要蹲下來慢慢詢問孩子是否有自己的一些想法,當我們接收到孩子的信息以後。

也要把我們的想法傳達給他,可能一次兩次不會見效,但是時間久了,給孩子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這樣孩子的需求滿足了,我們父母的目標也達到了。

不要當眾吼孩子

太多孩子在商場、玩具店、遊樂園哭鬧不想回家的事件上演了,這其中也不乏父母當眾教育孩子的事情發生。

這個時候你賣力的吼他,多半他也聽不進去。

就像上面提到的,孩子和父母的角度永遠都是不一樣的。

更何況2歲的寶寶還沒有到跟媽媽鬥智鬥勇的時候,她也沒有自己的“私心”,在我們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想想我們是否給孩子好的引導,而不是每次出來都要無休止的哭喊、打鬧。

2歲的寶寶迎來了他第一個反抗期,其實有的孩子可能一歲半就開始了。

希望我們的父母做決定之前先要尊重孩子的本能,理解他、接受他!


我是lucky媽媽,是一名高級工程師,也是2歲寶寶的媽媽,我將會持續和大家分享育兒母嬰知識,讓我們和寶寶們一起學習成長,如果您喜歡我的內容,記得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