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喜歡你是一種善念還是不善的行為?

純天翔


個人觀點:讓人喜歡你有兩種方式:要麼強迫,要麼不強迫。不管哪種都給別人提了一個要求,施加了一個意念,有祁使的意味。如果這樣想:我不希望他喜歡我,可是通過我的言行,種種操作,有人自願喜歡,這絕對沒有惡意,自然可以認為是善念。

給別人施加意識,讓其喜歡自己,是惡念。給人施加意識,讓其進步,對自身有益,是善念。


天涯明月186


根據你提的問題,我審視了一下,你題中是把“讓人喜歡”形成一個念頭發岀去了,此舉成為有念而為,你的行為有了達欲之心。故而雖然不算最惡,但也被列為不善之列了。有些人可能不贊同,你看我陳述一下現在的宇宙自然的現實存在狀態。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乃至未來,整個宇宙自然萬物,始終是由唯一的那個至高無上的常恆天人,以天地為材料化現運作著。我這樣說有些人可能不信,但我有修行感悟為證。

根據我對自然的徹悟,整個宇宙自然萬物是唯一一個常恆永生大生命自己存在,是一個完美的覺淨明生命體。所有的自然萬物是這個完美覺悟大身化現的,整個宇宙自然就是這個完美生命之所在,自在虛中,無為而無不為。因為一明萬物明,一智萬物智,一善萬物善。所以,自然界中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覺悟,都清淨,都明白,無惡可有,一切正確,一切合理,一切善良。若人以此想,以此觀,以此行,可謂真善良,否則都是在做惡。無心做惡不算惡,有心行善不算善。

老子在《道德經》第二章中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在這一章裡,老子他老人家明確的告訴我們:天下大多數人,自己認為是美好的,就去追求標榜,這是在做惡啊!自己認為是善良的,自己就去推崇,就去做,這是不善良啊!有形有相的自然現象和無形無相的大道現在在自然中渾然一體,統一生存著。困難的和容易的相互存在,長的和短的相互顯現,高的和低的相互依存,音和聲相互和諧,前和後相互隨和,永遠是這樣。所以聖人在處理事情時,從不主動找事做,執行的是不用語言教化別人的教法,讓宇宙自然萬物自自然然的生存,而不去排斥任何事情。接觸而不佔有,努力做而不停留執著,功成名就而不自傲。唉!不佔有就是因為任何事物沒有離開過我們。

莊子也說:仁者之愛,無能無慾,不立不達。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亦無施於人,善於施適於時事。

這段話意思是,一個仁者,做事不起能欲之心,不設立目標,自己不接受的也不主動讓別人接受,自己願意接受的也不主動讓別人接受,做到善於和眼前的事情相應和。

釋迦牟尼佛在《淨明經》中說: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

這兩句話告訴我們,直面眼前不起心動念,因為眼前就是道場,眼前就是淨土。

六祖惠能在《壇經》定慧品第四中說: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相為體。

在這一段裡,佛祖也明確告訴我們,做事先立無念為宗,在一切念之中而無它念,生一念。無相為體,在萬相之中遠離諸相,生一相。無住為本,在世間一切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一併將其歸至自性本體之中,不思酬勞和傷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連續不斷,名為系傅。在一切事中,念念不起,即無束縛,這是真不著相。

根據我上面所述和老子在《道德經》中所給善念的標準定義,以及莊子、釋迦牟尼佛和六祖對無念處事之益的論述,衡量一下你問的讓別人喜歡的念頭,是善念還是不善念,那我也和這四位先哲是一個意見:無念為善,發念即不善。

大王原作:

宇宙就一天尊官,

一身化現大自然。

一草一木盡顯道,

所見所遇一道源。

招人喜歡不為惡,

做事不能先起念。

眼前就是莊嚴土,

欲要善行超感官。

不起壞念起好念,

難過上天真善關。

見相非相生心相,

萬相都在本體間。

要用一念去做事,

行住坐臥都是善。


大王2639


當然是善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