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自己的书房吗?你的书房、书和读书生活是怎样的?

泰和文化


我的书房是一间房。书是成套的。我喜欢一套一套买。也有单行本,如墨菲定理。成套的有清华课程,北大课程,四大各著,中国古典文学,国学,诗词大汇,外国诗歌,外国小说,西欧小说,、美国文学,狄更斯,托尔斯泰,契诃夫,海湼,拜伦,普希金,等等藏书。从小爱书,专业是物理学,物理书太专业,不说了。爱好文学音乐和写作,但都是业余爱好。退了休,每天都读书,每天都写作。写作直接改了错别字就发,或发了才改错别字,还是改不尽,请读者谅解。∫冫


钟灵毓秀饶


每个人的家中都有一笔财富,也许是一笔丰厚的存款,也许是价值不菲的房产,也许是极具升值潜力的黄金翡翠、珍珠玛瑙、古董藏品。我也有我自己的财富——我的书房,在我心中它千金难买。

我们父子都爱看书,自小家中就有书架。几十年下来,前前后后、零零散散、东买西凑,陆陆续续也积攒了上千本书。此前,家中由于地方狭小,一直用书桌、书架代替书房。2012年搬到新家后,家里空间条件允许,于是乎专门腾出一间屋子作为书房也就顺理成章。

在书房中,去粗取精,只留下了五六百本装潢较为精美、年代较为现代、阅读频次较高的图书有资格进柜入住,其余的都静静的装在麻袋里散布在床底、仓房。我的书房,可以说最大限度的被我利用了全部价值,层层摆满,还把一切空隙塞填。书架上不只是书,还放置了不少我购置的一些小玩意儿,摆上一个笔筒,落上一个石头雕饰,放上几个精致的相框,尤为珍贵的是一个参加2000年黎巴嫩“亚洲杯”足球赛时全体中国国家队队员签名的足球,作为一名足球狂热者,当时托了关系在广州找这些“国脚”在球上大笔一挥。满满一大柜书,再有了这些小摆设装饰,还真有一些“附庸风雅”的感觉。

置身于书房,陶醉于读书,犹如去打钱史记旅游,了解整个人世间。我看书比较“小众化”,特别酷爱历史,尤其是世界史、国别史、民族史和中外历史地理、地图,所以历史名著、史学专著、历史小说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读史,对于我来说不吝于“精神鸦片”,早已成了每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只要抽空翻上几页,就觉得这一天充实了些。

过去只接触和阅读纸质书,电子数码时代到来后,也不能免俗,接触了很多新的阅读工具。最初是用ipad开始了电纸书阅读,后期了解到kindle的存在,又先后购置了KP3和Oais2两款入手。纸质书和电子书各有所长,纸质书享受纸墨飘香,并且很容易读进去,回看或随意浏览也很方便。电子书胜在方便,可以随时随地,并且网上资源很多,许多一次性阅读的内容我大多用电子书来完成,而不再买纸质书。现在kindle也成了我检验书籍质量的一道门槛,感觉书籍内容质量优良,有收藏必要的我会在阅读完电子版之后再选择购入纸质书。经过几年积累,目前攒下的电子书资源数不胜数,也许一辈子都读不完。


我的书房,亦是我的心灵乐园和好伙伴。有它相伴,我甘心情愿地与书籍为伍,将读书视作生命的一部分,将书当作最亲密的朋友,在不断认识、发现、感动、审美中完善我自己。我的书房,是我攀登生命的阶梯,俯瞰大千世界,一览芸芸众生,方才发现,生活的沃野中还有这一方人间乐土让我流连忘返。

书与阅读,品味和风尚,不是浮躁和逐利的当下所能“大众化”的方式,却愈来愈成为方向和潮流。谦谦君子、幽幽书香,千年墨客书生之气韵,若获传承庆尤酣!作为“书虫”之幸、之痴,始终不改。享受书香与品读寂寞是一个人的战斗,也是一个性情的锤炼和拓展。告别觥筹交错,作别浮光掠影,书香之沁人心脾,陶冶性情、快哉此生!


任微言卿


一 桌一椅一方几

一 窗一屏一天地

我的书房不大,普普通通。因为喜欢写字,专门请木工定制了两米多的书案和两个大柜子!书架上多为碑帖、毛笔和宣纸,每天在书房临临帖,写写字,在书法的笔墨浓淡、提按使转、运笔缓急中体现自我,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舒缓方式!其实书房不在大,适合自己的需要便是。

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书籍能带给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有时候,一个人静静的沉醉在一个个深刻的哲理中,一段段美妙的文字中,远离了喧嚣是多么惬意坦然!书房,不仅仅是一个读书写字的地方,更是一个能让人沉淀下来,心情舒缓,节奏慢下来的地方。无论外界如何喧嚣,进入这个小小空间,就能沉浸在独处的世界里。快节奏而疲惫的现代人,我们需要保持对知识的渴求,对未知的好奇,我们需要一份宁静的空间,通过读书来摆脱平庸!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