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自己的書房嗎?你的書房、書和讀書生活是怎樣的?

泰和文化


我的書房是一間房。書是成套的。我喜歡一套一套買。也有單行本,如墨菲定理。成套的有清華課程,北大課程,四大各著,中國古典文學,國學,詩詞大匯,外國詩歌,外國小說,西歐小說,、美國文學,狄更斯,托爾斯泰,契訶夫,海湼,拜倫,普希金,等等藏書。從小愛書,專業是物理學,物理書太專業,不說了。愛好文學音樂和寫作,但都是業餘愛好。退了休,每天都讀書,每天都寫作。寫作直接改了錯別字就發,或發了才改錯別字,還是改不盡,請讀者諒解。∫冫


鍾靈毓秀饒


每個人的家中都有一筆財富,也許是一筆豐厚的存款,也許是價值不菲的房產,也許是極具升值潛力的黃金翡翠、珍珠瑪瑙、古董藏品。我也有我自己的財富——我的書房,在我心中它千金難買。

我們父子都愛看書,自小家中就有書架。幾十年下來,前前後後、零零散散、東買西湊,陸陸續續也積攢了上千本書。此前,家中由於地方狹小,一直用書桌、書架代替書房。2012年搬到新家後,家裡空間條件允許,於是乎專門騰出一間屋子作為書房也就順理成章。

在書房中,去粗取精,只留下了五六百本裝潢較為精美、年代較為現代、閱讀頻次較高的圖書有資格進櫃入住,其餘的都靜靜的裝在麻袋裡散佈在床底、倉房。我的書房,可以說最大限度的被我利用了全部價值,層層擺滿,還把一切空隙塞填。書架上不只是書,還放置了不少我購置的一些小玩意兒,擺上一個筆筒,落上一個石頭雕飾,放上幾個精緻的相框,尤為珍貴的是一個參加2000年黎巴嫩“亞洲盃”足球賽時全體中國國家隊隊員簽名的足球,作為一名足球狂熱者,當時託了關係在廣州找這些“國腳”在球上大筆一揮。滿滿一大櫃書,再有了這些小擺設裝飾,還真有一些“附庸風雅”的感覺。

置身於書房,陶醉於讀書,猶如去打錢史記旅遊,瞭解整個人世間。我看書比較“小眾化”,特別酷愛歷史,尤其是世界史、國別史、民族史和中外歷史地理、地圖,所以歷史名著、史學專著、歷史小說佔了很大一部分比重。讀史,對於我來說不吝於“精神鴉片”,早已成了每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無論工作多麼繁忙,只要抽空翻上幾頁,就覺得這一天充實了些。

過去只接觸和閱讀紙質書,電子數碼時代到來後,也不能免俗,接觸了很多新的閱讀工具。最初是用ipad開始了電紙書閱讀,後期瞭解到kindle的存在,又先後購置了KP3和Oais2兩款入手。紙質書和電子書各有所長,紙質書享受紙墨飄香,並且很容易讀進去,回看或隨意瀏覽也很方便。電子書勝在方便,可以隨時隨地,並且網上資源很多,許多一次性閱讀的內容我大多用電子書來完成,而不再買紙質書。現在kindle也成了我檢驗書籍質量的一道門檻,感覺書籍內容質量優良,有收藏必要的我會在閱讀完電子版之後再選擇購入紙質書。經過幾年積累,目前攢下的電子書資源數不勝數,也許一輩子都讀不完。


我的書房,亦是我的心靈樂園和好夥伴。有它相伴,我甘心情願地與書籍為伍,將讀書視作生命的一部分,將書當作最親密的朋友,在不斷認識、發現、感動、審美中完善我自己。我的書房,是我攀登生命的階梯,俯瞰大千世界,一覽芸芸眾生,方才發現,生活的沃野中還有這一方人間樂土讓我流連忘返。

書與閱讀,品味和風尚,不是浮躁和逐利的當下所能“大眾化”的方式,卻愈來愈成為方向和潮流。謙謙君子、幽幽書香,千年墨客書生之氣韻,若獲傳承慶尤酣!作為“書蟲”之幸、之痴,始終不改。享受書香與品讀寂寞是一個人的戰鬥,也是一個性情的錘鍊和拓展。告別觥籌交錯,作別浮光掠影,書香之沁人心脾,陶冶性情、快哉此生!


任微言卿


一 桌一椅一方几

一 窗一屏一天地

我的書房不大,普普通通。因為喜歡寫字,專門請木工定製了兩米多的書案和兩個大櫃子!書架上多為碑帖、毛筆和宣紙,每天在書房臨臨帖,寫寫字,在書法的筆墨濃淡、提按使轉、運筆緩急中體現自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舒緩方式!其實書房不在大,適合自己的需要便是。

讀書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樂趣,書籍能帶給我們強大的精神力量,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有時候,一個人靜靜的沉醉在一個個深刻的哲理中,一段段美妙的文字中,遠離了喧囂是多麼愜意坦然!書房,不僅僅是一個讀書寫字的地方,更是一個能讓人沉澱下來,心情舒緩,節奏慢下來的地方。無論外界如何喧囂,進入這個小小空間,就能沉浸在獨處的世界裡。快節奏而疲憊的現代人,我們需要保持對知識的渴求,對未知的好奇,我們需要一份寧靜的空間,通過讀書來擺脫平庸!博爾赫斯說,如果有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