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非遗 | 绝妙手艺,展京津两地非遗精彩


京津冀非遗 | 绝妙手艺,展京津两地非遗精彩

“运河神韵 ”

京津冀非遗精品展

暨第六届民俗文化博览节

云上展览


非遗,来源于生活

非遗,展现地方民俗文化

非遗,让生活更美好

为落实习总书记关于优秀传统文化

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促进京津冀非遗保护协调发展

展示三地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

南开旅游服务中心微信号

于10月1日-10月13日

特别推出京津冀非遗线上展览栏目

活动汇聚北京、天津、河北优秀非遗作品

集中进行网上展示、展览,弘扬非遗文化

推进京津冀三地优秀传统文化的

互动交流与艺术品鉴


京津冀非遗 | 绝妙手艺,展京津两地非遗精彩


京津冀非遗 | 绝妙手艺,展京津两地非遗精彩

北京市海淀区·彩塑京剧脸谱

京津冀非遗 | 绝妙手艺,展京津两地非遗精彩


京剧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2010年11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们当之无愧的国粹艺术。脸谱艺术源自于我国南北朝时期,经过长期的传承、发展、演变,特别是在京剧形成之后,经过几代艺术家们的不懈努力,脸谱艺术有了长足的提高,一张张脸谱图案丰富、色彩艳丽、性格分明,精美传神。

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彩塑京剧脸谱在2007年被列入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国粹艺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为众多中外人士所喜爱,可以说京剧脸谱已经成为了国粹艺术的一张精美名片。



京津冀非遗 | 绝妙手艺,展京津两地非遗精彩

京津冀非遗 | 绝妙手艺,展京津两地非遗精彩

彩塑京剧脸谱

京津冀非遗 | 绝妙手艺,展京津两地非遗精彩


京津冀非遗 | 绝妙手艺,展京津两地非遗精彩



京津冀非遗 | 绝妙手艺,展京津两地非遗精彩

彩塑京剧脸谱《五路财神》


本作品为纸胎彩绘脸谱。道教的五路财神是汉族人民信奉的财神。五路财神的故事源自于古典名著《封神演义》。拜五路财神,就是收尽东南西北中五方之财的意思。


京津冀非遗 | 绝妙手艺,展京津两地非遗精彩



京津冀非遗 | 绝妙手艺,展京津两地非遗精彩

京剧盔头脸谱锦集


此作品脸谱及所带盔头皆为纸质,传统技艺制作的盔头工艺繁琐复杂,且很多专用工具需要自制,很难在教学中推广。为此传承人专门研制了多种款式的新工艺盔头,相对传统工艺节省了制作时间与制作成本,也可制成材料包在教学中推广,学生可在指导下独立完成作品,对此项目的传承与推广起到了极大作用。


京津冀非遗 | 绝妙手艺,展京津两地非遗精彩


京津冀非遗 | 绝妙手艺,展京津两地非遗精彩

北京市海淀区·石画

京津冀非遗 | 绝妙手艺,展京津两地非遗精彩



京津冀非遗 | 绝妙手艺,展京津两地非遗精彩

石画作品《观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也是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形象。本作品观音造型依据鹅卵石天然形状设计,随形而绘。绘制时注重对石质的表现,融造型、绘画为一体,既有平面绘画的装饰性,又具立体雕塑的写实感;既有色彩的渲染,又含线条的勾勒,让画与石头融合在一起,达到一种浑然天成的效果。


京津冀非遗 | 绝妙手艺,展京津两地非遗精彩



京津冀非遗 | 绝妙手艺,展京津两地非遗精彩

石画作品《盛世华诞》


自1949年10月1日至今,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历了七十一个春秋。中国共产党正在带领十四亿华夏儿女续写着中华民族的盛世华章,你我都是这辉煌历史的见证者与缔造者。


京津冀非遗 | 绝妙手艺,展京津两地非遗精彩


京津冀非遗 | 绝妙手艺,展京津两地非遗精彩

天津市南开区·绢制作技艺

京津冀非遗 | 绝妙手艺,展京津两地非遗精彩


库绢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珍惜品种,是将织造好的绢拖于纸上,在绢面上绘制传统纹样的一种静美华丽的书画用款。

库绢制作技艺是在继承清宫内廷造办处工艺制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亡后技术随艺人流入民间,第一代传承人孙永和跟随艺人学艺后回到家乡天津,在书画收藏界人才聚集地南开老城里鼓楼一带发展,成为文人墨客书画上选用材。因纸绢用绢,绢中库绢又为首选,所以库绢是一绢难求之物,其中吴玉如老先生作品中库绢质地常以一平尺内大小出现,可见库绢极为稀有。


京津冀非遗 | 绝妙手艺,展京津两地非遗精彩

京津冀非遗 | 绝妙手艺,展京津两地非遗精彩


库绢制作技艺


解放后第二代传承人孙玉林继承库绢制作技艺直至七八十年代三子孙国旗,四子孙国勝先后学艺,掌握了技艺并完成可直接书写绘画的成品。

2000年孙寅普向其裱画师傅阎小强学习字画装裱,2002年向老伯孙国勝学习书法、绘画、库绢知识。到家在与父亲孙国旗反复观察、实践、揣摩中不仅掌握了前辈们的技艺,而且在库绢制作的构思、选材、配方、品种、开发,修复老库绢、老作品等方面有所创新,成为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

库绢全手工制作,选用江南蝉丝所织的绢,此绢利于修复,其绢纹略粗的不宜直接书写绘制,经过数十道工序加工后变为细密光亮华丽的库绢,另外一种做法则是用细密的绢帛加工后,在描绘金银彩色图案花纹。一般染色为红、粉、橙、黄、明黄、青、绿、紫等。绢面防水、防潮,还具有防虫蛀的功能,颜色浓郁厚重,保存时间较长,可以长久张挂不变形,书写绘画后墨迹易凝结,在绢的表面使书法墨迹黑亮如漆附有立体感,且质地精细,可呈现典雅华丽的作品。



库绢当中常以龙凤、福禄寿喜、八仙等祥瑞题材图案出现,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旺盛生命力,通过诸多名家的写作中,不断的给予好评,赞不绝口。

由于工序复杂,涉及装裱、修复,绘画等多个工种,掌握知识、技能需要很长时间,如今的传承人们也在培养下一代传承人,将技艺传承下去。


京津冀非遗 | 绝妙手艺,展京津两地非遗精彩



京津冀非遗 | 绝妙手艺,展京津两地非遗精彩

六龙云纹手绘紫色库绢


该作品其图案来源于故宫,清乾隆年间手绘描金银五龙库绢,从原图的五龙慢慢演变至今,固定为祥云六龙,七龙,九龙,作品由典雅艳丽的紫色为背景,手绘祥云六龙,彰显祥瑞气象和至高权威。


京津冀非遗 | 绝妙手艺,展京津两地非遗精彩



京津冀非遗 | 绝妙手艺,展京津两地非遗精彩

手绘团龙祥云四龙纹红色库绢


该作品染色艳丽典雅,绢面以金银描绘团龙纹,突出庄严威武之气,以彰显至高权力,内含尊贵吉祥之意,多用于典礼节庆之日,清朝写福寿字分赐王公大臣,宣示皇恩浩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