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让老百姓敢于消费?

笔者发表《劳动福利券一一解决内循环落地的现实方案》之后,有位朋友提出疑问:

“你忽略了根本问题,在医疗,住房,教育,养老的缺乏有效的保障的情况下谁敢去消费?没有消费哪里来的内循环?”

笔者估计,考虑类似问题的人不在少数。大家普遍认为,在医疗,住房,教育,养老诸问题沒有解决前,特别是不少人背着沉重的房贷,车贷等债务包袱,又很难挣到钱,收入无保障,的确是不敢消费的。

而不敢消费,自然就谈不上所谓“内循环"。

怎样让百姓敢于消费才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笔者发表的《劳动福利券一一解决内循环落地的现实方案》就是解决百姓敢于消费问题的思路之一。文章说到,“劳动福利券"(以下简称“福利券”)借鉴了消费券的设计原理,引入了“价值循环"即(从员工劳动工资收入→客户购买力→企业营业收入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的概念。通过发放一笔钱,分别可以使员工收入增加,客户有钱消费,企业营业收入增加三重目的。

笔者认为,这个方案是能够解决百姓敢于消费问题的。

第一个敢于消费的理由是:通过发行福利券解决百姓沒有收入无钱消费的问题

笔者在另一篇文章《如何启动劳动福利券并驱动价值内循环?》文中提到,建立由“金融贷款→信用保证金→发行福利券→价值循环"这种组合贷款形成的“价值循环金融"。在此基础上,由用人单位签发,平台统一发放,以“福利券"的方式发给自己的员工,相当于给员工借出了一笔消费贷款。而这笔贷款员工不用现款归还,只用自已在企业的劳动付出偿还。相当于说员工劳动换收入,没有现金还款压力,你说敢不敢消费

第二个敢于消费的理由:用企业未来新增销售收入为筹集本企业员工劳动福利资金提供担保,企业敢不敢发券?

在“福利券机制下”,企业用未来新增销售收入解决本企业员工的劳动福利问题,激励他们的劳动积极性,既不担心现金还款,

又不直接筹集福利资金,企业如何不做既能让员工增收,又能盘活本企业存量资产的好事?

第三个敢于消费的理由:“价值循环金融"远比单纯的消费贷款效率高。金融企业乐于去做

为了刺激消费,目前各类金融机构向消费者发行了数量不等的消费贷款,或住房贷款,购车贷款,造成了消费者沉重的经济负担,如普遍存在的房供。

也有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金融扶持贷款,以舒解财务困难。但由于某些企业销售困难,资金回笼慢,往往被金融单位拒贷。

总而言之,传统贷款都被百姓收入不高,挣钱困难,不敢消费,企业销售困难而卡了壳。

运用“价值循环金融"就不一样了。

这个由“借贷+销售”组成的闭合循环,一方面由企业以劳动分配与消费贷款方式发出贷款,另一方面又以交叉购买与限额销售方式收回贷款

,完成一个闭合循环。

由于金融部门以信用保证金方式支持发行福利券参与价值循环只要这个体系运行正常,大部分证券发出→回收大致相当,金融部门的信用保证金就能保证安全,发挥作用。

通过构建“价值循环金融”,疏通经济流通血脉,金融部门也敢于支持百姓消费。

第四个敢于消费的理由是:福利券属于强制消费,用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证券过期作废,无所谓敢不敢消费

这个道理和消费券设计原理都是一样的,证券过期作废。促使持券者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到商家购物消费,加快商家货物流通。因为强制消费,就沒有所谓敢不敢消费的问题。

虽然住房,医疗等问题沒有得到解决,但人民基本生活却得到保障,同时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活下来”的问题基本解决了。

辨证处理好“活下来”与“过得好”的关系

劳动福利券只起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之用,着重解决人民与企业“活下去”的问题,而工资才是自由流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确保大家“过得好"的物质基础。

因为劳动福利券解决了大家“活下去"的后顾之忧,大家沒有了后顾之忧,才敢用工资放手消费,这样才能带动经济真正发展,最后达到“过得好”的目的。

至于“活下来"与“过得好"问题,咱们另行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