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澤南在湘軍中,地位如何?

珠峰玉鶴


咸豐二年年(1852年),曾國藩在家鄉為自己的母親守孝,朝廷的一道諭旨打亂了他的平靜生活。咸豐帝讓他在湖南組織團練,以對抗聲勢浩大的太平軍。

曾國藩本是一介書生,從未有過戎馬生涯,他所倚靠的無非就是二品侍郎的虛銜,以及當年在京城裡留下的海內人望,如果真是要論起實力來,曾國藩幾乎就是一張白紙。起初,曾國藩也非常猶豫,到底是繼續為母守孝還是投筆從戎?而此時,一個人的出現改變了他的命運。

此人便是羅澤南,任何談論曾國藩的人都不可迴避地要提及羅澤南。曾國藩為什麼會看中羅澤南,其根本原因就是此時的羅澤南,手裡有著一支千餘人的武裝。善於識人的曾國藩之所以出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有了羅澤南。

和其他許多湖南士人不一樣,羅澤南的家境是最差的。史書上用了三個字來形容“家酷貧”。十九歲那年,母親去世,次年,祖父、兄嫂死去;二十九歲時,長子、次子、三子先後死去。他屢遭喪親的打擊,十年間死了十一個親人。

從十九歲開始,羅澤南便開始自己謀生,在縣內各地講學。他所講的內容和方法和其他私塾不一樣,他除了教人識字、應試科舉外,還教人靜心養性,練習跳高和拳棒。上午講學,下午操練,這種別樣的教書方法,竟然招來了不少學生,如後來在湘軍中衝鋒陷陣的李續賓、李續宜、王鑫等湘軍名將,這些人都是羅澤南的弟子。

咸豐二年,太平軍深入湖南,羅澤南以一介書生開辦團練,帶領自己的一千多名弟子組成了一支隊伍。之所以要拉起隊伍,羅澤南是要把平生所學化為匡扶社稷的經世之功。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支隊伍,給曾國藩增添了建功立業的信心。

曾國藩出山後,對羅澤南的賞識和提攜,也為他提供了一個把自己平生所學發揚光大的平臺,所以在後來的征戰中,羅澤南成為曾國藩最堅定的助手和沙場先鋒。

在後來的歲月裡,羅澤南和曾國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一直跟隨在曾國藩的左右,和另一位猛將塔齊布一起成為了曾國藩的左膀右臂,是湘軍嫡系中的嫡系,後來曾、羅兩家還結成了兒女親家,可見其關係非同一般。

咸豐五年,曾國藩出師江西,在九江和太平軍對峙數日,愛將塔齊布因此嘔血而死。而太平軍又在猛攻武昌。此時羅澤南向曾國藩建議放棄九江,回師上游佔據武昌,打通江西與湖北之間的通道。

曾國藩接受了羅澤南的建議,但是他愛才心切,生怕羅澤南有什麼閃失,考慮再三,才派他率軍援助武昌,還把自己的好友劉蓉派去做他的助手。其時,胡林翼是湖北巡撫,羅澤南和胡林翼一起作戰,進攻武昌,擊敗太平軍取得勝利。

遺憾的是,當武昌即將攻下之時,羅澤南心裡惦記著曾國藩,於是便加緊了攻勢,企圖一舉拿下武昌城,然後回師協助在江西的曾國藩。咸豐六年,羅澤南在攻城之戰中額頭中彈,但仍然堅持作戰,五天後因傷勢嚴重,不治而亡。

曾國藩得知羅澤南的死訊後,痛心疾首,寫下了“聞春風之怒號,則寸心欲碎”的詩句。湖北巡撫胡林翼對這位戰友的犧牲也深表哀痛,當即寫下一副輓聯:

上馬殺賊,下馬著書,仗大力撐持,真秀才,真將軍,真理學;

前表出師,後表誓志,痛忠魂酸楚,有寡婦,有孤兒,有哀親。

兩年前,曾國藩的愛將江忠源死於戰場,兩年後,另一位愛將在折戟武昌,這讓曾國藩痛心不已,雖說湘軍之中誕生了許多優秀的將才,但是在曾國藩心中,羅澤南的地位無可取代。







電視劇情的人生


羅澤南(1808年—1856年),字仲嶽,號羅山,一字培源,號悔泉,又字子畏。湖南省雙峰縣人。晚清湘軍將領、理學家、文學家。

羅澤南是湘軍的第一創始人,他組建的湘勇是曾國藩所建湘軍的前身,羅澤南培養的學生成為湘軍的骨幹力量。

1852年,羅澤南以書生典兵,官至布政使,與太平軍作戰,1853年,響應兵部侍郎曾國藩,組建湘軍,湘軍的基礎就是羅澤帶先前所帶湘勇,湘軍的最初營制都是羅澤南所訂,成為湘軍的重要力量。

羅澤南早年做塾師,教徒為業,曾國荃,李續賓,羅信南等都是他的學生,這些學生都成為湘軍的將領或骨幹,書生帶兵打仗蔚然成風。

羅澤南打仗經常以靜制動,後發制人,奪取半璧山,攻克田家鎮,朝庭御封普鏗額巴圖魯,加封按察使。

羅澤南熟悉地理學,很好的掌握了戰爭形勢。是曾國藩倚重的名將。


明月明朗明空明天


可以,羅澤南_羅澤南湘軍重要創始人之一,羅澤南(1808年—1856年),字仲嶽,號羅山,一字培源,號悔泉,又字子畏。湖南省雙峰縣人。晚清湘軍將領、理學家、文學家。生於清仁宗嘉慶十二年(1807年),咸豐元年(1851年)由附生舉孝廉方正。少年時代就懷有大志,喜歡研讀理學著作。太平軍進犯湖南後,羅澤南從咸豐二年(1852年)開始以在籍生員的身份率生徒倡辦團練, 次年協助曾國藩編練湘軍。自此率湘軍轉戰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因戰功卓著,歷遷任知縣、同知、道員(加按察使銜)


羅澤南_

早年困苦,羅澤南的母親去世。在此之後的十年裡,他先後失去了包括兄嫂、祖父和三個兒子在內的9位親人。妻子因為接連喪子,悲傷過度,兩隻眼睛全都失明,耳朵也重聽,疾病纏身。 羅澤南自己也多有疾病,腰背痠痛不休,由於家貧,又不能買藥給自己治病。對於親人的相繼離世,他感到十分悲痛,於是在《殤侄殤子哀辭》一文中寫下:“恍恍惚惚,迷迷離離,是血是淚,終莫能辨。嗚呼痛哉,嗚呼痛哉!”羅澤南並沒有因為這些悲慘的遭遇而一蹶不振。他堅持一面教書謀生,一面夜以繼日地苦讀。儘管很多人勸他“為工為商”,但他始終勉強支持家庭,不為世俗所動,還常常以“何妨年少歷艱辛”自勵。羅澤南這種清苦自勵的品格很大程度上是來自祖父的影響。祖父羅拱詩自幼家貧,靠替人打理生意為生。他雖然沒有讀過什麼書,卻深以沒有讀書學習為遺憾之事。因此,他千方百計供後人讀書,不管日子如何艱難,他都不肯讓孫子輟學去學習其他的謀生技藝。而羅澤南對於祖父的教誨也是十分感激:“先大父之所以貽我後人者至矣。積累之厚,曷其有極!


羅澤南的母親去世。


編練湘軍,咸豐二年(1852年),太平軍進犯長沙,湖南地區的士紳對此深感不安, 在此危急情況之下,羅澤南以在籍生員的身份倡辦團練。

計取武昌,羅澤南和塔齊布在城陵磯大敗太平軍之後轉戰向東,攻克了崇陽,擊退了盤踞在咸寧的太平軍,又在金牛擊敗了他們,繼而進駐紫坊。曾國藩在金口會見了諸位將領,商議進攻武昌的事宜。

沿江破敵:太平軍佔據興國,並且分兵攻陷了大冶。羅澤南率軍攻克了興國,塔齊布也攻克了武昌、大冶,於是規劃攻取田家鎮。太平軍用鐵鎖攔截清軍水師,駐紮在半壁山互為犄角之勢,在長江兩岸隔岸而守。羅澤南進駐馬嶺坳,距離半壁山有三里左右。太平軍數千人突然來犯,並且由田鎮渡江前來的援兵又將近萬人。而羅澤南的軍隊僅僅有兩千,羅澤南令軍士埋伏起來,等到太平軍懈怠的時候再出擊,太平軍大敗,後路被清軍阻攔,墜崖而死的有數千人,羅澤南奪取了半壁山,清軍水師截斷了橫在江上的鐵鎖,燒燬了太平軍的船舶,而且攻克了田家鎮,朝廷給羅澤南賜號為普鏗額巴圖魯,加按察使銜。


太平軍佔據興國,


轉戰江西:咸豐五年(1855年),湖北的清軍屢敗,武昌再次陷落。羅澤南跟從曾國藩進入南昌,前去救援饒州,在陳家山、大松林大戰,大破太平軍,克復了弋陽。又去救援廣信,在城西烏石山大破太平軍,並攻克了烏石山。接連克復興安、德興、浮樑等地,並進剿義寧。接著,他又在梁口、鼇嶺擊敗了太平軍,克復了義寧,被加封為布政使銜。羅澤南見江西的軍事部署不是十分合理,就向曾國藩建議說:“九江逼近江寧(南京),而且向西牽制武昌,故太平軍以全力爭之。他們進犯弋陽,派兵到廣信,從信水而鄱陽湖,抄我們的右路;又佔據義寧,扼守梅嶺,從修水而下鄱陽湖,抄我們的左路。如今兩處都被我們平定,九江的門戶漸漸穩固了,惟獨湖北的通城等地仍然很多叛軍。江西的義寧、武寧,湖南的平江、巴陵,始終都不安寧。想要扼制九江,最好是從武昌而下;如果我們想要解武昌之圍,最好從崇陽、通城而入。為今之計,我們應當把湖口水師、九江的軍隊截住太平軍鄱陽湖的船,更選能征善戰之軍掃滅崇陽、通城的太平軍以進入武昌,以武昌來扼制九江。那麼東南的全局,說不定會有轉機啊。”曾國藩將他的建議全都奏報了朝廷,於是命羅澤南前去湖北會剿太平軍,將塔齊布的舊將彭三元、普承堯等部的人馬也撥給了他,一共有五千人,再次前往湖北圍剿太平軍。



湖北的清軍屢敗,

不幸陣亡:太平軍主帥石達開自從在崇陽被湘軍擊敗後竄入江西,勢力又開始膨脹起來。曾國藩發出文告要羅澤南迴援江西,羅澤南因為武漢是南北交通的樞紐,如果湘軍驟然撤離,胡林翼一軍人馬不能獨自守衛,如今太平軍的糧草將要用盡,如今要撤離,實在不是一個明智的決策。羅澤南的父親已經八十歲,將書信送至軍中要他保持忠義之心,胡林翼將信交給了羅澤南,咸豐六年(1856年)二月,朝廷下詔贈予羅澤南的祖父母、父母二品的封典,以示朝廷對他的恩典和器重。

咸豐六年(1856年)三月,長期閉門不出的太平軍開門出戰,撲向湘軍。羅澤南親自督戰。太平軍援軍接連而至,湘軍從洪山出動奮力追擊太平軍,飛炮擊中了羅澤南的左額,血流而下佈滿了臉上。他很快回了洪山,回去之後仍然端坐在營外指揮作戰,第二天在軍中逝世。

咸豐帝聽聞之後非常震驚並表示哀悼,下詔依照巡撫的規格給予議恤。賜其父羅嘉旦頭品頂戴,兒子羅兆作、羅兆升都贈與舉人,賞賜世代承襲的騎都尉之職,並且入祀昭忠祠,在他的本籍湖南,還有湖北、江西都建立專祠,賜給諡號忠節。太平天國平定之後,同治帝追念羅澤南的功勞,加封為世襲的一雲騎尉之職。


咸豐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