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母亲河”的“水域美容师”

守护“母亲河”的“水域美容师”

王德平打捞河面垃圾

  无论烈日当头还是刮风下雨,海河河面上总能看到一群人行舟穿梭的身影。一个铁锚、一支漏网,河道保洁员们日复一日清理着水藻和垃圾,守护着家门口的碧水清波。

  王德平是新村街道的一名河道保洁员,今年59岁的他从事海河垃圾清理工作已有3年时间。昨日,记者跟随他的脚步,走近“水域美容师”,看他们如何守护“母亲河”的碧水清波。

  从海河外滩公园至滨海联合石化码头河段,王德平的保洁船一天需要往返两次。“我主要负责清理河面上的垃圾,从早上7点开始,几乎一整天都在船上。”手中的漏网斜插入水中,一捞一扣之间,河面漂浮的垃圾便被捞上了小船,这样的动作王德平每天要重复几百次。

  水涨水落,海河河道情况每天万千变化,这为王德平的工作增添了一份忙碌。“一开春,冰面融化,背风的水湾里往往沉积着大量垃圾。”有时,清理工作刚刚告一段落,但一换风,又会有新的垃圾从河底漂上来。王德平表示,河道清理工作需要耐心和坚持。“只有经常地捞、及时地捞,才能显得河面干净。”然而,捡拾饮料瓶、包装袋等生活垃圾只是河道清理工作的一部分。水藻、死鱼、工程船作业时洒落的油污……河面漂浮物的种类比较繁杂,十分考验保洁员的操作技能和智慧。因此,王德平根据河里的垃圾情况,在使用工具方面做了多样化的准备。“我们给漏网增加了两个铁刺,可以更好地捡拾岸边的塑料袋。无法装进漏网的木棍、木板,通过铁刺的钩挂,也能端得起来。”王德平表示,这种改造增加了工具的实用性,垃圾跑不掉,他们的工作效率更高了。

  都说力从地起,要在小船上长期作业其实并不容易,这让船员之间的配合显得格外重要。王德平在船头瞭望河面,打捞漂浮物,他的同事刘金波则需驾驶机船,监测两岸情况。“因为我开船,需要掌握船上的全局,还得保住船头的安全。”被称作“刘船长”的刘金波往往只需通过一个手势,就能读懂王德平发出的信号。二人的默契协作,让他们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总能第一时间做出应对。“有一次在老码头,突然看到有人落水,王大哥说赶紧救人,我便调整船头方向,将人捞了起来。”刘金波提到此事,没有显露出太多的骄傲,他始终觉得救人本是他们应做的事。

  除了保洁员王德平和刘金波的水上工作外,海河堤岸分段的清整则由6名专职人员来负责。每天在“礁石路”上走走停停,搜寻垃圾,保洁员王休秀将自己的工作定义为“体力活”,最大的感受是一个字:累!“有时一天得捡几十袋垃圾,从白天忙到晚上。但再困难也得继续干,慢慢地就习惯了。”王休秀说。

  正因保洁员的辛勤付出,海河河道及两岸的环境在不断提升。“去年好一点,今年我觉得又进步了很多。河面上细小的污染物少了,母亲河的水质有了大大的提高。”作为巡河护河行动的参与者、海河之变的见证人,王德平有些激动也有些感慨。

  穿城而过的海河,如今已成为一道靓丽的水上风景线,这些河道保洁员们却没有因此放低对工作的标准。刘金波认为,巡河工作既是责任又是自己的乐趣。“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河水变得清澈,岸上整洁干净,新区环境更美好。”他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