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与明朝末年两个流亡政府,是否还有机会翻盘?哪个翻盘可能性更大?

两宋春秋


历史小猪以为南宋末年的局势更糟糕。

首先,蒙古(后期改为元)一直有志于灭宋,这是由蒙古热衷于扩张的本性决定的,他们甚至在灭宋之后还想消灭越南以及跨海远征日本。

其次,忽必烈本人也非常渴望消灭南宋。因为蒙哥汗死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导致蒙古帝国分裂,忽必烈根本无法控制其他汗国(哪怕是伊利汗国),甚至还和海都作战过。忽必烈真正统治的,只有蒙古高原、朝鲜半岛、部分中亚、原属于金和西夏的北方汉地以及西川和大理。他需要江南和四川的财富维持帝国的统治(当然四川被战火摧毁了)。

另外,蒙(元)金易代后蒙古(元)统治北方数十年,手下有一批精锐的北方汉人世侯,代表人物张弘范。同时收编了南宋的降将,甚至还有来自中亚、西亚各国的色目人参政。他们这帮人也热衷于消灭南宋建立功勋或者借机去江南发财。

同时,南宋这边时运不济,正好赶上国丧。先是樊城、襄阳沦陷,吕氏投降。次年度宗驾崩,英年早逝。南宋由太皇太后和几岁的恭帝统治。

明末就没这么凶险,当然局势也很糟糕:陷于两线作战的境地,左支右绌,十分狼狈。后金时代努尔哈赤就有问鼎中原的野心,只是暂时没这个实力,俨然已算个辽东王吧。之后黄台吉吞并了漠南蒙古改号称帝,又征服了朝鲜。但是直到崇祯十五年底,满清依然无法攻克山海关,只能绕道蒙古进来抢劫,最远也就跑到今天的鲁南兖州和江苏连云港一带。

即使是崇祯十七年毅宗皇帝驾崩以后,清军占领北京,此时的情况也就和靖康之难时差不多。不就是北京被占了嘛,两宋三百年就没统治过北京超过一年。虽然多尔衮是决心要占领中原的,但清室内部也有人主张像之前一样大肆劫掠一番就回满洲。当时长江以北混乱不堪,遍地割据。情况颇类似于五代时期辽太宗德光灭后晋在中原称帝时的情况。也就是明末的军阀相比五代,既没实力也没野心,很快要么投降要么覆灭了。

当然南明也有自己的问题,就是相比南宋,对将领的控制力极低,财政困难。南宋权相辈出,如史弥远甚至敢矫诏换皇储,但权相始终无法威胁到皇权。南明就不行,我猜即使南明不被满清消灭,也非常有可能会出现东晋、萧梁后期桓玄刘裕陈霸先一样,被统兵的大将把持甚至取代。

这种相隔四百年的横向比较题不好答啊。只能列举一下两朝的局势,翻盘就不写了,写不好就成架空小说了。


历史小猪


南明不如南宋,但比南宋末年强多了。

1,先看南宋末年

南宋国都被攻破之后,皇帝又存在了三年(1276-1279年)。

宋末有三帝,即宋恭帝赵㬎,宋端宗赵昰,宋末帝赵昺。

其中宋恭帝在1274年即位,于1276年临安城破后投降元军;

宋端宗赵昰1276年即位于福建,在1278年去世;

宋末帝赵昺1278年即位,在1279年,宋元崖山海战中由宰相陆秀夫背着投海身亡。

至此,南宋彻底灭亡。

这三年,南宋君臣可以说是真正的逃亡,直至被元军追至天涯海角,途中其实已经没有了地盘,在蒙古铁骑下根本没有翻盘的可能。

2,再看南明

将南明与南宋末年比其实是不公平的,与南明相比的应该是南宋初年。

但对于这个问题来说,南明显然更有优势,因为它还有半壁江山,翻盘的机会当然比南宋末年要大的多。

一般来说,南明从1644年开始,至1662年永历帝被吴三桂缢杀于昆明为止,共18年。

南明本身是有割据江南的资本的,就像南宋初年一样。

清军入关之初,天下其实是大清、大顺、大明三分天下之局。但由于南明一开始的“联虏抗寇”之策使李自成的大顺迅速灭亡,唇亡齿寒,于是只剩下南明直面清朝。

但此时的南明依然是有机会的,但南明继承了明末最大的缺点――党争,内斗不止,又没有一个真正的领导核心。

假使南明有一个雄主,即使像宋高宗赵构那样也可以;假如李定国和郑成功能够联手,即使不能中兴大明,像南宋那样成为一个割据政权还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南明将一个拥有半壁江山的大好局面变成了18年的逃亡。

所以,南明确实比南宋末年更有机会,但也仅此而已,二者都没有翻盘的可能。


心向青山


我是鹏正!我来回答!

南宋和明朝这两个流亡政府我认为明朝的翻盘几率比较大。首先推测几点来看,明朝严格意义上来讲是被李自成灭亡的,清军入关算是捡现成的但是很会笼络人心,入住中原。

不算是其他的,就按纯的军事力值来看,清政府用“以汉治汉”的方法把明朝流亡政府彻底剿灭,清政府的八旗兵一共才那么十几万人,还远不够将一个国家彻底摧毁。

所以后来灭亡南明的一般都是满清将领和汉兵和吴三桂他们。如果换成另一种角度来解释的话,甚至可以说成为汉人打汉人。如果稍用心理战术的话,很有可能会再次被策反。当时满清被当做异族,很多势力都对清政府不满,尤其是闯军打完明军打清军。所以当时总体来看的话,清兵是不占优势的,如果真要是翻盘的话还真有可能。

但是南宋面临的可是横扫世界的蒙古骑兵,不光是南宋打不过欧洲各国也打不过中东各国也打不过,完完全全的实力碾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