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清朝被英國吊打是因為工業打農業,降維打擊,同意嗎?

一個大書包


實力差距只是一方面,但最主要的還是清廷不能和廣大人民團結一致,失去民眾的支持,才是屢戰屢敗的原因。

清兵自入關以來,對漢民進行瘋狂地屠殺,從建朝到滅亡,始終把最廣大的漢民當作主要敵人加以殘酷對待,漢民對它早以恨之入骨。當清延遇到外敵入侵時,就很難獲得人民的支持,單靠那些嬌生慣養的八旗子弟是根本沒有抗擊能力的。

只有軍民團結、上下一心,才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草堂信步慢行靜思


工業打農業的這種認識很浮淺,不值一駁,等於是放驢子屁……

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克敵制勝,攻無不破,戰無不勝,無堅不摧,才能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

人心不一,漢奸多,引狼入室屢見不鮮,就是工業化全宇宙第一,也當不著捱揍……

人心齊,當遇到侵略者時,斷水斷電斷交通斷蔬菜斷日用百貨,侵略者則不打自退,這還用說麼……


田間壹壬


嚴重不同意!持有這樣觀點的人只看到了問題的表面,要說工業與農業的力量對抗,解放戰爭時期,我黨紮根農村,而國民黨佔據了工業發達的城市,為什麼解放軍能用小米加步槍推翻了有著飛機加大炮的國民黨統治呢?

鴉片戰爭清朝被英國吊打固然有其閉關鎖國,生產力遠遠落後於英國的因素,但根本原因在於其對百姓一直採用奴役政策,留頭不留髮,要求漢人百姓見了滿人必須下跪自稱奴才,這樣以踐踏百姓尊嚴的粗暴手段維繫的統治本身就是歷史的倒退!哪怕是所謂的康乾盛世也不過於是虛假的繁榮,其統治基礎早已岌岌可危!

所以鴉片戰爭爆發的時候,清朝軍隊不但沒有得到百姓的擁護髮揮出主場作戰的優勢,反而有不少百姓給英軍通風報信,充當內應,這些“漢奸”固然可恨,但說到底還是清朝的奴民愚民政策埋下的苦果!

如果我們仔細研究鴉片戰爭爆發的那段歷史,就會發現其實在戰爭爆發之初,英國人對於能否贏得這場戰爭也沒有底,畢竟當時中國的國土面積和人口都遠超英國,當時的英國國會就是否發動這場戰爭進行了激烈的辯論,最終在維多利亞女王的影響下,也僅以271票對262票的微弱優勢通過了開戰決議,而且英國政府始終沒有正式宣戰,僅派出了40餘艘戰船和4000多名士兵發動試探性攻擊,由此也可以看出英國人自己也不認為他們擁有發達的工業基礎就能碾壓還停留在農業社會的清朝軍隊。

即便是鴉片戰爭結束後,吊打了清朝軍隊的英國軍隊也沒有繼續擴大戰爭規模,而是見好就收,在逼迫清朝簽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後就收兵了,因為英國人仍然不敢相信這樣一個泱泱大國會如此不堪一擊!

由此我們不難得出結論,鴉片戰爭的失敗絕非因為清朝在工業上的落後,而是因為其奴民愚民的統治早已失去了百姓擁護的基礎,就有如建立在沙堆上空中樓閣,一旦遇到外力打擊很快就分崩離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