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能速成,需要“慢”下來

曾經有位學者這樣說: “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是基於生命和貫穿生命的,因而,它最終能夠以更美好的生命的方式,緩慢而堅定地證明人性的勝利,證明我們內心對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誰專心致志於自己的事業,誰就能夠把這樣的信念堅持更久。” 真正的教育就是慢的教育。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說的就是培養人才的不易。它告訴我們:培養人才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育,必須慢慢來,急不得。教育原本是一個慢活也是一個細活,是一個靜待花開的過程。教育之慢,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而不是滔滔洪水一澆了之可以取代的。
一個人需要沉澱,教育更需要沉澱。沉澱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個人,需要知識的沉澱,為人處世的沉澱,思想的沉澱。要沉澱就需要時間,就要慢而求穩,慢而求實,慢而求效,就不能急功近利。習慣的養成、行為的養成、思想的養成、素質的養成,這些對人一生有用的東西,沒有一樣是可以通過速成解決的。這些素養不能忽視、不能欠缺,我們要一樣一樣教,讓學生一樣一樣去完善。
2005年,錢學森先生在溫家寶總理探望他的時候,感慨道:“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從此,錢學森之問成為擺在中國教育面前的一道艱難命題。如今,屠呦呦先生因發現青蒿素救人無數而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填補了中國的空白,張益唐先生也“破解”了困擾數學界百餘年的孿生素數之謎。十幾年過去了,錢學森之問是否已經有了解答呢?我們的班主任,其實也在不斷地思考,是因為我們教師不夠努力嗎,還是因為我們的學生不夠拼命?其實都不是,說到底,本質上是我們中國現行的教育制度出了問題,我們搞的是快餐式教育、速成式教育、填鴨式教育,這種教育方式是違背教育發展規律和學生的成長規律的。



學生的成長,一般分成五個階段:
不生事階段:學生進入學校後,由於對學校和教師、同學的陌生,會產生畏懼、好奇,努力不生事。這個階段是學生成長的自發階段。
受肯定階段:學生在不惹事不生事之時,有經驗的班主任會抓住這一階段對學生進行教育,通過表揚強化學生不生事的意識,學生的這種意識受到了肯定,會繼續保持,這是學生成長的自覺階段。
守規矩階段:學生知道了作為學生應該怎麼做,就把班級、學校的規章制度作為自覺的行為準則。這是學生成長的自知階段。
助他人階段:學生不僅自覺能夠做到守規矩,求上進,還能幫助他人發展、提升。這是學生的自進階段。
無人管階段:學生內心已經有了一種思想的境界,達到了一種不需要任何人管就可以自律的地步。這是學生成長的自為階段。
從這五個階段來,學生的成長從自發到自為,是有一個過程的。要求學生實現快速的跨越,實際上是一種打破教育規律、阻礙學生有序發展,對學生成長是不利的。正如一些學校,從高一新生入學,便以高三學生的標準去要求學生,還美其名曰:高標準,嚴要求。其實質是一種典型的違背教育規律的拔苗助長的行為。實際上多種因素決定著對學生的教育和培養必須要“慢”。

首先,學生存在個體方面的種種差異。如性格的差異、興趣的差異、能力的差異、家庭的差異、智力的差異、習慣的差異、品德的差異等等。正是因為這種差異,才有千差萬別的鮮活的個體。也正是因為這種差異,決定我們學生受教育的速度不會是相同的。當我們用同一個要求、同一種速度、同一個標準去對待不同的學生的時候,實際上我們只照顧到了那一個或幾個適合這個要求的學生。教育的悲劇往往就源於此。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礎上有所提高,這才是教育的成功,這決定了教育必須慢。
其次,學習內容決定了學習過程必須要“慢”。學生每天學習的內容很多,要全盤掌握,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從心理學上講,既有前攝干擾,又有後攝干擾,學生一天要學八九門課,確實是很辛苦。我們的老師是術業有專攻,專心備課,讓學生掌握自己所教的一門課,感覺很容易,卻忽視了學生一天要上好多課的現實。其實教師也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感同身受,應該不難理解。學生為什麼會出現厭學情緒,其實很大程度上,是老師造成的。
另外,知識內化掌握的過程特點決定必須慢。知識的掌握是一個反覆的過程,孔夫子說:“溫故而知新。”強調的是複習的重要性,學習上只有不斷地溫故才能有新的發展和長進。當下我們的教育,學生課堂上吃的是夾生飯,課後又沒有加火的可能,久而久之,連夾生飯也吃不上,只好生吞活剝了。

掌握知識如此,品德的養成也是一個反覆的過程。老師要求做的,學生不可能一下就做得完美,都需要在實踐中反覆認識、反覆修正、反覆發展。反覆,就是不可能一口吃個胖子,就是告訴我們凡事不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


教育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需要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有足夠的耐心,放慢腳步,靜待花開。

教育不能速成,需要“慢”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