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产区玉米春播在即,种植户如何提高亩产收益?5种方式需掌握

眼下已到4月中旬,农民春耕正紧张忙碌着,玉米的播种从南到北也陆续展开。此时很多种植户比较关心三个方面,第一个是玉米价格,玉米价格的高低,会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第二个是农资价格,一旦农资价格上涨,意味着种粮成本有所增加;第三个是天气因素,主要是对播种时机的把握,如果遇到倒春寒或者其他不利天气,会对玉米产量有较大影响。

近期,国内的玉米价格稳步上涨,4月17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出了新一轮主粮价格周报,其中全国玉米的收购价为0.75-1.17元/斤,平均收购价为0.95元/斤,环比涨幅为0.9%。四川、山东地区玉米价格较为坚挺,平均收购价分别为1.08元/斤和1.01元/斤,环比上涨1.3%和0.9%;东北地区玉米平均收购价为0.87-0.96元/斤,环比上涨0.8%。整体来看,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玉米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另外,近期直属粮库进行轮换玉米拍卖,成交情况也较为乐观。4月14日,辽宁地区计划投放8770吨玉米,实际成交6805吨,综合成交率为78%;同一天内蒙古地区计划投放17995吨玉米,实际成交率达到100%。4月16日,河南地区计划投放5131吨玉米,结果全部成交。在玉米陆续春播之际,玉米价格上涨的因素偏多,也是种植户希望看到的结果,那么后期种植户该如何提高亩产收益呢?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

主产区玉米春播在即,种植户如何提高亩产收益?5种方式需掌握

一、选择高产、高质、抗病能力强的玉米品种

玉米的适应性是比较强的,在我国从南到北都可种植,只不过,不同的地区,种植玉米的产量、品质等有较大差异,比如在镰刀湾地区种植玉米,亩产量能够达到800斤就很不错,而在东北、华北等地,亩产量达到1200斤的不在少数,出现这种现象,跟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玉米品种等有较大关系。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等是短时间无法改变的,种植户能做的就是选择合适品种来适应环境,目前玉米品种数量繁多,有成百上千个,不同的品种在产量、品质、用途等存在一些差异。比较可行的操作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尽量选择高产、高质、抗病能力强的玉米种子,这是种植玉米实现高产的基础。当然,部分进口玉米种子虽然产量高,但是个人觉得种植户应当优先考虑国产的。

二、加强田间管理,提高产量是关键

很多种植户对玉米价格比较关心,认为玉米价格明显上涨时,比如达到1.5元/斤,自己的种粮收益会明显增长,但这也是有一个前提条件的,那就是玉米的产量得跟上,如果玉米亩产量不到600斤,就算玉米收购价达到1.2元/斤,那么种植收益也只有720元。这与亩产1000斤,玉米价格1元/斤相比,种植收益还是偏低的,这也是很多种植户容易忽视的地方。种植玉米想要实现稳产、高产,那就得把田间管理落实到位,地块选择、实时播种、中耕除草、合理施肥、适时采收等方面都很关键,无论哪个环节都不能松懈,还有就是遇到狂风暴雨这种极端天气时,要做好防倒伏措施。种植收益要得到提升,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玉米价格得上涨,另一方面是玉米产量要增加,玉米价格的高低,种植户主导不了,能做的就是发挥自己的特产,想办法提高玉米亩产量。

主产区玉米春播在即,种植户如何提高亩产收益?5种方式需掌握

三、合理轮作、套种,加大科技投入

有的种植户不太在意农作物的轮作问题,同一块耕地,今年种植玉米了,明年还继续中,有的甚至联系多年种植模式不变,这种操作实际上是不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的,连续耕作时产量容易下滑。为了避免病虫害高发以及亩产量下降,可以考虑与大豆、瓜果蔬菜等农作物进行轮作,同时,根据实际条件,可以套种一些农作物,比如套种辣椒、花生、红薯等,既可以收获玉米,又可以额外增加一些收入。当然,在套种农作物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种类,不适合套种的要尽量避开,而且要分清楚主次。如今种植粮食作物,要讲究科学管理,同时加大科技投入,比如播种前先测定地块的土壤酸碱度、微量元素等,这样后期施肥更有针对性,播种、采收尽量机械化操作,可以节省人工成本。另外,对于排灌不是很方便的地方,可以应用滴灌技术,这样综合收益会明显增长。

四、适度种植鲜食玉米、青贮玉米等

当前东北主产区14%水分的玉米粒,收购价未突破1元/斤,只有山东、河北等少数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给出的收购价在1元/斤左右,如果按照目前的亩产量,种植普通玉米的亩产值为1000-1200元。这样的产值除去农资、人工等成本,实际上的利润是偏低的,一旦遇到极端天气,可能面临着亏损。想要有所突破,实际上可以改变一些种植模式,比如种植鲜食玉米、青贮玉米等,近期在超市买的鲜食玉米,价格为4.58元/斤,而且是含玉米棒一起称重,种植一亩鲜食玉米带来的收益,可以说远超过卖干玉米粒的,只不过鲜食玉米要有较好的销售渠道,因此要适度种植。另外,如果当地养殖业较为发达,青贮玉米是比较好的种植方式,其带来的收益也会比普通玉米要高不少。这里需要提醒的是,鲜食玉米和青贮玉米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市场销路要先落实好,缺乏销售渠道时,不建议大量种植。

主产区玉米春播在即,种植户如何提高亩产收益?5种方式需掌握

五、推行高标准良田,规模化连片种植

多地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时,不少地方调减了玉米的种植面积,比如2018年贵州地区,调减了792万亩玉米种植面积,这主要是因为镰刀湾地区,种植玉米的产量并不高,而将这类耕地用来种植中药材、蔬菜、茶叶等,获得的收益会比种植玉米高不少。为了提高综合收益,要尽量规模化种植,这样便于机械化操作,而且在采购农资时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和厂家谈价格。当前不少地方在推行高标准良田建设,从长远来看,这是有必要的,是确保粮食产量的重要手段,无论是种植水稻,还是种植玉米,高标准良田粮食产量相对高些,因此,种植户要尽量向这方面靠拢。实际操作中,如果自家的地块较为分散,种粮成本会高不少,那么种植户可以考虑加入合作社,或者多个种植户抱团取暖,这样后期抗风险能力会强不少。

主产区玉米春播在即,种植户如何提高亩产收益?5种方式需掌握

总之,想要提高种粮收益,种植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灵活调整,对大部分种植户来说,农产品价格是难以左右的,能做的就是提高亩产量,还有就是调整种植模式,比如在地块中套种其他的农作物,这样综合的收益会有所改善。需要注意的是,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种植玉米,还有玉米生产者专项补贴资金,符合条件的种植户,需要按照相应的要求及时上报种植面积,如果符合要求却没有上报,那么也是得不到这个补贴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玉米生产者补贴也是增加收益的方式之一,种植户需要合理利用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