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笔记 第十章: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道德经》笔记 第十章: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译:

身体精神保持入静悟道,能不分心吗?

调和气息,达到极度的柔和,能够象初生的婴儿那样吗?

清理我们心灵之镜,能够达到毫无杂念吗?

爱护国家治理人民,能够无为而治吗?

进入神游状态时,能保持顺从旁观不参与吗?

达到明白豁达,能够不依靠智识吗?


评注:

哲学家罗素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建立在我们的各种感官和经验上的,如果超出了我们感官和经验,我们就认识不到,世界上也没有这样的知识。①

老子在2500年前提出了另一种看法:我们的感官经验、认知经验是可以超越的,一旦超越了我们的感官经验、认知经验,我们认知的世界也就完全不同。

要体悟老子所说的“道”,就要超越我们旧有的各种感官,关闭我们头脑中的日常思维模式,“致虚极,守静笃”(16章),在这些特殊状态下,我们更容易开启意识的更高维度,体验到心物一元的存在本身。

相比之下,罗素是理性的,而老子的方法则超越日常理性的。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营,指气血,可代表身体。

魄,指魂魄,可代表精神。

一,指保持意识空无,与万物本源的大道合一。

庄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颜回对孔子说,自己家里穷,很久都没有开荤了,这算不算是已经斋戒了。孔子说,这只能算是一种身体的斋戒,算不得心灵上的斋戒,祭祀之所以要斋戒,就是为了心灵的净化、为了诚心正念,光斋戒身体是没用的。

颜回就问,那怎样算是心灵上的斋戒呢?

孔子回答说,就是达到所谓“一”的状态。

颜回问如何达到这种状态呢?

孔子告诉他,不要用耳朵去听,而要用心灵去听;不要用心灵去听,而要用“气”去听。

我们平时所说的听觉,受制于耳朵,如果我们用心去听,又会受制于我们的符号、语言、逻辑、理性等等。所谓“气”,就是保持虚无,然后在这种状态下体验到的宇宙万物本源。大道就在这虚无空灵的状态之中。这种虚无空灵,就是心灵的斋戒。

(《庄子·人世间》原文:“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在庄子的这个故事里,是如何达到“一”的状态的呢?

首先,要关闭感官,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五官,眼、耳、鼻、舌、触,这里孔子举了“耳”作为例子。

其次,要开启意识更高层次,也就是“心灵”去感觉。

第三,庄子讲要达到“气”的层次,要达到“气”的层次去体验。他称之为:“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

古人所说的“气”,不是指现代人意识中氧气、氮气之类呼吸之气,那时没有这些现代化学概念,古人所说的“气”,类似于构成万物的“基本粒子”,就像我们现在所说的原子、量子。

可见,所谓“一”,就是去掉主观意识,使精神处于虚无空灵,虚己而待物,以此达到开启意识的更高维度,达到物我合一,心物一元,直接体验到更本源的存在,直接体验“道”。

所谓“抱一”,就是指修道者通过内观静修去守一悟道。

调适身心,静观守一,这大体上就是道家的修练方法。

说起来非常简单:静坐闭目养神---减少、关闭日常思虑、自我意识--如果出现念想,完全顺从--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神游--顺其自然,保持旁观不参与--久而久之即可体验大道、达至宇宙的本源。

(佛教称为关闭思虑为“止”,梵语为shamatha;顺从旁观为“观”,梵语为vipashyana。)

成书于魏晋年间的道家典藉《老君西升经》描述了修道的基本方法:先去掉杂念,控制意识不胡思乱想;在闲静之处静坐观想;修道的书成千上万,但最核心就是静心守一(“先捐诸欲,勿令意逸;闲居静处,精思斋室;丹书万卷,不如守一”)

老子內观法

1、若夫修道,先观其心。(闭目养神)

2、内观之道,静神定心。(静观)

3、心为神主,动静从心。(心念万变、静观其变、万变不离其"观")

4、无心无动,有动从心。(顺其自然)

5、古之为道者,莫不由自然。

6、观诸次为道,存神于想思。

7、仿佛象梦寐,神明忽往来。(半梦半醒中,神游自产生)

8、神中有神,是我自然之道也。”

(完全照搬老子的方法,摘自《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老君内观经》(2)、《老君了心经》(1/3/4)、《老君西升经》(5/6/7)、《老君内丹经》(8)

(以上方法由元吾氏总结归纳)

这几种方法都可以看出,修道者要么在静坐中,保留一个意识点,要么与所观想的对象合而为一,这些都可助理解什么时“抱一”。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美国大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一种“经验之流”,是主体与客体合而为一之后的一种“意识流”,他认为“人们只有在没有任何理性活动参与的下意识中,才能体验到它。”例如,“只有新生婴儿,或在睡眠、服药、重病或受撞击后半昏迷状态中才会有它”。②

詹姆士的说法非常像是道教、佛教、瑜珈的说法,只不过詹姆士是通过实验、观察发现新生婴儿、睡眠、服药、重病、半昏迷状态才能体验到这种主体与客体合而为一的“意识流”。

而道教、佛教、瑜珈等东方修练则是修行者自我调适身心后,自然达到这种主体与客体而为一的“意识流”,修练者早就认为:这是对世界本质的体验。(东方称为“心物一元”)

帛书甲本写为:“抟气至柔,能婴儿乎?”

抟,读团,控制。至柔,极度柔和。

“婴儿”没有物我之分,自我意识很弱,基本是意识空白;婴儿的状态就类似于太和之境。

20章说:“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这不光是比喻,老子真的在描述一种类似婴儿的修行状态。

老子在28章又说:“复归于婴儿”;

在55章他又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趸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老子可能在体悟大道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类似“婴儿”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暂时关闭了我们已经成熟的五官,关闭了我们的理性思维,开启大脑中不同更高层次的感受力,进而进入道的境界,达至心物一元的太和之境。

在第一章曾提到的吉尔·泰勒博士(Jill Bolte Taylor)的TED演讲中,也多次提到她在左脑中风后,仿佛进入了婴儿的状态。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道教的修练中讲求“练心”,所谓练心,就是去除杂念,去除主观我执。

如果有杂念,容易“出阴神”,即静观进入状态后,感知到的多为主观意识创造出来的幻象。

只有去除杂念,才能“出阳神”,即静观进入状态后,感知到不随个人意识而改变的实相。

循序渐进的去除杂念,进而达到完全无杂念旁观,就能体验到终极实相、万物本源。

这就是道家内观修练中的“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这里的“玄镜”就是心灵之镜。

清洁我们心灵的镜子,能够达到没有杂念吗?

禅宗六祖慧能写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在开悟者看来,被观察者菩提树和心灵的观察之镜都不存在,没有客体、主体之分,没有物我之分,开悟者直接体验到心物一元、世界的本体。

老子的意思也类似,通过清除杂念,保持意识的虚静,自然就能体验到万物本源。

庄子也有类似说法:“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像镜子一样运用你的心,只接受不紧抓,只接收不存留。后面所谓:“明白四达,能无知乎”,也是此意。

印度著名学者达斯笈多(S.N.Dasgupta),在论述瑜伽的认识论时,是这样说的:“我们对于事物的通常认知,充满着错误及幻想的连结;这些并无法传递给我们对象的真正本质。但是,当对象与心灵完全的统一发生之时,一种称为Prajna的新颖直观,便因此而生;而事物的真实本性亦对我们开显。这种因息心止念后所出现之崭新直观的认知,完全不同于通常的逻辑思维及想象。这种直观,是一种直接的认知,其情况多少有点类似于感官的直接知觉,但却可以避免感官知觉的种种谬误。然如此直观的确立巩固,只有在持续的实践锻炼之后,方足以成就。”(《反身探求宇宙、生命的形上本源——道教内丹派冥契主义认识论初探》)

老子及内丹如是的观点,和柏拉图、普罗提诺(Plotinus)以及基督教冥契主义代表人物(托名)狄奥尼修斯皆完全一致。比如,见之于如下所列之语:「要让思想最清楚,就不能有听觉、视觉的干扰,也不能有痛苦愉快的干扰,必须尽可能脱离肉体,尽可能避免和肉体结合或联合,独立去探求真实。……当我们还有肉体的时候,当我们的灵魂受着肉体的邪恶所污染的时候,我们永远无法完全得到我们所追求的东西¾¾ 真理。如果想要认清任何事物,我们就得摆脱肉体,单用灵魂去观看事物本身。」(柏拉图着,水建馥译,《辩护词》,93-95页,西安出版社,1998)「如有论者问:你们何以知道无限?我回答道:不是凭借理性。分类、定义是理性的职能,因而无限不可能是它的对象。…我们惟有进入人不再是有限自我的境界时,才能体会无限,人的心灵才能从有限的意识解放出来。人不再有限时,他即与无限爲一…他即了解合一,了解同一。」(转引自《冥契主义与哲学》一书,第134页)「我的朋友,我对你寻求观照那神秘的事物时的忠告乃是:丢掉一切感知到的和理解到的东西,丢掉一切可以知觉的和可以理解的事物,及一切存在物与非存在物;把你的理解力也放在一边;然后,尽你的一切力量努力向上,争取与那超出一切存在和知识者合一。通过对你自身和万物的全部彻底的抛弃;扔掉一切并从一切之中解脱出来,你将被提升到那在一切存在物之上的神圣幽暗者的光芒之中。」(狄奥尼修斯着,包利民译,《神秘神学》,第93页,三联书店,1998)

《反身探求宇宙、生命的形上本源——道教内丹派冥契主义认识论初探》


与孔子比较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孔子说:颜回可以三个月保持仁恕,其他的人偶尔想到仁恕而已。

评注

孔子所说的“仁”,是一种人类内在固有的本性。追求仁,就要懂得不受理性的干扰,保持心灵的清静空灵,让本心不受蒙蔽。颜回悟性高,所以能长期保持这种心境的空明,其他人想法太多,所以偶尔打扫一下自己的心灵之镜。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真正喜好仁恕的人,也没有见过真正厌恶不仁恕的人。没有比喜好仁恕的人更高尚的了;厌恶不仁恕的人也就在实行仁恕,他们不让不仁恕的想法沾染于自身。有能一整天都致力于仁恕的吗?我没有见过能力不足的。大概有吧,但我没有见过。

评注

孔子这段话颇费解。

孔子的“仁”并不复杂,就是仁爱、宽恕、人道之类的,但真正做起来却很难。因为真正的仁者要像佛陀一样大慈大悲,要像老子的圣人一样,“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这不是凡人能做的,这是对真正觉悟者的要求。

我们大都觉得自己挺仁恕的,但有时遇到一点小事就可能就会恶言相向,更不要说遇到大不公和大委曲。

这就是孔子为什么会说:我没有见过真正的喜好仁恕的人、没有见过真正厌恶不仁恕的人。

孔子又说:没有比喜好仁恕的人更高尚的了;厌恶不仁恕的人也就是在实行仁恕,因为他们不让不仁恕的想法沾染于自身。

“不让不仁恕沾染于自身”似乎也很简单,我们心中都有一颗仁爱之心;但是,只要我们还在区分对错是非彼此,我们就不可能“不让不仁爱沾染于自身”,我们会说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酷,我们会觉得对某些人残忍才是对自己的仁爱。

所以,孔子接着说:有能一整天都保持仁爱的吗?人人都有这能力,人人都应该能做到,但人人都做不到,也许有圣人能做到吧,我反正没见到过。

孔子认为要做到真正的仁很难。

老子则认为“仁”应该被超越,老子认为爱恨是我们旧有思维的必然,我们有仁恕之心就会有仇恨敌视之心,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老子的想法与佛陀是类似的,爱恨情仇都是我们思维的结果,真正的超越者是无爱无恨的,是“无心”的,而这种“无心”是超越理性的。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爱护国家治理民众,能够无为而治吗?

当权者只能按照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治理人民,但当权者真的明白人民千奇百怪的需要吗?

说到底,当权者往往是按个人意志来治理国家,“大有为”的同时,也往往带来大灾难。

现代政治追求有适当的政治结构、法律制度,减少人治,特别是减少领导的个人意志,这近似于“无为而治”,真正发生作用的制度而不是个人。

老子所说的“无为”,只有当统治者自身去证道,体验了道的境界,才能真正做到,就像老子或者佛陀,他们证道之后,自然追随者络绎不绝。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何为天门?

有的古书说,天门是传说中的“阊阖”之门:天门开,就是白天;天门关,就是晚上,早上5-7点的卯时,就是天门开的时候。

司马迁写道:阊阖之风意味着阳气,关系着万物生养和死亡,阳气使万物生养,而阳气尽了,万物也就死了。

阊阖也往往被诗人拿来比喻银河。③

有人说天门就是小孩未发育完全的头盖骨,即俗称的“囟(读幸)门”。

那么老子的“天门”到底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呢?

其实就是民间所谓“开天眼”,西方灵修者所称的“冥想”、“神游”、“trance”,国内的修练者一般称为出神、出体。

英国大诗人丁尼生曾在致友人布拉德(B·P·Blood)的一封信里,这样谈及自己:“我获得启示从未借助麻醉,而是凭借一种清醒的出神状态——所以用这个词,是因为找不到更好的词汇表达——自孩童时代,每当我独处之时,便每每进入这个状态。我不断默默重复自己的名字,直到最后,突然间,好像冲出强烈的个体意识,个体本身似乎消散,淡入无限的存在,这个状态并非混乱,反而最为清楚,确定不移,完全超越语言——这里,死亡成为可笑之事,几乎不可能——没有人格(假如果真如此),似乎就没有毁灭,唯有真实的生活,我羞于这种贫瘠的描述。我不是说过,这种状态超出语言的范围吗?”

亭达尔(Tyndall)教授在一封信里,回顾了丁尼生说的这种状态:“托万能的上帝保佑!此事绝无虚妄!它并非朦胧不清的出神,而是超凡的惊诧状态,与心灵的绝对清楚相关联。”(威廉·詹姆斯,《宗教经验种种》,尚建新译本,P275)

也就是修道开始入门,开始进入境界了。

“为雌”是指什么?

从本章前面提到的几种修练方法中,都也可以看出,在修练中,修练讲究完全顺其自然,保持顺从,特别是在进入状态(开天门、出神、神游、元神出窍)之后,更要顺从旁观,不参与。

比如《太上老君说了心经》中说:“若夫修道,先观其心。心为神主,动静从心…无心无动,有动从心”。

《老君西升经》中说:“古之为道者,莫不由自然”、“诸次为道,存神于想思。仿佛象梦寐,神明忽往来”

在进入状态后,保持顺从、旁观,这就是“为雌”。

如果不保持顺从、旁观,就可能导致精神失常,俗称走火入魔。

修道者非常强调“见而不见,闻而不闻”,俗称“凭他风浪起,我自不开船”,这方面必须有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很丰富的老师指导。

八九十年很多对传统道教、佛教方法缺乏研究的气功师,指导学员出神、入定,结果出现不少走火入魔的例子。

庄子也提到过“天门”,他解释说:“天门这东西,是有与无的统一体,万物都是从这种有与无的统一体中产生的。不能把有当有本身,而要看到事物出自于有与无的统一体,这种统一体才是本体。圣人就是这样认识世界的。

庄子所说的“天门”,是指修道者在修练到较高境界后,体验到大道。

(参见本章附录:庄子的“天门”)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不用智识,而能明白通晓。

结合前面清洁心灵之境达到无疵的说法,有点像佛门中所说的“由定而慧”:心中澄明无物了,就可自照万象,那就是由定生慧。

老子的“明白四达:不是用理智、思考、学习等等获得的,他是用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修炼获得的。

他后面还有一些更怪异的话:

16: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47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48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不用看书学习、不用思考,真的能明白通晓吗?

这在崇尚学习知识、理解、思考的现代人看来,是何其荒唐的事情!

公元前300年左右,印度瑜伽之祖帕坦伽利,写成了集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瑜伽经》(又名《合一经》),在这部被奉为瑜伽圣经的书中,他明确写道:人类天生就有一种纯意识(或译为“灵识”、“灵神”),这种纯意识不受任何原因、行为、结果、潜意识习惯所影响。它是至高无上的,是一切知识的根源,它不受时间限制,是古人和今人的导师。

瑜珈的修练,就是通过身心的修练,关闭日常意识,达到这种纯意识,达到后自然可以获得各种超级感官能力和任何想要的知识。

长期从事道家、中国哲学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胡孚琛教授认为:

人类的意识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其一为表层的“常意识”,举凡感觉、知觉、记忆、判断、推理等日常认知活动”,道家称之为“识神”,包括佛学的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第六识),属“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层次。

其二为深层的“潜意识”,即弗洛伊德、荣格等精神分析学家发现并研究过的人从胎儿、婴儿、少儿时期留下的心理印痕,心理未成熟时期受刺激遗留的童年记忆,人生的各种欲望、性欲和心灵创伤等印痕造成的非理性意识活动。佛学的“末那(anas)识”大致属于这一意识层次。这种由埋藏在心理深层的多种人生欲望和生理本能激发的潜意识在背后强烈地影响着表层常意识的心理程序,当其穿过“审检”投射到“前意识”,进而转化至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之中,人们可以从梦境、幻觉、自由动作、癖习、精神病、偏执、妄想等多种心理状态中破译出潜意识的“原型”。

道家将未被净化的潜意识称作“心魔”,将净化了的潜意识称作“真意”。

其三是最底层的“元意识”,道家称之为“元神”,是一种先天遗传的本能意识,也是一种“灵性思维”能力。元意识是人类在亿万年漫长的生物进化中遗传在人的血肉之躯中尚未开发的信息库,它包藏着人在生物进化史上曾经有过的智慧和潜能。

元意识相当于佛学里的“阿摩罗(Amla)识”,也称“无垢识”、“白净识”,是“阿赖耶(Alaya)识”所藏的“无漏种子”,是人体的“真我”,道家内丹学称作“主人公”。

这样一来,道家的修炼,可理解为一种凝炼常意识,净化潜意识,开发元意识的系统工程。

他还认为:人既是一个信息传感器,又是一个信息发生器;既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场”,又有自己独特的“心灵场”。信息的灵子场直接介入物质的活性,使人的躯体中各类物质出现丰富多彩的生化机能,从而维持人体的生命。人体的经络和穴位是生命信息的通道和集结点。道家的修炼工程,实际上是不断提升人体“生命场”和“心灵场”的阈值的过程,当达到某一“阀阈”时,人就可以出“阴神”(心灵和能量的组合体)、出“阳神”(信息、能量、物质进化的最高形态)。

这些说法有助于我们理解道家修练的不同境界。


与孔子比较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注解,语出《论语·子罕第九》)

译:

孔子说:我有智识吗?没有啊。有鄙陋之人来问我,发现我原来空空如也。我只是尽力从正反两方面考虑问题。

评注:

孔子是个大知识分子,但一个没文化的大老粗来问他问题,孔子发现自己原来所知其实也非常有限,简直就是“空空如也”。

原来,有知识的人和没有知识的人在宇宙混然一体的存在面前,几乎是一样的渺小无知。

最典型的当然是两小儿辨日的故事,小毛孩就能把大圣人孔子给考倒。

孔子高明的地方不在于他的好学和知识,而在于他尽力从正反两方面去思考,尽量避免固执一端。

再聪明的猴子还是猴子,再笨的人也还是人,而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实际上都是希望达到更高的存在维度,超越人类的旧有维度。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论语•泰伯第八》)

译:

曾子说:有才能而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丰富而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就像没有,充实就象空虚,被冒犯而不计较,过去我的朋友们,曾经是这样的。

评注

曾子过去的朋友们应该就是在孔门学习时的同窗。他们之所以能够如此,就是因为他们受到孔子的影响,知道知识的是有限的,而“道”是无限的,因而自然就能表现出这种不耻下问之风。

这也可以看作“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的另一种解释。


注解

①引自《西方现代哲学》,夏基松,52页。罗素认为“知识必须局限于经验的范围,关于经验范围以外是否有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以及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如何等问题,都是不可认知。”

②夏基松引自Willian

James:Essay in Radical Empiricism,Edited by ,R.B.Perry Longmans,1912,p95。

③《史记·天官书》:“阊阖风居西方。阊者,倡也;阖者,藏也。言阳气道万物,阖黄泉也。”

《说文》阊,天门也。楚人名门曰阊阖。

《史记·司马相如传》:排阊阖而入帝宫。

《楚辞·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唐·王初《 银河》:阊阖疏云漏绛津,桥头秋夜鹊飞频。犹残仙媛湔裙水,几见星妃度袜尘。历历素榆飘玉叶,涓涓清月湿冰轮。年来若有乘槎客,为吊波灵是楚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