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西貝等餐飲漲價,為啥老百姓反映這麼強烈?

前些時間,有到海底撈就餐的網友發現,海底撈菜品價格普遍上漲,部分菜品甚至上漲80%以上。一位北京的消費者在微博曬出菜單,“人均220+,血旺半份從16漲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調料10塊錢一位;米飯7塊錢一碗;小酥肉50塊錢一盤。” 海底撈負責人介紹說“漲價是受疫情及成本上漲影響,但整體菜品價格調整控制在6%,各城市實行差異化定價”。這一特殊時期的漲價,引起網友及業內的廣泛爭議,立刻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

海底撈、西貝等餐飲漲價,為啥老百姓反映這麼強烈?

漲價與否是企業的自主行為,企業有權利根據企業經營、成本狀況調整自己的銷售策略,其中包括定價的策略,這無可厚非。但為什麼企業這次看似正常的漲價行為,網友並不買賬,卻在網上群起而攻之?對此,小編也談談自己的想法。

首先,是這次漲價的幅度有點大,舉個例子,血旺半份從16漲到23元,漲了40%多,米飯7塊錢一碗,平時就3-4塊,近乎漲了一倍,反觀其他菜品,估計也是這個幅度,超出了消費者對價格的預期。

海底撈、西貝等餐飲漲價,為啥老百姓反映這麼強烈?

其次,價格上漲和人們在疫情中收入的減少形成了鮮明的落差。眾所周知,疫情中大家前段時間都在隔離狀態,幾乎沒有收入,而車貸、房貸、各項生活開支一點也沒減少,年後企業大部分沒有復工,即便復工的企業,員工要麼被減薪,要麼拖發工資,甚至有的企業直接倒閉。收入的降低,老百姓就會對價格異常敏感,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緊張不已,更別說成倍的漲。

海底撈、西貝等餐飲漲價,為啥老百姓反映這麼強烈?

毋庸置疑餐飲企業在疫情中損失巨大,但幻想著從老百姓身上把失去的羊毛再剪回來,打著讓老百姓為餐飲企業遭受損失買單的如意算盤,其實人們早就看穿了。企業疫情中的損失讓老百姓承擔,那老百姓疫情中的損失該找誰承擔?在疫情中不是同舟共濟,患難與共,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剛開業就露出了資本家貪婪的嘴臉,直接拔刀相向了。

海底撈、西貝等餐飲漲價,為啥老百姓反映這麼強烈?

最後一點,和海底撈、西貝等國內餐飲企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肯德基不僅不漲價,還推出了誘人的折扣優惠,甚至比年前還優惠,一個外國企業尚且體諒中國人目前的困境,本國企業卻在剛開業就忙不迭的漲價彌補損失,可謂吃相太難看。這一下子激起了人們心中的民族主義,一旦涉及到民族主義,想不處於輿論漩渦都難。

疫情中餐飲企業遭受了重大損失、年後的成本上升也加大了支出,希望漲價彌補損失可以理解,但應該循序漸進、慢慢來,別想一口吃個胖子,吃相太難看,引起眾怒。有時候,人們疫情中的焦慮情緒,也會引起非理性圍觀!任何企業決策,都應小心為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