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中的“八大王”历史上真有这个人吗?他真的是有阳狂病吗?

白羽居士


“八大王”即宋太宗第八子赵元俨,这是真实存在的人物,至于他的“阳狂病”是为了在朝堂斗争者自保而采取的幌子。

一、太宗第八子

宋太宗一共九个儿子,赵元俨排行第八,但由于老九赵元亿早夭,赵元俨便成为最小的儿子。

赵元俨“少奇颖,太宗特爱之。每朝会宴集,多侍左右。”

身为幼子,自然备受疼爱,以致于他都成年了宋太宗都没有给他封爵,让他出宫居住,知道二十岁时“始就封”,所以宫中都称他为“二十八太保”,意思是二十岁的八太保。

在宋代人的文人笔记中,多称他为“八大王”。

宋真宗继位后对这位幼弟也是极为优待,尤其是后期,其他兄弟先后去世,赵元俨便更受重视。

宋仁宗继位后,赵元俨成为宋太宗唯一在世的儿子,自然也备受恩宠。。

二、刘太后临朝称制,赵元俨不得不“谬语阳狂”

宋真宗病重的时候,赵元俨曾以探病侍奉为由长期留在禁中,似乎有觊觎皇位之嫌,这引起了宰相等人的不安。

最后宰相李沆等人故意在他的茶水中滴入墨汁,让赵元俨觉得有人要下毒害他,他才吓得离开禁中。

等到宋仁宗继位,嫂子刘太后临朝称制,他这位辈分极大的人自然成为一种阻碍。

“章献皇后临朝,自以属尊望重,恐为太后所忌,深自沉晦。因阖门却绝人事,故谬语阳狂,不复预朝谒。”

所以,他所谓的阳狂病,只是一种借口,由此不问朝政,躲过了刘太后的打击报复。

熬死了刘太后,他也就没有必要装疯卖傻了,只是心境也平和了,对宫廷斗争,皇权争夺或者权势富贵也都看淡了,也没有继续理会朝政。

但是宋仁宗对这个唯一在世的王叔“加尊宠,凡有请报可,必手书谢牍”,庆历四年赵元俨病重,宋仁宗“忧形于色,亲至卧内,手调药,屏人与语久之”。

据说赵元俨对宋仁宗说的话中有事关宰相晏殊的,提醒晏殊不能重用,加之有人提醒当年晏殊为仁宗生母李宸妃撰写的神道碑文,说李宸妃“早卒无子”,让仁宗极为不满。

宋仁宗耳根子软,或者说仁恕太过。

不久之后宋仁宗将晏殊罢相,很快范仲淹、富弼等人也自请离朝,庆历新政草草收场。


微史春秋


我们翻开《宋史列传》,并发现并没有“八大王”“八贤王”这个人物或者封号。但是我们按照“赵元俨”三个字去找就会发现,赵元俨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儿子,兄弟当中排行第八。他的封号叫做“周恭肃王”。也就是小说,话本,戏剧、电视剧中常见的“八贤王”原型。

一、历史上真正周王赵元俨

赵元俨从小就特别聪颖,赵光义非常喜欢他。按照惯例,亲王到了一定的年纪就要到与父母分离单独生活,到封地去建造自己的府邸。赵光义对他太过宠爱,一直等到赵元俨二十岁的年龄才出宫就封,可见皇帝对他的宠爱。真宗即位后,给他加了一长串的头衔表示对这个兄弟喜爱和尊重。等到仁宗仁宗即位后,封赵元俨为定王,

赐赞拜不名,又赐诏书不名。天圣七年,封镇王,又赐剑履上殿。

赞拜不名,诏书不名,剑履上殿在当时这种待遇已经是无上的荣光了。赞拜不名指的是臣子觐见皇帝,以及皇帝下诏书的时候,宣旨的太监不能直呼其名,只称官职表示身份尊贵。剑履上殿,指的是见到皇帝之后不用脱鞋,可以佩戴武器参加皇帝的召见。历史上这种特殊的恩宠只有权倾朝野的萧何、侯景、曹操以及没有登基的杨坚、李渊等人才能拥有。

二、赵元俨的“阳狂”症

宋史记载元俨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天下崇惮之,名闻外夷。

也就是说赵元俨有着丰满的下巴,这在古代是有威容的象征。而这个有着贤明之称的王爷并没有像小说、话本中过多的干预朝政。在太后(刘娥)临朝时,赵元俨认为自己地位尊贵,且树大招风容易引来太后的猜忌和攻讦。于是他就闭门谢客,韬光养晦,把所有的工作事务通通抛开,把前来汇报工作的人和来拜访的人全部拒之门外。

刘娥还是不太放心,毕竟“严毅不可犯的八贤王”在朝廷中还是非常有影响力的。赵元俨就宣称自己有“谬语阳狂”之症,翻译过来就是,脾气暴躁喜欢说偏激的疯话容易刺激到别人。这样就为自己将来万一说错话惹得太后不高兴做足了铺垫,提前打好了预防针。接下来他就把不上班躺在家里领工资的精神发挥的淋漓极致。太后见这个“八贤王”如此上道懂事 “体察圣意”,也就心照不宣地接受了他的好意。

三、“八贤王”赵元俨的功绩

等到太后刘娥病逝,“八贤王”赵元俨的“阳狂症”就立马不药而愈,仁宗皇帝也非常器重他,让他积极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所有的国家大事都要问过他的意见。赵元俨也确实不负“八贤王”之名,在陕西需要军费的时候,赵元俨作为皇室子弟带头将国家划拨给他的五十万钱捐出来,皇帝不忍心,退回了一半。但这种带头捐款的精神给广大皇室子弟和臣民中做了个好榜样。

捐款事件不久,八贤王经常问身边的人“西夏李元昊被打趴下了没?”身边的人说:“没有”。八贤王很生气,“如此,安用宰相为。”

也就说,富弼这个宰相难道是吃白饭的吗?身边的人差点吓晕过去,估计八贤王的“阳狂症”又发作了

庆历三年冬,全国各地遭受雨灾、雪灾陈、楚两地受灾情况特别严重。皇帝命人占卜,占卜的人说:“近期可能有重要的大臣去世”。不久赵元俨病重,皇帝非常担心他的病情,亲自来到赵元俨的卧室为他调制汤药。八贤王将所有人全部屏退,拉着皇帝的手说了很多发自肺腑的忠言,对朝政时局分析的非常透彻。皇帝赐给他白金五千两,他坚决推辞不受。

他说,我一个将死之人,不要让国家再浪费钱财在我的身上了。这种直到临死前还念念不忘江山社稷大业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皇帝。庆历四年春天,八贤王赵元俨溘然长逝。皇帝将他生前的诗词和墨宝分别赐予宰相和重要大臣,让大家都牢记这位贤明王爷的为国家尽忠的精神。

白羽点评:

千百年来,历代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市井百姓,都对“八贤王”这位辅政王爷一番深情,褒扬备至,赋予了无数动人的传说,作下了无数赞美的诗篇。从真实的历史上看,“八贤王”没有电视剧中表现出的那么刚烈,他比任何人都懂得趋利避害和韬光养晦。

与仗义死节,以死纳谏的朝廷大臣不同的是,这些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养尊处优的龙子凤孙们,从小就接受了帝王心术的培养,他们进退有度只要稍微做出一点点功绩就可以名垂青史让无数后来人顶礼膜拜无限崇敬。然而,这位“八贤王”作为中国几千年来皇室子弟中的典范,“王爷”中的标杆人物,他在位其间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虽然他在蛰伏没有干预朝政,

但他暗中提携过的帮助过的士子数不胜数。这这位王爷或明或暗的支持下,他们走上政坛,在历史的天幕上闪耀出自己的光辉。其中最著名的范仲淹在庆历四年即将从南阳邓州的百花洲书院走向政坛,闻名天下的《岳阳楼记》即将问世。

我是白羽居士,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吐槽


白羽居士


“八大王”这个角色在《清平乐》里开局就出现了,而且非常敢于直言,说话不转弯抹角的。开局就直接捅破了刘娥不是赵祯的亲生母亲,而且也算是敢于直接支持赵祯认母的。

八大王”的这个态度而且始终如一,可惜嘴笨了点,说话直了点。

和满朝吕夷简这样左右逢源的人,专讲实话实际上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而且这还得看刘娥的宽容度,否则放到真实历史场景中,可以说“八大王”是非常危险的。

不过炒米一看,原来是“大寻寻建祥”(《大江大河》里的角色)演的“八大王” 那就不奇怪了。一个外表怼天怼地怼空气,但是内心却是真诚善良的人,倒是演什么都像“大寻”。

其实这个“八大王”的历史原型应该是“周王赵元俨”,赵光义的第八个儿子。

无论是父亲赵光义还是哥哥赵恒都对他是非常的宠爱,所以他口无遮拦,什么都不怕是很自然的。

因为他20岁才出宫就封,享受“赞拜不名,诏书不名,剑履上殿”。这种待遇放在历史上都没有几个,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的。关键是享受这样待遇的人,一般的结局都不是很好,而赵元俨是个特例。

在《七侠五义》、《寇老西》等小说当中,他被称为“八贤王”,御赐双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简直就是正义的总后台。

在《清平乐》里面,很显然这个“八大王”和“八贤王”是不一样的。其实“八大王”在正史当中也是有这么个角色,不过不是宋朝,而是明朝,明末张献忠时的一个流寇首领。所以《清平乐》里改成那个“八大王”,不知道是为了增加梗,还是出于什么目的?

实际上正史中的赵元俨和《清平乐》里的“八大王”总体相似,但还是有所差别。

因为虽然赵元俨性格狂妄,和刘娥不对付。但是像剧中那么直接的话,他还其实还是不敢讲的。正史中的赵元俨其实和几百年后的乾隆的弟弟弘昼很类似,是个非常识时务的人。

弘昼搞了个“活出丧”,赵元俨担心大嫂刘娥的猜忌和攻讦。干脆闭门不出,而且声称自己得了“阳狂症”,就是说我对我自己的言行不负任何责任,说出来的哪句犯忌会的话都非本意,与自己无关。

完全不是《清平乐》里那种只会说实话,看不惯就怼天怼地怼空气的那个“八大王”。

但是本质上赵元俨这个人还是正义的化身,只是比剧中更善于利用各种手段罢了,其实也是一个富有政治智慧的角色。

到了刘娥过世以后,他复出后,侄子赵祯对他就像赵光义和赵恒那样,对赵元俨非常好。而赵元俨对西北军事的关心是非比常人的,通过自己的方式举荐了很多名相、名将。但是很可惜,在仁宗一朝,西北的军事毫无建树,而且相对很被动。这导致赵元俨忧心忡忡,所以经常问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当时的文官宰相们都认为赵元俨“阳狂症”又犯了。

在《清平乐》里,“八大王”这个角色应该越往后进展,应该会越来越有戏,应该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