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里要把我们全村的土地统一流转给大户,每亩一千元,合适吗?

十里八村众乡亲


津昔以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土地流转,提升农民土地价值,镇里把全村的土地统一流转给大户,每亩一千元,比较合适。

我老家紧挨着神农架林区,有点偏远,村民们已自发,流转土地给种植能手,大户把相邻的土地流转到手,集中管理规模种植烟叶、魔芋等经济作物,一般一年500元/亩。

一、国家政策鼓励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动的政策刚出台,上海等地就积极实施。200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明确了关于“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的规定;2014年,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要求大力发展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完成承包经营权确权。

将按照“土地确权、两权(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价值显化、市场运作、利益共享”方针,依据土地有偿使用原则,对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实行有偿有期限流转制度。

农业用地在土地承包期限内,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经营权,鼓励农民将承包的土地向专业大户、合作农场和农业园区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村委会的集体建设用地可通过土地使用权的合作、入股、联营、转换等方式进行流转,鼓励集体建设用地向城镇和工业园区集中。

二、价格比较合理

家庭承包经营制,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大家温饱不是问题,但农村经济不活跃,与土地捆绑。采取家庭承包经营制基础上的扭转,再次提升农村经济,土地成为投资手段。

传统种植行业,一亩地赚的几百元到几千元,大多数赚钱不多。我们老家看,一千元算是比较高的。流转后农民可以参与劳动获得收入。总体上看,比较合理。

三、流转注意事项

(一)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

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把股份制引入土地制度建设,建立以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股份合作制,把农民承包的土地从实物形态变为价值形态,让一部分农民获得股权后安心从事二、三产业;另一部分农民可以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实现市郊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公有制与市场的深度融合,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

(二)切实保障合同履行

采取措施让承包大户,比如村委会担保等,切实履行合同,给农民利益保障。

土地是农民生存基础,没有地心里没底,这是自然的,建议村集体或者镇政府担保,确保租金及时到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土地流转,提升农民土地价值,镇里把全村的土地统一流转给大户,每亩一千元,比较合适。


津昔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假如中国的土地只有三个人种植,一个种水果,一个种粮食,一个种蔬菜,你想想会有什么后果,估计吃一顿饭没有一千都下不来,土地合并不适合当前中国。什么都和世界发达国家接轨,就是人们收入不和发达国家接轨。什么时候中国的粮食水果蔬菜,都供大于求了,再合并也不晚,目前强行合并只能让更多的人吃不饱吃不好。~~~~~~~~评论的太多,再加几句,不是一亩地一千块钱的事。一千块钱一亩地少吗,不少。大多数土地一年没有一千承包的。钱这东西说白了就是纸,黄金也不是硬通货。粮食才是永恒的硬通货。


执着小丑xy


如果是以前,我觉得合适并赞同,因为我们村也有人把土地包给别人种,一年才800块钱,你这1000块钱价格合适的。

但现在,我是坚决不同意的,因为风险太大,尤其是这种大户流转。

风险在哪里?

1,这种大规模土地流转,基本上是合同十年起步,但包地钱是每年分批给,那么,前一两年可能准时给钱,后面就不一定了。

有的是干不下去大户跑路了,有的开始就是准备骗钱的,到时候,农民拿不到钱,把土地拿回来也麻烦。

一千块钱一亩,种过地的都知道,有的时候辛苦一年,一亩地也挣不了一千块钱的。

大户一千块钱亩租,他种什么能挣钱?

2,最大的风险是,以后粮食涨钱,可能会让你吃不起,你没地了,怎么活?

有人说粮食这么多年没涨钱,对,因为一直是农民在种地,粮食不涨钱。

以前猪肉也便宜,现在呢?

你们村现在还能看到农民养猪的吗?

还有房子,学校…

自己琢磨琢磨!

农民种的养的,不值钱,但一旦农民不种了,不养了,…呵呵

所以,以前老一辈不愿意包地我嗤之以鼻,现在我能理解,也深有体会,反正我是不会把自己的土地这样流转出去的。

也许有段时间种不了,我会让亲戚认识的人种,哪怕几百块钱一年,或者不要钱,等自己能种了,也能拿回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