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只考了一個211,分數都夠985的了,但是沒報,應該如何處理?

寳勒個寳


你怕是對考研有什麼誤解吧?或者你根本沒有考過研究生?如果不考數學,那麼你要考兩門專業課,如果考數學,也要考一門專業課;那麼,不同學校,專業課不一樣,難度也不一樣,因此彼此根本沒有可比性。


地主家沒有餘糧29


這位同學,考研不是高考,高考不說全國統一命題,至少每個省份是統一的,在省內的所有考生共同競爭不同大學的入學名額。你研究生入學考試報考的時候難道不知道研究生入學考試是各校自主命題的嗎?自主命題的話,每個學校的專業課題目都不一樣,根本就沒有任何可比性

你考上了211,是因為這個211的試題對你的胃口。更重要的是,報考211學校的競爭對手通常比報考985學校的對手要弱,所以你才考得上。你如果報考的是985學校,保送名額多,競爭對手厲害,你未必就考得上。可能你考211,390分排名第一,到了985,390分排名第15。

最後,應該如何處理的問題:

第一:如果你心有遺憾,別去讀了。第二年去報考985,至於考不考得上就是你的能力和準備問題了。

第二:老老實實去讀。不要考上了211,就開始矯情,覺得自己本來可以更好。你未來本來就是如此, 你要是值得更好,當初為啥不敢報考985呢?


英語半島


答題/帥小西De--期待為您解惑!


看到這樣的提問不是很舒適,總感覺提問人是在抬高自己,貶低一所211高校。這是不合適的。

因為當時你連報考985的勇氣都沒有,或者是覺得這所211有值得去的理由。要是2020年考生,持有這樣的心態去複試,報考的211高校都不一定會錄取。為何這麼說呢?

一是初試分數僅是錄取總分的一部分,考研並非是應試教育,複試佔比40-60%。每年都有部分高分考生被刷,主因就是不夠重視,或是認為自己牛,懟天懟地懟考官。

二是不同院校間分數沒有可比性,調劑時更是認高不認低。比如說,兩個考生分別報考985、211,同樣是350分,報考985的考生更被認可。不是說絕對,而是大概率上985院校的初試自主命題難度大一些。

三是考研擇校非常關鍵,即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在考研報名之前,自己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院校,與高考志願填報一樣,不能說別人分數低去了好學校就是不公平。

四是考研錄取不止是看分,更是看線。過了國家線、學校複試線,並非就會錄取,甚至連複試都進不去(差額複試)。這是因為專業熱度不同,報考人數激增後,錄取人數卻不會增加。

五是報考211調劑985並非不可行,前提是普通985高校該專業有缺口,如蘭州大學部分專業有調劑指標。在這個過程中,能否成功關鍵看提問人自身是否優秀。

六是不少211院校也有撿漏的傾向,即招“雙985”複試被刷的考生,甚至會淘汰自己專業一志願過線的部分考生。在這個過程中,除非是初試前三名,否則都有被刷的風險。不用偏向,這類學生大概率就很優秀,前提是學校不照顧一志願考生。

文末,我還想說也不要過於看重985、211的名頭,讀研之後關鍵得看專業、導師、自己。985冷門專業讀研,沒有遇到好導師,畢業延期的碩士生數量不少,珍惜眼前真重要。大家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