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濮之戰楚國為什麼敗給比它弱的晉國?

光輝十萬


首先我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城濮之戰是中國春秋時代最著名的一次戰役。城濮也並不是一次對決那麼簡單。

城濮之戰以公元前633年楚國北上伐宋為戰端,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戰為高潮,以楚軍戰敗、晉軍勝利為結局,整個過程長約一年多。楚國一方有,楚、鄭、徐、蔡、陳五路諸侯,單單楚軍就有戰車1000餘乘,兵力超過十萬人;而晉國一方有晉、齊、秦、宋四路諸侯,晉軍戰車700餘乘,兵力超過五萬。戰爭的結局,眾所周知,晉軍擊敗楚軍,那麼在兵力上如此大優勢的楚軍為什麼會戰敗呢?下面是我總結的楚軍失敗的幾個原因。

從戰略上講

一、晉軍以逸待勞。晉軍伐衛為破曹,企圖以“圍魏救趙”之計,來引誘楚軍解去宋圍,又可以避免直接與楚軍交戰,晉軍輕而易舉佔領曹、衛兩國。而楚軍與宋國苦戰一年,弱小的宋國尚未戰勝,轉而北上與強大的晉軍決戰。以“疲軍”對“銳軍”,豈能勝乎?

二、楚國在“國際”上陷於孤立。晉國讓宋國賄賂齊、秦兩國,借齊、秦之手,向楚國請求解去宋圍,被成得臣拒絕,結果齊、秦兩個大國都倒向了晉國。而鄭、徐、陳、蔡四個小國不能左右戰爭局勢,楚軍之敗亦在意料之中。

從戰術上講

在晉軍與楚軍直接交戰的過程中,晉國欒枝、胥臣率領的下軍,用“馬面虎皮”的戰術產生了奇效,楚軍戰馬直接喪失戰鬥意志,楚國右軍迅速潰敗。

成得臣不顧右軍已敗,仍尋求晉國中軍決戰,晉國中軍採取守勢。但在戰場上,晉國的

中軍將、佐旗幟卻突然出現在楚左軍對陣的晉上軍之中,並且開始敗退,楚左軍迅速追擊,這時先軫率領的真正的晉中軍突然殺向楚左軍,楚左軍最終也戰敗。成得臣見左右兩軍皆敗,便開始一面組織抵抗,一面組織撤退,最終被晉軍逐出宋、衛之境。先軫避開楚國戰鬥力強大的中軍,直接重創楚國中軍兩翼,避實就虛,尚未與楚中軍決戰便已經取得了勝利。

從統帥及國君來講

晉國方面:先軫為春秋時期晉國最優秀的中軍將,乃軍事奇才,富有謀略。城濮之戰中,他以“圍魏救趙”之計伐衛破曹;又建議晉文公聯齊、秦制楚;還扣留楚將宛春,智激成得臣,使楚軍直接解去宋圍,北上與晉軍決戰,晉軍則退避三舍,以逸待勞,誘敵深入;最終在戰場上又避實就虛,擊敗楚軍。晉文公則親自督軍,全力支持先軫的做法,予以其充分的權力。可以說晉國君臣上下一心。

楚國方面:楚軍統帥成得臣也是楚國優秀的將軍,一直也為楚國開疆拓土。但是戰無敗績矇蔽了他的雙眼,以致在城濮之戰中很是輕敵,處處被動,性情剛躁讓他輕急冒進,幾乎沒有任何戰略、戰術可言。先前,晉國伐衛破曹,楚成王認為晉國上下一心不可戰勝,不願與晉軍決戰,但成得臣卻堅持己見,楚成王大怒,只給他留下少量兵馬,而當成得臣派人回國請援時,又給他撥了一些兵馬,說明他還是對楚軍的勝利抱有僥倖心理的。楚成王好似後來邲之戰時的晉軍方面,在戰與和的問題上還在猶豫不決,最終戰敗。晉文公親自督軍,而楚成王坐鎮後方,晉軍自然會比楚軍勇猛一些。

對比之下,楚軍佔據的僅僅是兵力上的優勢,而在戰略、戰術及君臣方面都處於劣勢。兵力優勢也不能決定戰爭的勝利,最終晉軍擊敗楚軍,楚國北上中原的勢頭得到遏制,晉國成為中原霸主。


Mr君故


城濮之戰發生在公元前632年,是春秋時期楚晉兩國為爭奪霸權而進行的一場大戰。認真分析,我認為:

城濮之戰楚國敗給晉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楚軍戰術不如晉軍正確

在作戰指揮上,晉軍戰術正確,指揮有方。晉軍一開始就採用退三舍之計,先避開楚軍的鋒芒,使其驕縱輕敵;後抓住彼竭我盈的機會,選擇有利的戰場,贏得主動權。決戰時,晉軍避強擊弱:使楚右師潰;再用佯敗之計,誘敵深入,而後反攻夾擊,使楚左師潰;最後逼使子玉收兵。

反看楚軍這邊,楚軍的戰術不如晉軍靈活機動,缺乏清醒、明確的認識,察覺出晉軍的退卻是以逸待勞,反而輕敵中計。另外,由陳、蔡等國臨時構成的軍隊實為烏合之眾,根本不能與訓練有方和驍勇善戰的晉軍相提並論;而左右軍受攻擊時,強大的中軍竟按兵不動,坐等晉軍將其各個擊破,這就使楚軍的優勢逐漸化為劣勢,終於失敗。

二、楚國內部矛盾突出

晉文公非常擅長收買人心,教化民眾教民以義、信、禮,使民能為己所用。因此,從圍曹救宋,拘楚宛春復曹、衛,到決戰城濮,晉國君臣將帥無不認真運籌策劃,甚至連役卒輿人也主動獻謀出策。內部和睦,君臣同心、軍民協力,為晉國創立霸業奠下堅實的政治基礎。

而楚國這邊,君臣對戰爭形勢的估計和意見不一;子文傳楚軍統帥之職於子玉,蒍賈卻不認為子玉能勝任;面對晉、宋、齊、秦的聯盟,楚王“知難而退”、子玉則非戰不可。內部矛盾,君臣不和。抵消了應戰的力量,這是楚軍自取滅亡的主要原因。

三、楚國外交策略比不過晉國

我們看在外交策略上,晉文公爭取他國。他打著“報施救患”的旗號伐楚,一方面贏得周王室和諸侯國的好感和信任,另一方面乘機擴大自己的勢力和領地範圍,達到“取威定霸”的目的。接著,利用楚國與齊、秦之間的利害矛盾,以壯大自己的軍事力量;後又“私許復曹衛”,以瓦解楚軍的聯盟;開戰時,又採取剋制態度,對楚履行若言,先“退三舍”,後發制人,使自己處於理直地位,獲得政治上的主動。

然而看楚國這邊,楚國是夷國,處於被周王室和中原諸侯排斥的地位,儘管宋、曹、衛等小國在其強權下屈服,但一遇晉國與之相爭,便迅速向晉國靠攏,楚國也因此陷入眾叛親離的被動局面。

四、楚成王才能不如晉文公

軍事,戰術,謀略,雖然是戰爭勝負的重要原因,但在以弱制強的戰爭中,人的因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早年的流亡生活為晉文公累積了豐富的政治經驗,以至他對戰爭態度謹慎,謀慮周全,知人善任;身邊的賢臣良將,如先軫、狐偃等,不僅具備高超的道德修養、軍事素質和謀略智慧,而且恪盡職守,信念一致,為城濮一戰稱霸的運籌和勝出起了極大的作用。

楚國這邊,楚成王處事尚欠穩重,首鼠兩端,對戰爭抱存僥倖心態,對子玉的出戰不堅決加以制止;而子玉雖有一定的政治才幹,但治軍殘暴,剛愎自用;只為消“讒慝之口”,不顧國家利益堅持出兵,視戰爭為兒戲,這就註定了他的失敗。

以上四條就是城濮之戰楚國敗給比他弱的晉國的主要原因,謝謝閱讀。


漯河小史哥


大槐樹傳人來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麼強大的楚國會在城濮之戰中敗給比它弱的晉國?

1.城濮之戰簡介

公元前632年4月,也就是周襄王二十年,晉、楚兩國在衛國城濮(山東鄄城西南)地區進行了爭奪中原霸權的大戰。

參戰軍力:晉3.2萬VS楚4.2萬

直接原因:楚國滅宋,圖稱霸中原。

根本原因:晉楚兩強爭奪中原的控制權。

結果:楚軍大敗,楚國退回大別山以南地區;晉軍大勝,晉文公受周王室封“侯伯”,晉國從此成為華夏文明的正統代表。

晉文公兌現當年流亡楚國許下“退避三舍”的諾言,令晉軍後退,避楚軍鋒芒。子玉不顧楚成王告誡,率軍冒進,被晉軍殲滅兩翼。楚軍大敗。

2.楚軍敗於晉軍的原因分析

城濮之戰的楚國落敗,有這幾方面原因:

(1)戰爭準備有差別

楚國雖然想要入主中原,但楚君並沒有想跟晉國開戰。只是領軍大量子玉極力主戰。君臣開戰思想不統一。

相比之下,晉國君臣上下齊心備戰,一方面制訂了嚴密的戰爭計劃和部署,一方面派使臣與齊、秦約盟,形成了北方的統一戰線。

(2)兩國發展戰略路線有差異

楚國的先祖雖然也是黃帝之孫顓頊,但楚國仗著自己遠離中原,經常不聽周王室號令。周夷王時,還公然自封為王,使用和周天子一樣的名號。後雖取消,但春秋時又再次公開成王。在哪個歷史時期,這是非常不道德和不被中原諸侯國認可的。甚至被中原視為南夷。

而晉國,晉文公的目標從來都不是取代周王室,而是成為周王手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霸主。相比之下,晉文公的價值觀與各諸侯國相似。中原諸侯國不太敢與楚國打交道,更多的是迫於楚國的威嚇;而與晉文公打交道則是結盟,真正形成了利益共同體。因此,也有一種說法是,晉國勝在軟實力。

(3)戰術有差別

具體到這一戰,晉國先是“退避三舍”以避楚軍鋒芒,消磨楚軍銳氣,且佔領道德高點;然後主動出擊,先消滅楚軍右翼的陳、蔡軍,後誘敵深入消滅楚軍左翼,從而改變了戰場上的劣勢。

雖然城濮之戰楚國落敗,但這一戰並沒有影響楚國的國力。相反,後來的楚莊王屢次劍指中原,直逼周王畿。

這一戰最深遠的影響就是晉國一躍成為北方的霸主。北抗遊牧民族南下,西拒秦國東進,南抵楚國北上,成為中原秩序的維護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