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許多人學曾國藩,他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

小成長哦


為什麼學習曾國藩? 就憑千古兩完人之一。

《左傳》說 人生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這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三立完人標準。千年也來,嚴格來說只有兩人入圍:王陽明和曾國藩。

王陽明不用多說,立德: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立功:寧王叛亂,各種叛亂鎮壓無一敗績。立言:心學奠基人,桃李滿天下。真正的聖人。

再說曾國藩。六次科舉中秀才,天資一般。年少遊手好閒,中舉之後發現自己身心修養端位低,提出“不為聖賢,即為禽獸”。從此二元論的論調一直伴隨其一生,以聖人標準要求自己。嚴於律己,修煉人格。咸豐二年,太平軍勢如破竹。曾國藩獲得機會,他請求朝廷批准在長沙建立千餘人的隊伍,隨後在衡陽成立2萬人的軍隊,這就是湘軍。隨後攻下武漢,南京,平定太平天國。湘軍有特點,每次只行軍幾十十里,其餘時間安營紮寨,步步為營,穩妥為主。

打下南京之後,主動把功勞歸於聖上,裁軍90%,修復江南貢院開科取士。

自三十歲以來天天日記,筆耕不輟。洋洋灑灑1500份家書,雖然沒有著作等身的大部頭,但是從家書和日記中已經能體會到曾國藩淵博的學識以及高段位的道道修養。

總結下來,曾國藩立德自不必說,中舉之後言於律已,嚴格修行。立功-一己之力挑落太平天國,拯救清王朝。立言-曾文正公文集,筆耕不輟的日記及家書不比任何精裝本的書本差。

他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以下雞湯不鹹,大膽放心喝。

- 笨鳥就要先飛,如果感覺自身資歷平平,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

- 高度自律,修煉人格,按照極高標準要求自己,自律是最大的自由。

- 抬頭仰望心空,做事腳踏實地。步步為營,不驕不躁。

- 記得寫日記。沒準也會集結成書。




舊時茅店溪橋見


16字:清高太過則傷仁,和順太過則傷義,是以貴中道也。見得天下皆是壞人,不如見得天下皆有好人。(全球疫情擴散就是舉例)提倡勤儉持家,教育家人就是對於當今社會就是很好的學習榜樣。

惜食惜衣,不惟惜時兼惜福,

求名求利,但知求己不求人。

勤於學習,勤於工作,勤於開拓人生的才能,技能都是用進廢退,越是勤於練習,技術技能都會越純熟煉,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心勤。提倡子女感恩的教育,寬厚仁孝的教育,節儉善勤的教育,更好的是傳播善良和智慧的教育等諸多教育不都是很好的方式方法嗎!大家認為呢!


郇老虎507


中國近代史上叱吒風雲的人物豈止千百,為何曾國藩能得到眾多領域和層次的關注?似乎只要是中國人,誰都可以從他身上說點什麼!這不僅僅是出於個人經歷的傳奇性,而是此人身上有著民族和文化的負載。曾國藩被公認為中國近代最後一個集傳統文化於一身的典型人物,人們對他的關注和興趣,正好給我們以啟示:處在變革時期而浮躁不安的中國人,依然渴求來自本族文化的滋潤,尤其企盼從這種文化所培育出的成功人士身上獲取某些啟迪。這啟迪,因同源、同種、同血脈的緣故,而顯得更親切,更實用,也更有效。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曾國藩,都有值得借鑑之處。比如說,他以病弱之軀在短短的六十年裡,做了如許多的事情,留下如許多的思考,他的超常精力從何而來?作為一個頭領,他白手起家創建一支體制外的團隊(湘軍),在千難萬險中將這支團隊帶到成功的彼岸,此中的本事究竟有哪些?作為一個父兄,一生給子弟寫信數以千計,即便在軍情險惡、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之際,仍對子弟不忘殷殷關注、諄諄教誨。他的這種非同尋常的愛心源於何處?作為一個國家的高級官員,在舉世昏昏不明津渡的時候,他能提出向西方學習徐圖自強的構想,並在權力所及的範圍內加以實施。他的這種識見從何產生?所有這些,都是值得今人仔細琢磨的課題。

曾國藩和普通官僚的不同之處是志不在封侯,而在做“聖人”,做光明磊落的大丈夫。

青年時代立下的“學作聖人之志”,決定了曾國藩後來的經濟生活底色。這一志向,驅動他忍受物質上清貧和痛苦,“矯然直趨廣大光明之域”。

曾國藩居官在清廉之外,還表現出極富彈性的、和光同塵的複雜一面。一方面,曾國藩確實是一個清官。他的“清”貨真價實,問心無愧。在現存資料中,我們找不到曾國藩把任何一分公款裝入自己腰包的記錄。他終生生活儉樸,“夜飯不葷”。晚年位高名重,其鞋襪仍由夫人及兒媳、女兒製作。及至身後,他只剩下兩萬兩存銀,在晚清時期確實算得上相當清廉。但另一方面,曾國藩的逸事中缺少“囊橐蕭然”“貧不能殮”這樣容易讓人覺得悲情的極端化情節。在中國人眼裡,真正的清官,必須“清可見底”,一塵不染,清到成為海瑞式的“自虐狂”或者“受虐狂”。曾國藩遠沒有清到這個程度。

如果給清官分類的話,曾國藩應該歸入“非典型類清官”。也就是說,骨子裡清廉刻苦,表面上和光同塵,不立崖岸,不露圭角。曾國藩說:“餘生平以享大名為憂,若清廉之名,尤恐折福也。”這是解讀曾國藩為官風格最關鍵的兩句話。這是因為曾國藩的志向不是“清官”,而是“外王”。

以海瑞為代表的傳統清官,特點是寧折不彎,只承認國家表面的規章制度,而對事實存在的非正式制度絕不妥協。

海瑞歷官各處,執政綱領只有一條:復祖宗之法。雖然朱元璋當初定下諸種規矩就已經有很多不合理之處,雖然過了二百年這些規矩中的大部分更無法實際操作,海瑞卻從不改變自己的執政方針:除積弊於相安,復祖宗之成法。不循常,不變舊。就是說,堅決不向人的惰性妥協。只要嚴格按祖宗的規定去辦,則“天下無不定,萬事無不理”。所以海瑞拒絕任何灰色收入,恪守低得可憐的薪俸,以致不得不在官署之中自闢菜園才能維持生活,而偶爾買幾斤肉也能成為“轟動性事件”。

海瑞的一生,都沒有完成什麼大的建樹。因為這樣一清到底的清官,只能成為官場上的公敵,無法獲得別人的配合。海瑞總是以祖宗之法和聖人之道去衡量別人,在他眼裡,舉國上下沒有一個人稱得上正人君子。他恨模稜兩可的“鄉愿”甚於大奸大惡,因為他們盜用了聖人的名義,對聖人之道危害更大。海瑞視人如此,則他人視海瑞亦必同樣如敵人。因此海瑞一生在官場被排擠打擊,無法調動一切可能的力量,來辦成一些真正有益國計民生的大事。

海瑞式清官們是不適於“當局任事”,參與實際權力運作的。他們的功用不過是“用之以鎮雅俗,勵頹風”,也就是說,做個政治擺設,用來裝點朝廷。曾國藩卻不想以這樣的清官形象被載入歷史。

曾國藩的性格特點是穩健厚重,他深受經世致用理念的影響。他的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不是相互衝突,而是相互滋養。他刻苦自礪,全力內聖,是為了達到外王之業。因此,他做事更重效果,而非虛名。

曾國藩從自身經驗總結出,一個人特立獨行,必然為眾所非;清名太盛,肯定被人排斥:“人之好名,誰不如我?我有美名,則人必有受不美之名與雖美而遠不能及之名者。相形之際,蓋難為情。”

官場之中,行事過於方剛者,表面上似乎是強者,實際上卻是弱者。這片土地上真正的強者,是表面上看起來柔弱退讓、含渾包融之人。中國社會的潛規則是不可能一下子被掃蕩的,以一人之力擋千百年來之陳規陋習是不可能的。因此越到後來,他越是能夠努力包容那些醜陋的官場生存者,設身處地體諒他們的難處,交往時極盡拉攏撫慰之能事,一定程度上也能與他們“同流合汙”。因此,他才具有大力量,才能成就大事業。

曾國藩的含渾包融是以質樸剛正為基礎的,世俗的油滑機智境界不可與之相提並論。歷經千折百磨之後,曾國藩的初心並無任何變化。他對自己的要求仍然是“學作聖人”,因此於金錢仍一塵不染。他的政治志向仍然是“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雖然晚年他不再認為通過雷霆手段,能迅速達到目的,然而還是相信通過浸潤之功,可以日將月就。他說:“風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也就是說,整個社會風氣,由一兩個有權有位有德之人提倡,就可以由上而下,由此及彼,帶動天下人皆向義向善。“此一二人者之心向義,則眾人與之赴義;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則眾人與之赴利。眾人所趨,勢之所歸,雖有大力,莫之敢逆。”他在給胡林翼的信上說:“默察天下大局,萬難挽回,待與公之力所能勉者,引用一班正人,培養幾個好官,以為種子。”他居官刻苦自持,亦是有意為天下官員之表率。因此,曾國藩有意取海瑞、劉光第等傳統型清官一塵不染之實,卻竭力避免一清如水之名。他的選擇,遠比做清官更復雜更沉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