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崴腳”之足旋前和足旋後的區別

踝關節扭傷是臨床常見的損傷。目前使用得最為廣泛的分型是Lauge-Hansen分型。提起這個“懶漢”分型,骨科界真是大名鼎鼎,如雷貫耳。醫學新生對之又看又恨。這個分型是從踝關節扭傷時的姿勢和暴力進行劃分,比較實用。它的分型方法比較簡單,分為旋前—外翻,旋前—外旋,旋後—內翻,旋後—外旋,總共四個分型。

但是因為翻譯的原因,足“旋前”、“旋後”體位對於醫學生甚至中國人都是很陌生的一種說法。因此不好理解記憶。可以說,踝關節損傷Lauge-Hansen分型是最廣泛使用,比較實用,而又最不好理解記憶的分型。

要了解這個分型,就首先要知道什麼是足“旋前”、“旋後”位。好不容易在網上找了個免費圖片說明一下。

首先,我們談一下我們最常見的崴腳方式,就是足旋後位的踝關節扭傷,廣州人形像地稱之為“鯉魚翻水”,這個時候的足部形狀確實像鯉魚在水面躍起一樣。大家記住“鯉魚翻水”就是足旋後位。

常見的“崴腳”之足旋前和足旋後的區別

足外側著地,內側(足母趾側)抬起為足旋後位,這是我們常見的扭傷姿勢

常見的“崴腳”之足旋前和足旋後的區別

足翻轉類似魚翻騰

另外一種類型比較特殊,但是也不少見,就是足旋前位的踝關節扭傷。

常見的“崴腳”之足旋前和足旋後的區別

足內側(足母趾側)著地,足外側抬起為足旋前位

為什麼會有這個姿勢的損傷呢?看一下下面這個盤球的姿勢就明白了。

常見的“崴腳”之足旋前和足旋後的區別

在帶球或奔跑時,如果足部被拌住了,就會引起足在旋前位的踝關節扭傷。請看綠色球襪的人的後足,就處於旋前位上。

瞭解足旋前旋後位後,我在後面會講解踝關節扭傷的具體分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