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元家用刚需,给我一个不买SUV的理由

国内SUV市场火热不无理由,甚至带动国外市场对SUV产品的追捧。但笔者我一直都很拒绝推荐SUV产品,原因在于“不值”。

可打脸的时候到了,笔者基于家庭用车需求,近期需要置换一台大点的车型,最后选择了SUV,一款广州本土自主品牌的7座中大型SUV。

正所谓能医不自医,从业10年的笔者自认为对汽车产品比较熟悉,选择的过程难免自负。而这个抉择的心路历程很是纠结,所以希望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

20万元家用刚需,给我一个不买SUV的理由

​巧合的是,笔者一位发小近日也决定购买一款合资品牌的小型SUV的高配车型,市场终端优惠不多,落地价大概在20万元之内。什么?20万元?笔者听到这数字时表示诧异,由衷地感叹“钱多人傻”啊!先不说20万能买到,中国品牌中大型SUV(传祺GS8和长安CS95等),或者合资品牌的紧凑型SUV的中低配(本田皓影和丰田RAV4荣放等)。

20万元家用刚需,给我一个不买SUV的理由

20万元家用刚需,给我一个不买SUV的理由

同样的预算,甚至可以买到合资品牌中高级轿车的入门版本了(如本田雅阁和丰田凯美瑞等),还可以买到合资二线品牌中高级轿车的高配版本了(如别克君威和斯柯达速派等),甚至可以买到豪华品牌中级车的入门车型(如奥迪A3和宝马1系等)。

20万元家用刚需,给我一个不买SUV的理由

20万元家用刚需,给我一个不买SUV的理由

20万元家用刚需,给我一个不买SUV的理由

20万元家用刚需,给我一个不买SUV的理由

为什么笔者一直坚持站队轿车?以奔驰为例,无论市场上还是厂商官方,都约定俗成地认为其旗舰车型是S级轿车,汇聚品牌所有的技术力量精心打造而成。但没有人会把会把中大型SUV GLE看作为奔驰品牌的旗舰。所以,轿车在体面性、舒适性、便捷性和空间表现都要更优越。唯一欠缺的是通过性,话说谁会天天走烂路?国内一二线大城市的城市道路建设都已经相当完善,需要通过性干嘛?所以,综合来看,轿车要比SUV更实在。

20万元家用刚需,给我一个不买SUV的理由

另外,同等价位的SUV和轿车相比,平台和技术含量也不是一个级别的。同样是20万元区间的车型,紧凑型SUV是基于紧凑型轿车平台而来,例如本田CR-V用的是思域的平台,是中级车平台。再看看轿车,20万区间能买到的是中高级轿车。显然,中高级轿车平台要比中级车平台要高级,研发和生产标准也相对高一个级别。换言之,同价位的轿车要比SUV更有价值感,直接来说就是“更值”。

笔者坚持自己的“理论”十余年,每次换车都只会是轿车,而且是三厢轿车。但是,存在即合理,所有理论都需要经过实践后才有参考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的责任越来越重,用车需求随之而改变。车,已经不是你个人的车,而是家人的车。上有老(自己爹妈+伴侣的爹妈),下有小(很多市民会很愿意配合二胎政策),一台5座轿车根本应付不了。轿车的尾箱空间,放个婴儿车或者老人轮椅,说不定还真放不下!


最后说一句:


主题是“20万家用刚需”,家用和刚需这两大关键词已经决定了你的座驾并不属于你个人的,而是要为全家人出行服务。这时候,车内空间就成为消费决策的首要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