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孫策開創江東基業,孫權繼承基業,為何曹操反而稱道孫權?

一梭煙雨江湖行


在曹操的眼裡,孫策與孫權都是晚輩。曹操雖然稱道孫權,對孫策也很佩服!

”猘兒,謂難與爭鋒。”

”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孫策用短短三四年的時間,迅速削平了大量割據勢力,佔有了吳郡、會稽郡、丹陽郡、廬江郡和豫章郡,基本上控制了揚州的廣大地區,為孫吳立國奠定了基礎。

他不僅是當時幾大政治軍事集團中實力發展最快的一個,而且是魏、蜀、吳三國創業者中最年輕的一個。他之所以能有如此迅速的發展,與他所面臨的對手是有著極大的關係的。

諸葛說:“劉繇、王朗,各自佔據州郡;在議論安守策略時,動輒引用古代聖賢的話,大家疑慮滿腹,胸中充斥著懼難;今年不去伐戰,明年不去征討,讓孫策安然強大,終於併吞了江東。”正是由於他的對手不敢打仗、不想打仗、不善於打仗,才使得孫策有機可乘。

其實也用不著像曹操、袁紹、劉備那樣熊虎之將。孫策委身於袁術就可以看出,他未必就有稱霸江東的野心?而是,後來一步一步地發展到了他自己都莫名其妙的感覺到“太容易了”!“太簡單了”!沒有對手???好不容易碰著個對手太史慈,劉繇還不完全信任,導致太史慈反水。

這樣的經歷也讓曹操為之無奈!嘆息說:“難以與他爭鋒了!”就打算對孫策實行安撫。於是把弟弟的女兒許配給孫策的小弟孫匡,又為兒子曹彰迎娶孫賁的女兒,用禮徵召孫策的弟弟孫權、孫翊,並令揚州刺史嚴象舉薦孫權為茂才。

可見,曹操還是比較認可孫策的。但是,有人就不把孫策放在眼裡!郭嘉就認為:”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一人敵”和“萬人敵” 是沒法比的!郭嘉說的還真是對的。

我們看:孫策留中護軍周瑜鎮守巴丘,派遣太史慈為建昌都尉,治海昏,抵擋劉磐,使劉磐不敢侵擾。劉磐,荊州牧劉表從子。初與南陽人黃忠共守長沙攸縣。為人驍勇,數次為寇於艾、西安諸縣。江東孫策於是分海昏、建昌為左右六縣,以東萊太史慈為建昌都尉,治海昏,並督諸將共拒劉磐。一個小小的劉磐就能讓孫策劃地分區!為什麼?因為劉磐、黃忠敢打!也就是說,劉表的從子就可以讓孫策顧此失彼,還用的著曹操、袁紹、劉備們嗎?劉表就是他過不去的坎兒。當然這些事兒,曹操並不知道,郭嘉的話對曹操也沒起太大的作用。

孫權就不一樣了?孫權遇到的都是豪傑。能征慣戰的“萬人敵”不計其數:曹操、曹丕、曹叡、劉備、曹仁、曹休、曹真、夏侯尚、徐晃、張郃、張遼、文聘、樂進、李典、關羽、滿寵、司馬懿之輩,聽這名字!

這些人誰能把孫權怎麼樣了嗎?皇帝級別的就有曹操爺仨、劉備、司馬懿!丞相、大將軍、大司馬比比皆是。孫權是在這些亂世王者們中間硬拼出了一條生存之路,有道是桃園三結義,哥仨被KO!😄。這是孫策望塵莫及的,我敢說,孫權的主要對手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輕輕鬆鬆的擊敗孫策!

曹操並沒有輕視孫策,對孫權的讚歎是用來蔑視劉表的兒子們的。江東基業的開創起於孫策,完成於孫權。因為,荊州重地是孫權兵不血刃而獲取的,併成功的守護了她,比孫策更有意義!


公明淏


歡迎來看子正尋道。

導讀:在逐鹿中原的許多諸侯中,能夠被曹操所看上的,還真不多。就連家境優越,實力雄厚的袁術,曹操也只是把他看做“冢中枯骨”。對於劉備,則是大加稱讚,尤其是在青梅煮酒論英雄時,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曹操直接說出了:天下英雄,就只有你我二人。至於孫權,曹操起初也不放在眼裡,自從赤壁之戰結束以後,對他逐漸重視起來。可以說,孫權通過自身的優秀表現,獲得了曹操的認可。

那麼問題來了,江東的基業,明明是孫策所開創,可曹操反而稱讚孫權。其實曹操對孫堅父子三人的印象,都還不錯,尤其是江東猛虎孫堅,其在討伐董卓之時的卓越表現,差不多整個十八路諸侯,都給予了稱讚。之所以曹操對孫權也充滿了誇獎,接下來對此分析一下。

其一:孫權作為孫堅的兒子,孫策的親弟弟,完整地守住了父兄留下的基業。

在東漢末年的混亂局勢中,開創出一片天地很難,但要守住父兄留下來的基業,同樣很難。諸侯之間常常進行合縱連橫,然後互相攻伐,來擴大自身的地盤。以至於一些豪傑“早上還可以雄霸一方,晚上就成了階下之囚”。最典型的就是呂布,佔據徐州沒過多久,就被曹操聯合劉備給除掉了。孫權從孫策手中接過江東統治權時,地盤還不是特別穩固,需要勵精圖治。不說別的,倘若孫權表現很差,江東的一些將領,或許不會服從他的領導。可是孫權不僅穩固了江東的基業,而且還奪取了荊州的大部分地區。

與袁紹的兒子們相比,曹操不得不對孫權豎起大拇指。袁紹的兒子們互相爭奪,目光短淺,導致全被曹操除掉了。而孫權作為孫堅的兒子,孫策的弟弟,牢牢地佔據了江東之地,讓曹操不敢覬覦江東的土地。

其二:孫權與劉備達成了聯盟,並贏得了赤壁之戰。

趁著劉表病故的時機,曹操率領大軍南下,輕而易舉就取得了荊州,然後寫信恐嚇江東的孫權,逼其就範。面對曹操咄咄逼人的氣勢,孫權沒有屈服,拒絕了張昭等人投降的建議,積極佈置軍隊來迎接曹操的進攻。除此以外,孫權還採納了魯肅提出的與劉備聯盟的提議,此舉可謂是相當英明。另外孫權對自身的能力非常瞭解,把東吳軍隊的指揮權,交給了周瑜,體現出了知人善任。經過周瑜的仔細謀劃後,採取了讓黃蓋詐降,然後趁機火攻的方式,把曹操打得大敗。此戰結束之後,讓曹操對孫權刮目相看,覺得他的本事,不亞於昔日的猛虎孫堅與小霸王孫策。

總之,曹操作為東漢末年最厲害的梟雄,能夠獲得他讚許的人,也都是能夠與他平起平坐的人中龍鳳。孫權憑著優秀的表現,讓曹操心服口服,想到孫堅有如此厲害的兒子,他也期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像孫權那樣,守住基業的同時,不斷開拓。


子正尋道


208年,曹操南征。那時的曹操剛剛平定了河北,打敗了自己在創業之初最強大的敵人,放眼四海無敵於天下,準備一舉統一全國。

此時孫權26歲,之前沒有大規模作戰的經驗,面對曹操的壓迫,他能頂住內部壓力,毅然決定抗曹,並把全部兵力交給周瑜,自己不亂指揮,不瞎操作,這份氣魄,就比絕大多數人強了,想想我們26歲的時候,敢像孫權那樣嗎?

213年,赤壁慘敗後的曹操捲土重來,進攻濡須口。戰爭初期孫權派甘寧率100人去劫營,殺敗了曹軍的銳氣,孫權自己也在一個霧天乘船去觀察曹軍水寨,曹操令放箭,這就是草船借箭的原型。

之後曹操看孫權軍陣整齊,自己很難佔到上風,於是明白前面的赤壁之戰孫權獲勝不是偶然,這才有了這句感慨。

曹操兩次進攻孫權無果,第一次是輕敵,第二次是真刀真槍的打,孫權用結果贏得了曹操的尊重,確實當得起“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讚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