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做好高考的專業、學校及位置的規劃,志願填報才不會慌!

我們知道大學本科專業有12個學科門類,92個專業大類,仔細研究,會發現幾乎每一個都有外人不瞭解的誤區導致可能進入陷阱,而作為家長如果不提前規劃,指望臨時抱佛腳,到時候真的會進入誤區哦!

事實上,高考志願填報的流程,前提是充分了解專業內涵【專業名稱、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就業前景、考研方向、學科優勢、專業排名、評價等級、成績要求、性別限制、身體條件、能力要求及師資力量等】。

然後,根據考生的高考成績鎖定一部分院校,再根據當年的招生計劃,最後才能確定專業與院校的最佳匹配。若成績不具備競爭力,建議應放棄重點學科或優勢專業的要求,畢竟魚和熊掌二者兼得比較困難

在志願填報中從來都沒有最好的選擇,考生和家長要的就是最適合考生的選擇就可以。怎麼找出最合適的選擇?就要綜合考慮很多方面的情況,相應地要蒐集瞭解大量的材料。今天為大家介紹如何選擇最適合孩子的大學和專業,以及志願填報需提前瞭解的關鍵信息有哪些!

提前做好高考的專業、學校及位置的規劃,志願填報才不會慌!

1、選擇大學...

填報性價比最高同時最適合孩子的學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01:根據分數篩選學校

根據往年高考分數線的資料,家長們可以用紅筆,把適合自己的學校一個一個勾選出來,並按照喜好排列出來。

02,深入瞭解所選學校,排除那些不喜歡的。

上網深入瞭解自己勾選出來的學校,排除那些自己不喜歡去的。比如,你剛開始覺得吉林大學不錯,再一瞭解,那裡太冷了,如果你不喜歡冷氣候,那就排除她。

03,用數據更精確地確定那些能上的學校

往年的錄取平均分和一本線(二三本以此類推)的分數差,以及在全省的錄取位置,二者結合起來,對比你現在的分數和今年一本線的分差,通過對比,大致確定你能不能上。

密切關注心儀學校的招生政策。比如這個學校今年在本省和在其他省市招的學生有多少,在你所在的省招的學生佔所招學生的比例,然後再根據一些數據綜合分析,有關普通高校招生考試、錄取政策規定,特別是報考條件、優惠政策、錄取批次安排等,要及時認真掌握。

提前做好高考的專業、學校及位置的規劃,志願填報才不會慌!

2、招生計劃和考生人數等情況

著重看各級各類學校在本地區分專業的招生計劃數,以及各特殊類型招生形式分專業的計劃數;本省院校、外地院校在本省的招生計劃;全省今年高考總人數,各科類考生人數和錄取比例各為多少,各層次各批次招生院校的生源計劃,以及與往年相比招生錄取比例的變化等。

3、瞭解有關高校的招生章程、體檢規定和感興趣的專業

國家教育部規定,各招生學校必須以相應的形式,一般在陽光高考網或者院校本身的本科招生網公佈,在此提醒,是學校的本科招生網,不是學校的官網。向社會公佈招生章程,並按公佈的章程進行招生。這種章程是招生學校向社會的承諾,是與廣大考生就共同關心的問題所作的約定。

從章程中應該可以瞭解到以下內容:

院校的概況,學校的類型(公辦、民辦等),辦學基本條件,辦學現狀等。

招生專業的特點與要求,包括學校對考生身體健康狀況的補充規定、某些專業對新生的限定性要求(性別、年齡、身體條件)等等。

收費標準,助學情況,畢業生就業途徑。

其他內容。國家規定,招生高校在錄取期間不得隨意更改在招生章程中向社會公佈的錄取規則和承諾。

體檢方面,國家教育部、衛生部和中國殘聯印發了《普通高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高校可在這個《意見》基礎上,根據本校辦學條件和專業培養要求,提出對考生身體健康狀況的補充規定。

提前做好高考的專業、學校及位置的規劃,志願填報才不會慌!

4、分析瞭解考生適合報考哪些專業,高考志願填報一般應掌握以下幾方面的情況:

A、學生本人的興趣愛好、性向特長等以心理因素為主的內在條件,這是選擇專業的重要依據;

B、考生及家庭對高校、專業的熟悉程度等客觀條件;

C、根據考生體檢結果和國家體檢意見、高校對新生身體條件的補充規定,明確自己的適報專業和限報專業範圍;

D、有關各選報專業的發展前景,如畢業生就業、讀研等評價預測資料。處於怎樣的競爭位置,估計自己被錄取的可能性,估計自己可能進入哪一層次的高校。

提前做好高考的專業、學校及位置的規劃,志願填報才不會慌!

提前做好這些準備,才會讓你對高考志願 的選擇更有底氣,更好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