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物資保障下大力,保供穩價成效顯-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記者 | 張洽棠

打疫情防控阻擊戰,實際上也是打後勤保障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迅速會同商務部等相關部門組建生活物資保障組,立即啟動價格應急監測機制,成立工作專班,加強部門協同、上下聯動,堅持日夜值守、實時對接,緊急調配中央儲備和湖北省外貨源備用,大幅提升米麵油肉保障能力,著力打通交通運輸堵點,全力支持復工復產復市,做到了疫情期間生活物資供應總體充足、價格基本穩定。同時,通過“增供”“兜底”兩手抓,持續投放中央凍豬肉儲備,及時足額髮放價格補貼,多管齊下保障群眾基本生活。

即時反應

全力做好生活物資保供穩價

疫情就是命令,為做好武漢和湖北省其他市州生活物資保障,國家發展改革委在農曆臘月廿九即抓緊啟動工作,在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的基礎上,從應急監測、調配貨源、暢通運輸、壓實儲備、強化配送等方面入手,著力解決疫情防控各階段生活物資保障面臨的難點、堵點問題。

建立健全機制,保障工作高效運轉。武漢市生活物資保障工作小組成立後,迅速建立工作機制,制定保供穩價方案,明確目標任務、保障範圍、儲備計劃、監測機制、啟動機制、響應機制、落實機制、反饋機制,為工作高效運轉提供了保障。

啟動應急監測,實時掌握一手情況。1月23日,也就是武漢市“封城”當天,即啟動重要民生商品價格應急監測,密切跟蹤形勢變化並通過多種渠道瞭解第一手情況,彙總市場供需狀況、儲備庫存規模變化、價格異常波動、市場秩序、網絡輿情等各方面信息,加強分析研判,及時做出反應。例如,監測發現武漢市場蔬菜供給緊張後,立即協調山東省壽光市在1月28日向武漢市緊急調運350噸蔬菜,並商定此後每天可供應600噸蔬菜;監測發現湖北飼料原料緊缺後,投放一次性儲備玉米,成交132萬噸,其中湖北省23家企業成交7.7萬噸,同時協調組織調運6.2萬噸豆粕至湖北省。

調足應急貨源,確保隨時用得上。疫情發生後,立即會同有關部門摸排周邊省份可直供武漢市的重要生活物資貨源,鎖定可隨時調運的一次性貨源數量約40萬噸,還有後續每天可保障運送貨源約5萬噸。備用物資包括可供使用40天以上的大米、麵粉、食用油,還包括可供使用5天以上的蔬菜、水果、雞蛋,另外還準備了批量的方便麵、火腿腸、冷鮮肉、速凍食品等物資。同時,聯繫湖北省60家物流運輸類國民經濟動員企業,商定緊急情況下可動用人員和運力,負責完成物資配送任務,確保隨時運得出、送得到、用得上。

暢通運輸梗阻,建立“綠色通道”。針對調運湖北生活物資車輛受阻問題,會同交通運輸部、商務部等有關部門打通物流運輸通道,指導湖北設立5個進鄂應急物資道路運輸中轉調運站,協調解決20多批次進鄂物資跨省跨區運輸阻滯等問題,還建立了應急物資運輸“綠色通道”,實行不停車、不檢查、不收費、優先通行。

壓實儲備庫存,保障30天供應。遵照國務院領導關於湖北特別是武漢至少保障一個月以上的基本生活物資的指示精神,指導武漢市制定重要生活物資儲備計劃,明確米、面、油、肉、蛋、菜、奶等儲備庫存可使用天數標準,並每天對賬,保持動態穩定;通過調度湖北周邊省份成品糧油貨源、安排2萬噸中央應急凍豬肉儲備備投湖北和武漢市場、推動當地糧油加工和屠宰企業加快復工復產等方式,迅速將湖北省和武漢市成品糧油、豬肉儲備可用天數提高至30天以上。

轉換供銷模式,打通物資配送“最後一公里”。針對武漢市社區嚴格封閉管理後物資供送“最後一公里”突出問題,向武漢市提出組織黨員幹部和志願者下沉基層,安排公交車供小區和商超使用,支持電商平臺發揮更大作用,著力解決老舊小區、困難群體保障等建議,積極推動建立“志願者+公交車”配送模式,迅速實現了武漢這個千萬級人口城市生活物資供銷模式的順暢轉型。

回顧這場戰“疫”,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商務部等相關部門組建的生活物資保障組,著眼生活物資生產、儲備、運輸、銷售等全鏈條,調動各方力量,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暢通供應鏈、強化保障能力,解決民生之憂。疫情期間,湖北省蔬菜、豬肉價格一度衝高,經過各方面共同努力,價格逐步回落。截至4月8日,湖北省豬肉價格為每斤29.66元,比前期高點下降21.1%;13種蔬菜平均價格為每斤3.03元,比前期高點回落38.3%。

增供兜底

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湖北之外,生活物資保障供應也在持續發力,價格逐漸回落。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瞭解到,4月10日下午,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指導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順利組織了春節後第十批中央凍豬肉儲備投放。儲備凍豬肉的密集投放對鮮豬肉價格形成了有效引導,2月中旬以來鮮豬肉價格呈持續回落態勢。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3月CPI環比下降1.2%,豬肉價格環比下降6.9%,其餘食品價格環比全線下降。

一方面“增供”,全面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另一方面則是“兜底”,精準補貼困難群眾。價格補貼聯動機制在此次抗疫過程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疫情防控期間,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都已經啟動了價格補貼聯動機制。”4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彭紹宗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介紹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價格補貼發放情況。

據悉,價格補貼聯動機制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於2011年建立,是在向困難群眾正常發放最低生活保障、失業保險金等救助金的基礎上,當物價出現明顯上漲的時候額外發放的價格臨時補貼,如今已成為一項兜住民生底線的重要制度設計。彭紹宗在4月10日的新聞發佈會上透露,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地實際發放補貼累計達到66億元。一些有條件的地方還增發了一次性補貼,比如湖北向大約19萬名困難群眾發放了愛心生活物資補貼,有力緩解了物價上漲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影響。

4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通知,要求進一步做好階段性價格臨時補貼。據彭紹宗介紹,此項工作的核心內容是提標擴圍,包括從今年3月到6月,每月價格臨時補貼金額提高一倍發放;在價格補貼聯動機制已有的保障對象基礎上,將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領取失業補助金人員也納入保障範圍,初步估算將新增惠及800多萬人。此外,通知明確了提標擴圍增加的資金支出,將由各級財政和失業保險基金分別承擔,其中中央財政將對東中西部地區分別按不同比例給予補助。同時,要求各地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儘可能縮短髮放補貼所需時間,在物價指數等統計月報數據發佈之後的20個工作日內將補貼發放到位。

“今後一段時間,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對各地執行情況的調度和督促指導,確保相關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彭紹宗說。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